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家险企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赔付率低?这些问题要考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39家险企

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

都说赔付率低?是真的么?

①四年亏超百亿

财险公司真的是高费低赔?

②短期健康险不得保证续保

寿险公司主营长期,赔付受影响

③分析赔付率

惠民保的兴起也需重视

还要看保费规模和经营时间

百万医疗可以赔到百万

只是不一定是你...

1

139家险企

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

“百万医疗”是否赔得到再惹争议

近年来,随着“百万医疗险”,以及“惠民保”的相继爆火出圈,再加上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凭借投保门槛低、保额高、价格亲民等优势,包括医疗险和重疾险在内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备受关注。

可与之相伴的争议也不断,比如,理赔难,投保门槛高等...

近日,按照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了2022年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13精”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39家险企的数据。

但是,在看过这份数据之后,大家反应出来的声音,却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从财险公司的健康险数据看,年年都是高额亏损,为何赔付率这么低?是因为费用率太高?

看似赔付率低和能不能赔到百万,是两个事情,可从根本上看,或许都是源于大家对这一险种或者说产品的了解不清晰。

其实,在这份赔付率的数据背后,可能大家要先明白几个区别。

比如,该指标涉及的产品包括什么?为何有赔付率为负,甚至高赔付的公司?

2

财险公司的健康险

近四年亏损超百亿,是高费低赔?

1. 财险业:健康险持续高增速,4年却亏损超百亿!

熟悉财险业的大家,应该知道近几年随着行业加快向非车险转型,健康险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险种之一。

2017年到2020年期间,保费增速一直保持在30%以上,虽然,2022年增速已经降至15%左右,可相比行业整体增速还是要快很多。

但是,在这一险种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险企的持续高额亏损。

如上图所示,2019年到2021年财险公司的健康险亏损都在30亿左右,近四年累计亏损已经超过百亿。

更多内容,详见《健康险经营“四大梯队”:3年亏损超70亿!非车第一大险种的“亏损魔咒”~》

这就是为何,有人质疑在财险业整体健康险持续高额亏损的情况下,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却大多偏低?

2. 亏损背后,要区分个人和团体!

其实,这里面涉及一个个人和团体的区别!

如前文所说,目前险企披露的是“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也就是说,团体健康险不包括在内。

什么是团体健康险呢?

比如,大家熟知的最近热火的“惠民保”,还有大病保险等,这些都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政策性健康险业务”。

一般来讲,这些业务的赔付率是相当高的,也是导致财险业健康险亏损的原因之一。

这一点,我们去看人保财险的数据最清晰,因为人保的政策性业务最多。

2020年和2021年,人保财险的健康险分别亏损约11亿和20亿。其中,赔付率(赔款支出/保费收入)分别是83%和77%。

但是,我们看本文第一张图,2021年人保财险的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仅为52.9%。

当然,这一赔付率的分母与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不同,可影响却并不会这么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出来,财险业健康险整体亏损,并不能直接用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去分析。

3

短期健康险不得保证续保

寿险公司主营长期,赔付受影响

1. 银保监会明确:短期健康险,不含保证续保条款!

区分个人和团体业务之后,大家还要注意一个关键词,就是“短期健康险”!

上一章节,我们用财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去分析,就是因为财险公司经营的都是短期健康险。

但是,之前银保监会已经下发《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再度强调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为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随后,监管又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短期健康险,在条款和宣传中均不得含有“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词句。

而且,凡是包含续保责任的,必须在条款中明确表述为“不保证续保”条款。

这也就有了2021年围绕“保证续保”的代理人与险企的纠纷,以及那一拨健康险的停售潮,详见《106家险企,近1800款产品:为何停售?停售后怎么办?》

2. 寿险公司:开发长期健康险,短期险业务收缩影响赔付率...

