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mWalk125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0
这是哪里看到的呀?

热门回复

是的,但是179貌似没起太大效果也是属实,另外835的用药量定在100mg,不知道是罗博士给定的还是洪博士给定的。感觉这个属于大败笔。
为何采用100mg去进行临床,估计除了中和抗体,这个临床属于腾盛支付成本最高的一个。
835的效果没有选择最大化(即200mg),在不确定患者2剂是否已经降到极致的情况下,贸然加入一个只验证过hbsag接近清零患者有效果的179意义是否很大。
按理应该加2个组,分别是16周(或24周)开始加入179,和16周(或24周)开始加入179和干扰素。验证40周~48周时清除率高低。
其实就是一个逻辑学问题。医学专家也是干的这点逻辑推理的事情。

图1对比队列123,其实表面抗原降低都差不多。也就是只有835起作用了,干扰素和179都没啥作用。
至于为啥清除率不如VIR835+干扰素的数据,大概率和剂量有关系吧。
图2也充分说明了179能带来显著的抗体反应。
腾盛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证明179的抗体反应对功能性治愈的作用。其实去年9月179和干扰素的对照试验是证明了有作用的。
等今年初开始的两个研究吧,835和干扰素的基础上179研究,然后就可以三期了。所以我理解股价真正的反转是大约今年年底。

你觉得还有讨论有没有效果的必要吗?股价已经给了你答案了,股价会偏离50%甚至100%,但不可能会偏离400%以上。即使这样,团队也没个解释和对策,你见过这样的公司没?它已经完全没有上市的必要了,甚至是完全没有上市资格了。

也许在启动国内临床835的第一次临床VIR-2218-1005,就决定了835+179临床的悲惨命运?这个临床只验证了50mg或100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是CDE不允许验证200mg还是就没想过用200mg尝试非得做出点新意来,只有管理层知道了。
还好正在进行的亚太区835+干扰素的临床BRII-835-002是100mg和200mg的方案。

这个835+179加或者不加干扰素的临床还有一个致命清高的问题。VIR在执行835加干扰素临床是按照标准周期每周一次干扰素的方案。但是腾盛觉得自己可以逆天改命,换成4周一次(并取名叫佐剂)。
这个验证意义有多大呢?得多自负?多没有逻辑?
感觉就是拍脑袋的赌徒,上亿资金打水漂就得出个早就有的结论,疫苗能引发T细胞反应。

你持股的话,清仓不关注就好了。没持股,这公司怎么样好像也没关注的必要。

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我只是反驳他不科学的评论。至于股价、管理等方面不评论。

目的就赚临床费用

当时临床方案制定主导者该负全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