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衍:弱小和无知不是投资的障碍,傲慢才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2回复:56喜欢:39

量化投资森林中,量化猎手用策略模型将一个个无序杂乱的投资线索紧密串联,悄然等待业绩的狩猎时刻。魔术师、1024、不敢去丈母娘家、良心基金经理这是大家对$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A(F000006)$基金经理盛丰衍 @盛丰衍 成长的见证,也是他作为公募基金经理的蜕变。

只要喜欢一个东西,我都能做得很不错

整个求学经历构筑了我强大的自信心。从小学习奥数,初三以黄浦区数学竞赛第一的成绩保送复旦附中理科班。与此同时在保送后相对空余的半年时间里,我开始关注物理竞赛,最后获得区第二名的成绩。本科和研究生也分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攻读信息安全本科及计算机硕士,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IT理工男。

比较有意思的是大学阶段出于爱好使然,我加入交大的魔术协会,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活动参与,当选为第三届魔术协会会长,开始正式组织协会工作和活动开展,自己也从比较内向的“理工男”逐渐变成喜欢与人沟通分享的“社牛”。

毕业后参加工作,没有选择IT行业,而是决定从事金融工作,其中的“动机”非常单纯:工作地点离家近。同时,我在研一时自学通过CFA的一级考试,并通读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书籍,使得自己对金融产生莫大的兴趣。几分实力加上几分运气,这些年在公募上的成绩都还不错,支撑我在跌宕起伏的资本市场坚定走过10年,并且更有信心迎接更多个10年。

从量化对冲到量化指增,我对未来的预期是公募指增大有前途。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聚焦公募量化指增产品是在2016年。当时量化产品的主流不是指数增强,而是量化对冲。

2016年之前,alpha资产的收益相对较好,量化对冲策略弱化beta相对合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alpha收益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逐渐降低,而且有可能是一个长期且不可逆转的趋势。

反观量化增强,它的特色就是倾向于兼顾alpha和beta,它的生命力相对而言会更强。我自己的研究方向也逐渐明确,开始聚焦量化指增策略,也在这个时候,我开启了我的公募生涯。

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的选择比较适合自己,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行业发展趋势。根据不完全统计,公募量化对冲业务在2021年达到顶峰,之后发展未呈现延续态势。

要做出更好的alpha,不仅需要低头钻研策略模型,还要在长远布局时尽可能看得更远。

三次人生低谷时期教会我敬畏市场

命运并非时刻眷顾我,大大小小三次人生的至暗时刻,让我明白要敬畏市场。

2013年是我正式工作的第一年,也从实习生转变为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一直参与和负责公司量化模型的开发。彼时该模型实盘业绩比较喜人,我对当时的职业发展也自信满满。但随后突发的816乌龙指事件,在我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细节不再详提,那段时期记忆最深的是一位前辈的教导,他说,“你觉得是你运气不好,怎么刚工作就摊上了这个事,但事实上资本市场百年难遇的事年年都在发生,所以这可能是一种常态。”至此之后,我就把这句话铭刻心底。

这是第一次。第二次在2018年1月26号,也是中美贸易摩擦前夕,我刚接管一只公募产品,接手后接踵而至的较大幅度的回撤给我当头一棒,我每晚夜不能寐。

第三次是去年4月份,我在公司住了96天,当时市场也在经历着考验。我自己集齐了人在上海、钱在股市的双重debuff,再加上投资者的负面情绪,我也比较焦虑。感性的一面使我备受煎熬,理性的一面却告诉我,应该对市场异常乐观。聊以慰藉的是2021年市场顶部区域针对自己管理的一只产品推出了1024元的限购策略,以适当帮助投资者降低不理智行为。

现在我清醒地看到,市场总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牛熊,而心态和认知上的成长更多的是在逆风期。

七成量化三成主观和分域建模是我的两大核心优势

对我投资体系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穷查理宝典》。其中,我比较认同的底层逻辑是——认识世界需要构建多元思维模型。循着这个思路,通过借鉴市场上已经成熟的方法论框架,我自己在实践中思考总结,组建和优化量化模型,更好地去认识和感知资本市场。

在2017年之前,我是一个纯粹运用量化模型去做投资决策的传统量化基金经理。但2017年改变了我的认知。那年发生了什么?回想一下2017年之前的三年时间,市场中的小市值板块好于大市值板块,但是2017年局势发生了逆转,这其中的逻辑却很难用量化框架去解释。

但是如果跳出量化线性外推的框架,就会发现2017年出现太多利空小市值的事情,比如监管严格对游资的监管,又比如限制小公司的并购重组等等,这些事件影响了小市值板块的基本面。