在那之后,寿险公司开发的医疗险,大多都调整成了含保证续保条款的产品,或者是长期医疗险产品。

比如,大家熟知的20年保证续保的好医保、蓝医保等。

所以,从寿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较之前应该是在缩量。

这一点,也是为何相比财险公司而言,寿险公司赔付率偏低的居多,而且相较上年同期下降的公司居多。

其实,很多公司在披露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的时候,就表示“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逐步向长期健康险转移,2022年个人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降低,导致准备金提转差为负赔付率为负。”

所以,在分析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之前,我们要先区分出个人和团体,短期和长期的区别。

4

分析赔付率

惠民保的兴起也需重视

还要看保费规模和经营时间

1. 规模小的公司,赔付率波动大,不具有参考性...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这个赔付率的指标定义,是综合赔付率=(再保后赔款支出+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再保后已赚保费。

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包含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 (IBNR 准备金)。

所以,业务进展和准备金的提取,以及再保安排都会影响赔付率的高低。

这就是前文说,很多公司的赔付率为负值,是因为业务收缩之后,准备金提转差为负。

因此,我们去分析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还应该考虑公司的保费规模以及变化。

这一点大家如果买过基金可能会更明白,规模对收益率的影响,跟这里的健康险赔付有点类似。

从财寿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分布看,才会有很多赔付率低于20%和赔付率高于100%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数据很多是波动大,参考性不强。

2. 要考虑规模和时间,以及非标体向惠民保迁移...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的是,财险业经营百万医疗险的时间,相比寿险公司而言还是要短。

再加上,前期承保的大多是中青年人群,发病率还属于较低的阶段,所以,从目前的赔付率看还是会低。

不过,如果大家剔除赔付率过低或者过高的公司看,其他公司中多数的赔付率已经呈上升趋势。

所以,要想考察一个险种的赔付率,还要拉长时间维度去看,且样本规模足够消除差异等。

比如,按照意外险的监管办法要求,是有提及赔付率低于50%的产品,险企要及时调整费率。

但是,这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保费连续三年超过500万元,过往三年再保后综合赔付率平均值低于50%。

详见《淘汰,赔付率过低产品!意外险新规下发:明确九类禁止性行为,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另外,近年来惠民保的热火,凭借老年人也可投保,既往症也可保等特点,再加上各地的推广,投保人数持续增长。

因此,很多老年人和非标体等,高发病率人群更多的向惠民保集中,也对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造成影响。

5

百万医疗可以赔到百万

高费低赔和定价费率还需时间

最后,回到消费者可能最关心的赔付问题,百万医疗能不能赔到百万,不保证续保的产品能不能多次赔付。

其实,从财险公司的案例看,医疗险赔付超百万的一直有,只是不一定是你(因为没生病,哈哈)。

这一点“13精”之前就有分析过,我们就不老生常谈了,详见《“百万医疗”真的可以赔到百万么?是,但不一定是你!丨100家险企短期健康险赔付率排行榜》。

此外,很多财险公司也公布过,“4年报销52次,医疗垫付20多次,年年无条件续保,至今还在保障中,下月将进行第53次的报销”的案例。

至于,寿险公司有很多都是长期健康险,包含有保证续保条款,这种多次赔付的案例就更多。

综上所述,目前险企披露的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大家在看之前,要明确个人和团体,长期和短期的区别。

在看行业和公司的数据之前,还要考虑险企业务差异、经营的时间,保费进度和规模等多种因素。

当然,现阶段可能健康险的赔付率和费用率的构成,还不能达到车险的水平,就是高赔低费。

但是,这也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毕竟,在这十年百万医疗乃至惠民保爆火出圈之前,大多数消费者对自己购买医疗险这件事还比较陌生。

所以,相比车险这一高度成熟的市场,健康险还需要大家的宣传,至于,价格方面呢,医疗险是费用报销型的险种。

虽然,现在百万医疗都有一定的免赔额(门槛),但是,医疗费用的支出变化,仍是影响定价的因素。

尤其是,当前很多医疗险都包含了垫付医疗费,以及新药/特药的报销,和海外就医等服务。

所以,关于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费率,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持续,自然也会随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