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0喜欢:1
1、据《2022年移动状态报告》显示,国人平均每天用机时长接近5小时。移动互联网几乎是必经之路、不说别的微信用户超过10亿,品牌、流量广告,各种种草,有形的无形的,可以说每天接触的广告数以千计。
分众传媒的受众按江总的说法儿,4个亿,按每人上下电梯10次,接触广告的次数也就40亿次。
接触频次来说移动互联网跟分众传媒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当量。
2、分众传媒凭借先发优势和对广告市场的理解取得优势,接近垄断。梯媒是个佛龛市场,只要相关政策不变,这个生意就能进行下去。
分众传媒2021年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最近几年点位增加营收和利润下滑,确实是受到移动互联网短视频等挤压,另一个方面是资本周期原因,国家整顿地产、教培、医疗,内外部因素导致资本开支意愿和能力下降。
从我个人所处行业来说2018-2021年收入最多。
3、广告市场除2022年短暂下降一直是攀升的,分众传媒得益于那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很多业务都喜欢地推,房地产、各种APP、教培,其实是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攻城略地,比如饿了吗、叮咚买菜、楼盘开售,分众传媒就很适合做区域性广告,精准定位。去互联网上反而是种浪费,当时有种举着牌子上街行走的广告,现在很少见了。
所以那个攻城略地搞地推抢赛道的打法下,分众传媒自然强势,但那个不是常态。
最近几年的广告投发切换到消费品,移动互联网效率就更高,分众传媒就弱势,单价就上不去。
可以预见,下一个资本开支周期包括分众传媒业绩依然会提升,至于多久到来,很难讲,只能说目前还处于低谷。
4、分众有没有未来?
我认为取决于相关政策是否有变化,否则这个生意会一直存在,互联网玩法儿可能天马行空变来变去,而电梯就在那里,再厉害的人也得自己亲自上下电梯,不管是做轮椅还是人抬着还是站着,都会偶尔扫那么一眼广告。
有注意力就有价值。
不景气的市场下扩张点位,营收和利润却没有上去,是不是合适,这个江总肯定有他的判断,毕竟预判经济复苏既有技术含量又有运气成分。双汇发展2023就囤了一些冷冻肉在库里准备吃猪肉反弹的差价,结果猪周期没有如预期一样反弹,但是不能说万隆老爷子的策略就是错的。只要不伤筋动骨,总结经验,继续赶路就是了,一切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就行了。
现在点位扩张了,就等提价了,而提价跟资本开支周期密切相关,目前来讲不是太有利,像每个人一样也只能熬,等待变化。
45亿的利润,其实哪怕35亿的利润,1000亿的市值,也是撑得起的,毕竟无风险利率在那儿摆着,经营困境是个普遍现象,能稳住30亿以上的利润,问题就不大,就当是个存款利率。已经持有的可以继续持有,没有进来的确实可以考虑考虑。
江南春把桶做大了,下面就是等鱼下了。
#分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