关于成长、风口、估值与博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87回复:165喜欢:1487
0.前言
写不出系统性文章,只能来写散文了,梳理一下思路,写完后看了一眼还是有些乱。

1. 估值与博弈
估值代表理性,博弈也代表理性。但是博弈打破估值定律。
估值想要客观评价目前的价格是否低估或者合理。
博弈只思考是否会有人会在更高位接走你的筹码,无关乎低估高估。
绝大多数成长股投资者缺乏博弈思维,甚至视博弈思维为纯粹博傻,因此导致其投资模式十分僵化。

2. 风口与博弈
博弈的最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便是风口。
但是后视镜看永远简单明了,风口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上涨原因,但是对于其持续性的把握却是投资中最艰深的问题。
我在“市场风口形成与运作的链式模型”一文中尝试梳理市场风口形成的原理,目前来看没有找到更好的模型进行更替,用此模型可以较好地把握到今年三元锂电池,半导体与OLED的三波炒作,但是误判的案例也有比如无线充电与二胎。
当逻辑逐渐增强并被更多人接受的时候,资金提供的正向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正向反馈代表了积极的赚钱效应),两者形成环状互为支撑。
因此我说“有逻辑等形态,有形态找逻辑”。
此处形态为量价形态,逻辑为里,形态为表,但是两者都缺一不可。

此处再加入几个持续性判断标准:
1. 风口板块需要龙头标的,龙头标的催生出风口板块。
2. 判断龙头标的是否能创出历史新高。
3. 对于大涨过后的整理形态进行筹码持有结构松紧判定。

3. 成长与估值
要分清楚标的炒作是炒成长还是炒估值。
炒估值最重要的是时间,而炒成长最重要的是空间。
炒估值则不用看业绩,只要短期无法证伪(重要!!),那么100pe与200pe并无短暂差别。当你只有1万的时候,你欠别人100万与200万并无本质区别,反正就算卖身也还不起。
当炒业绩的时候,估值则很重要。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好业绩股票有一种惩罚机制,当处在预期阶段,估值可以拍脑袋给,但是一旦预期兑现成业绩,则估值就会从天上落回地面。
估值代表人心,可以天马行空。
业绩代表物理,受制万有引力。
因此无风口的成长标的,走的仅是慢牛。
而炒作估值的标的,走势多半犀利很多。
每年中业绩超高速成长的明星行业的明星股,一时无二,锋芒毕露。超级成长股叠加风口,那么买入的你就撞上大运了。此时你非但赚到了成长的钱,更加赚到了博弈的钱。

4. 成长与风口
对于超级成长股叠加风口,要分为两种情况,我觉得性质是不同的,但是具体如何不同,操作手法应该如何不同,尚未理清思路,现在先做现象描述。
一种是正好有超级成长股落在了大风口上,也就是说风口上的大多数标的都是炒估值的,但正好有少数几只标的由于特殊原因进行了不具备代表性的高成长。比如互联网+的东方财富与同花顺,一带一路的恒顺众昇。
一种是超级成长行业催生出了大风口,比如06-07年的煤炭有色风口,09年的房地产基建风口,10年的稀土风口,12年的白酒风口,13年的苹果产业链风口,14年的券商风口(周期行业,姑且看做阶段性高成长),15-16年的新能源汽车风口。

5. 风口与估值
估值代表静态的基本面分析,你无法知道你知道的东西有多少已经被市场price in了。更重要的是变量增量带来的变化。变化分析,为投资中最重要的分析角度。买的不是股票,是变化。
而从静态的估值过渡到动态的风口,需要催化剂。


附录与补疑1: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9-02-13 11:38

有逻辑等形态,有形态找逻辑。

2016-08-14 08:48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0000000,也推荐给你。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19-04-09 09:13

学习记录

2019-02-12 11:26

有逻辑等形态,有形态找逻辑

2018-12-27 15:53

2018-11-06 15:56

学习

2018-04-07 16:58

关于成长、风口、估值与博弈0.前言
写不出系统性文章,只能来写散文了,梳理一下思路,写完后看了一眼还是有些乱。
1. 估值与博弈
估值代表理性,博弈也代表理性。但是博弈打破估值定律。
估值想要客观评价目前的价格是否低估或者合理。
博弈只思考是否会有人会在更高位接走你的筹码,无关乎低估高估。
绝大多数成长股投资者缺乏博弈思维,甚至视博弈思维为纯粹博傻,因此导致其投资模式十分僵化。
2. 风口与博弈
博弈的最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便是风口。
但是后视镜看永远简单明了,风口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上涨原因,但是对于其持续性的把握却是投资中最艰深的问题。
我在“市场风口形成与运作的链式模型”一文中尝试梳理市场风口形成的原理,目前来看没有找到更好的模型进行更替,用此模型可以较好地把握到今年三元锂电池,半导体与OLED的三波炒作,但是误判的案例也有比如无线充电与二胎。
当逻辑逐渐增强并被更多人接受的时候,资金提供的正向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正向反馈代表了积极的赚钱效应),两者形成环状互为支撑。
因此我说“有逻辑等形态,有形态找逻辑”。
此处形态为量价形态,逻辑为里,形态为表,但是两者都缺一不可。
此处再加入几个持续性判断标准:
1. 风口板块需要龙头标的,龙头标的催生出风口板块。
2. 判断龙头标的是否能创出历史新高。
3. 对于大涨过后的整理形态进行筹码持有结构松紧判定。
3. 成长与估值
要分清楚标的炒作是炒成长还是炒估值。
炒估值最重要的是时间,而炒成长最重要的是空间。
炒估值则不用看业绩,只要短期无法证伪(重要!!),那么100pe与200pe并无短暂差别。当你只有1万的时候,你欠别人100万与200万并无本质区别,反正就算卖身也还不起。
当炒业绩的时候,估值则很重要。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好业绩股票有一种惩罚机制,当处在预期阶段,估值可以拍脑袋给,但是一旦预期兑现成业绩,则估值就会从天上落回地面。
估值代表人心,可以天马行空。
业绩代表物理,受制万有引力。
因此无风口的成长标的,走的仅是慢牛。
而炒作估值的标的,走势多半犀利很多。
每年中业绩超高速成长的明星行业的明星股,一时无二,锋芒毕露。超级成长股叠加风口,那么买入的你就撞上大运了。此时你非但赚到了成长的钱,更加赚到了博弈的钱。
4. 成长与风口
对于超级成长股叠加风口,要分为两种情况,我觉得性质是不同的,但是具体如何不同,操作手法应该如何不同,尚未理清思路,现在先做现象描述。
一种是正好有超级成长股落在了大风口上,也就是说风口上的大多数标的都是炒估值的,但正好有少数几只标的由于特殊原因进行了不具备代表性的高成长。比如互联网+的东方财富与同花顺,一带一路的恒顺众昇。
一种是超级成长行业催生出了大风口,比如06-07年的煤炭有色风口,09年的房地产基建风口,10年的稀土风口,12年的白酒风口,13年的苹果产业链风口,14年的券商风口(周期行业,姑且看做阶段性高成长),15-16年的新能源汽车风口。
5. 风口与估值
估值代表静态的基本面分析,你无法知道你知道的东西有多少已经被市场price in了。更重要的是变量增量带来的变化。变化分析,为投资中最重要的分析角度。买的不是股票,是变化。
而从静态的估值过渡到动态的风口,需要催化剂。
附录与补疑1:网页链接

2017-04-26 23:59

2016-11-23 23:44

关于成长、风口、估值与博弈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