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开始买入保险股,中国平安要跟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的好处在于你不需要对每个扔过来的球挥棒。投资诀窍就是坐在那里看着一个个扔来的球,并且等待打到你的最佳位置的那个。

最近一个被巴菲特接下的球,是保险公司安达(Chubb)。

5月14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提交了13F美股持仓文件,揭开了隐藏三个季度的“神秘持仓”。

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在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投资安达保险。2023年第三季度,伯克希尔持有安达保险约810万股,同年四季度增持至约2000万股。

截至一季度末,伯克希尔共持有2592万股安达保险,持仓市值超67亿美元,成为伯克希尔的美股前十大重仓股。

值得一提的是,重仓安达之前,巴菲特清仓了惠普,减持了苹果

此刻全世界都感到好奇:为什么是保险板块?为什么是拾级而上的安达?

01

其实要理解巴菲特减持科技股,重仓保险股的逻辑并不难。

从他本人来说,保险股无疑在巴菲特的能力圈中。在安达之前,伯克希尔旗下已经拥有汽车保险公司Geico、再保险巨头通用再保险和其他保险公司。

“保险越多,亏损的概率就越小”。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谈到,“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为伯克希尔的健康和增长提供了核心保障。我们已经从事这项业务57年,尽管业务量增长了近5000倍——从1700万美元增加到830亿美元——但我们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安达,就是伯克希尔的增长空间之一。

虽然比起好事达(Allstate)、Progressive或State Farm等保险公司,安达在美国并不家喻户晓。但安达突出的承保业绩,恰好就是伯克希尔这样注重基本面的投资机构所看重的核心竞争力。

从业绩上看,安达保险2024财年第一财季实现净利润21.43亿美元,同比增加13.27%;营业收入为130.78亿美元,同比增加17.32%。

更为重要的业绩指标是综合赔付率,也就是赔付和支出占所收保费的比率,指数越低越好,意味着收取保费中用于支付的部分越少。

安达2023年的综合赔付率在美股保险业中可以说无人出其右。既低于当年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计算的美国财产和意外险行业近102%的综合赔付率,也好于美国商业保险市场96%的平均水平。

赔付的越少,保险公司浮存金越大。在未支付的期间,保险公司就可以通过这部分资金投资获利,这也是伯克希尔核心战略的一部分。

所以,在巴菲特开始审慎对待美股市场并减持科技股,寻找新的资金落脚点的时候,安达强劲且稳健的业绩表现和好于行业水平的赔付率,让它看起来就是一只正值壮年的现金牛。

更关键的是,安达的低估值让这笔生意的性价比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据FactSet的数据,上周早些时候安达的预期市盈率为11.3倍,而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20.6倍,金融类股的预期市盈率为15.3倍。

低市盈率让安达的股票看上去很低廉,再加上不俗的业绩表现,这就是巴菲特眼里“风险极其低但回报丰厚的投资机会”。

而巴菲特自2023年的三次加仓和保密态度,甚至有传闻称或将收购安达,这样的长线投注还有一重原因是安达的高分红。

从2003年开始,安达的股票年均回报率就超过了伯克希尔。作为老牌“红利贵族”,安达在连续25年以上实现股息增长的68家标普500成分股中,连续31年实现股息增长,显示出长期投资潜力。

低估值、高分红和业绩稳定,三重利好释放下,神秘的安达最终迎来了巴菲特的“挥棒一击”。

02

无独有偶,大平洋彼岸的保险业也迎来新一波增长。

比如港股的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两周时间的累计涨幅达到了10%左右。尤其是中国平安,股价更是创下了7个月来的新高度。

这得益于房地产的政策提振。自五月以来,政府放开限购、地方政府开始收储存量房、购房首付比例降至1.5成等等,在政策利好下房地产成为这次港股大涨中起飞最迅猛的板块。

而作为险企最重要的一类底层资产,保险股也伴随着地产的修复应声而起。

当然这是中国独有的国情影响。就保险业本身而言,巴菲特能看好安达的投资逻辑,在中国优质险企身上也同样适用。

毕竟,大洋两岸,吹的都是同一阵风。

基本面上,中国平安的保费收入同样领先行业。2024年一季度,中国平安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644.22亿元,同比增长1.6%,跑赢行业大盘。

