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踏青,旅游行业强劲复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2023.4.8 星期六 多云

结束了一周多的阴雨天气,看天气预报天气还不错,于是决定去踏青。踏青习俗自古有之,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现代社会也没啥地可以给农耕,基本都是“搬砖”,就当做是为了更好“搬砖”锻炼下身体,顺便感受下自然气息。

深圳每年3、4月份天气算是比较舒服的几个月,没有冬日潮湿的阴冷,也没有夏日的燥热,也只有这几个月比较适合外出踏青活动。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去的是梧桐山恩上水库,今年去的更远一点,坪山的马峦山郊野公园。从宝安开车过去一个小时左右,到了发现人还不少,看来都是“搬砖”累了来放松的。

马峦山风景确实还不错,可以体验林间穿梭、流水嘻嘻、登山望远。体力有限没有爬到终点,爬到中途就选择了一条手作山道下山。整个过程耗时2小时左右,部分路段的台阶还是比较陡峭,运动强度中等偏上,完成本周有氧运动打卡。

回来后看到朋友圈好多人说,今天仙湖植物园等好多市内公园也是人山人海,部分路段为了控制人流都封路了。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外出活动,之前积压的消费力在不断复苏。联想到本周披露的财新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PMI为57.8,较前月上升2.8个百分点,为2020年12月以来新高。从数据看一季度虽然制造业运行状况比较一般,但服务业景气度修复确实提速不少。而通过其中迹象显示,旅游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强复苏。那今天随表聊几句旅游业。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的88.6%。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的73.1%。出境游方面,春节假期前6天,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39.2万人次,较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123.9%。

通过数据可以感受到旅游行业复苏的态势猛烈,甚至远超以往。根据目前所感受到的情况,大胆预测一下,接下来的五一假期期间,国内旅游行业会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甚至有可能是超越前值。

除了旅游行业数据复苏外,发现与过往的复苏不同,此次旅游复苏的行情明显有着更强的延续性。以往春节过后往往紧跟着旅游行业的淡季。但今年春节到现在,旅游行业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情况。以云南为例,2月份,云南各大景区接待量、酒店、机票的预订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另外家里人本月去了海南,发现今年海南春节后的游客也是依然络绎不绝。部分酒店如果没有提前预定,基本很难订到房间。

说明在旅游行业复苏强度拉满的同时,复苏的广度也在不断延伸,包括酒店、机票,甚至免税店等旅游产业链各个业态都在这轮复苏中不断恢复。

从需求端看,受到之前环境影响,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在过去两年被压制。随着今年的彻底放开,才使得行业迅速复苏。旅游的形式在复苏的过程中也迅速扩张变化,除了以往国内的景点旅游线路外,从去年开始房车旅游、户外露营等旅游项目迅速脱颖而出,并得到了发展。数据看目前旅游地主要还是国内,接下来随着国际局势逐渐稳定,出国游也将陆续起飞。

从供给端看,因为之前的环境影响造成需求萎缩,行业进行整合,从业人员被迫减少。截至目前,旅游业从业人数较2019年全年减半,这背后是供给端的收缩。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散,旅游行业平台间的竞争从早期的流量竞争,切换到基于产业链效率的竞争。例如同程旅行,去年年底以来,同程旅行先后收购整合同程国旅、宣布拟收购同程旅业,在完成旗下旅游度假业务深度整合的同时,搭建完整的休闲旅游度假板块的产品线。

目前随着需求端的重新回归,同程旅行携程等OTA平台开始聚引资源,逐步恢复旅游行业元气和热度,从业人员也将逐步回归。旅游行业的复苏和爆火,只是时间问题,另外一些平台的资源优势也将愈发凸显。

旅游行业算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同时作为带动消费市场的重要一环,旅游行业将成为今年刺激经济的“开山斧”。本月开始披露一季报数据,可以关注一下旅游板块的数据情况,若没有其他新的“黑天鹅”的情况下,今年一年旅游业的数据还是值得期待。

全部讨论

2023-04-08 23:37

五一旅游数据应该可以超过2019了,股价应该很快有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