非量化基金经理可能在2017年会更早地洞察到政策面对市场影响,并且转去拥抱核心资产。量化基金经理则相对后知后觉。此后,我的框架就从原来的100%量化决策转变成“七成量化+三成主观”。主观判断就是为了应对影响中长期市场的变化。

区别于其他公募量化基金经理,我比较关注分域建模。早在三年前,我就已经提出了分域建模的概念,根据A股不同板块和行业,通过不同因子针对性地制定策略。现在分域建模也被当下市场广泛应用。

研究使人自信,实盘使人谦逊。量化投资研究,需要在实盘之前准备各种量化模拟。很多时候,往往能模拟出一条很漂亮的净值曲线。但是,策略实盘化后,买家秀不如卖家秀是常态,甚至以翻车收尾。于是,前后反差一度感觉自己被市场针对。因此,在我6年多管理公募基金产品的过程中,对市场保持敬畏,严谨且谨慎。

我最想成为大家的良心基金经理

除了管理好自己的基金产品,我还坚持做三件事情。第一,投资者陪伴。陪伴对投资者一直是重要的事情。信任需要时间的聚沙成塔。雪球账号既是灵感笔记,也是和投资者沟通的窗口,既可以检验逻辑的正误,也能离投资者更近。

第二,在低谷坚定信心。权益资产在群体信心缺失的时候也许恰恰是投资的好时机,我会保持理性看待市场,越是底部位置越会和投资者表达我对市场的乐观。

第三,适时限购。规模,在策略容量之内是荣耀,策略容量之外是毒药。日久见人心。我最期待的评价是“这基金经理还挺有良心的”。

整个资本市场一定是从无效到有效的,我获取alpha的能力未来也难免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但我始终会站在投资者利益这一边。

工作和生活之间,我偏心于工作

我每天八点半前到公司,会在一个半小时内比对模型出具的交易数据。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存在问题的,进行及时修复,然后通过交易系统执行。到十点左右,全天的交易基本完成。之后我会研究如何优化自己的策略,在下午三点做实盘操作的收尾工作。下午三点到五点,基本上会安排路演交流,五点之后我会和小伙伴们打一个小时的乒乓球或者攀岩,通过运动让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晚上回家会阅读,以及处理交易以外的一些工作。

基金经理一般比较繁忙,我很少请假长时间陪伴家人,担心耽误交易决策,而导致组合alpha下降。幸运的是家人给予我很大的包容理解。作为父亲,我对儿子也仅两个要求,其他尊重孩子,有时候“鸡”娃不如“鸡”自己。

弱小和无知不是投资的障碍,傲慢才是。对新手投资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认知,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能力圈内正确的认知是可能赚钱的,但是尽量不要超出能力圈去做事,有可能给对手盘增加alpha。

很幸运,我在天时(市场还无效)、地利(有数据有模型)、人和(出色的量化团队),适合做量化策略时管理相应的产品,我觉得要抓紧这个机会,培养一只长期业绩优异的旗舰量化基金。

精彩讨论

一年十六倍2023-06-19 10:52

这基金经理很有梗有才啊,不知道评论区在瞎杠什么

笨石头坚守价值2023-06-19 10:57

良心基金经理,弱小和无知不是投资的障碍,傲慢才是。对新手投资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认知,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

银翼杀手200492023-06-19 10:33

我觉得他就很傲慢啊。。

我宝儿姐2023-06-19 10:35

成功跟天赋和努力分不开,当然要是一开始就经历的顺顺利利会导致走不长,或许这种不断磨练才能走的更远

全部讨论

2023-06-19 10:52

这基金经理很有梗有才啊,不知道评论区在瞎杠什么

2023-06-19 10:57

良心基金经理,弱小和无知不是投资的障碍,傲慢才是。对新手投资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认知,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

2023-06-19 10:33

我觉得他就很傲慢啊。。

2023-06-19 10:35

成功跟天赋和努力分不开,当然要是一开始就经历的顺顺利利会导致走不长,或许这种不断磨练才能走的更远

2023-06-19 11:39


2023-06-19 10:26

巴菲特说过,风险来自于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无知是投资的障碍。

2023-06-27 16:33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运气归结为能力,投资中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要敬畏市场,要学会复盘,要学会反思!盛经理专心做好一件事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普通投资者学习的。给予投资者陪伴,在低谷坚定信心,适时限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基金经理,看好他!看好他管理的产品!@盛丰衍 @西部利得基金 $上证指数(SH000001)$ $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A(F000006)$ $创业板指(SZ399006)$

2023-06-27 12:51

弱小和无知不是投资的障碍,傲慢才是。为老师点赞👍🏻

量化投资还得看盛总,经理加油!

2023-06-20 12:51

盛总是年轻人的榜样!坚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