从整体估值来看,尽管平安股价近期持续创新高,但仍处于低估值的区域。比起安达11倍的市盈率,平安最新的市盈率仅仅9.8倍,平安的市净率仅为0.91,低于历史上95%的时间。

在全球保险业进入反转时间,中国平安优质的业绩表现和遭遇市场偏见的低估值,更凸显其长远投资的价值。

巴菲特看中安达的高分红特点,在平安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3年,中国平安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5元,加上中期派发的每股0.93元,全年股息达到了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2022年增长0.4%。

持续提高分红水平,是平安自2011年以来连续坚持了12年的底层功夫。12年里,平安累计分红超过3000亿元,现金分红总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前阵子,摩根大通的报告即指出,香港上市的寿险股价格便宜,股息率为6%至8%,对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资本管理的新关注也应该会带动更好的股票表现。而险企里头,首选中国平安,因为其为唯一一家提议派中期息的保险公司。

未来,平安将坚持维系当下的分红政策,以极大的经营韧性展示自身投资价值,在起伏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带去更坚固的确定性。

03

作为行业龙头,平安除了拥有和安达一样的投资价值,在社会需求增长的背景下,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两大飞轮也正以高速度转动前进。

当投资理财成为消费者的必修课,险企的金融价值除了保险服务,就在于如何解决每一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十多年来,综合金融作为平安战略核心之一,始终贯穿于其发展全过程。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曾表示: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核心在于,始终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全面覆盖客户日常生活中的金融场景。

这一理念应用在实际中,就是中国平安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省时省心又省钱的服务。

根据一季报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34亿,较年初增长1.0%;客均合同数达2.94个。自2019年末至今,在客户数增长了17.9%的同时,客均合同数增长了10.1%。

当然,董事长马明哲也说过,综合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养老是平安的未来时。

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急剧的老龄化,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但银发经济这座金矿,潜力也将日益显现。而在这片尚待深度开发的蓝海上,平安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87.09亿元。其中,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达成128.90亿元,同比增长20.7%,表现最亮眼。

在医疗养老生态圈战略方面,中国平安一季度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400亿元;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约70%,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

这得益于平安在打造医疗养老生态圈上的深耕。专业人才培养上,平安集聚一支5万人的专业医生团队,对接国内三甲医院和国际一流医院,向用户输送“平安管家”,让中国老人在平安医疗养老的服务下减少资源分布失衡的困扰。

同时,平安又聚焦90%老人选择的居家养老,成立“平安管家安全享老服务联盟”,发动573居家养老改造服务,给中国老人营造平安、舒心之家。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人口专家李伟曾表示,中国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一是规模宏大,二是未富先老,三是来势汹汹。

中国平安就顶着这三重压力,一边以丰富的金融产品从庞大的社会需求中获得更多的企业价值,一边又以商业保险公司对养老服务业的支柱性作用,努力填平这些问题。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平安在这两条湿雪长坡上,坚定走“双轮驱动”的战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04

美国的安达,中国的平安,体量悬殊,业务各有侧重,看似八杆子打不着,但在巴菲特重仓安达的底层逻辑中,我们又分明可以看到中国险企的影子。

巴菲特的大动作,会不会引发全球对优质险企的价值重估,无疑值得期待。

去年,巴菲特大举进军日本股市,日本股市暴涨,之前加仓石油股,石油股随后也应声暴涨。

如今正值春夏之交,巴菲特已经完成了对安达的秘密重仓。

在今年3月份的业绩发布会上,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曾说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价格总会回归到与价值一致的位置,我们很有信心”。

天时地利人和多重加持之下,以中国平安代表的国内优质险企,是时候实现价值回归了。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财报云调研,投资大炼金#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人寿(SH601628)$ $中国太保(SH601601)$

一键获取各种牛逼基金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