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熊市复盘及见底特征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4喜欢:12

以时间倒叙的方式,对A股近十五年历次熊市做复盘对比,以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发现熊市过后可能的大周期机会。

一、2018—2019年的单边下跌熊市

如下图,沪指2018年01月29日从最高点3587.03点一路跌至2019年01月04日的2440.91点,历时1年,跌幅-31.95%。

下跌原因及背景:

(1)行情方面——经历了2年的机构抱团行情后的估值回归,2015年股灾后到2017年,机构走出一波抱团行情,2017年就是指数漂亮50行情,随后2018年走出千点大跌。

(2)政治方面—2018年下跌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美贸易战,美国商人总统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直接与中国开打贸易战,中国政府强力回应。突发的重大国际性事件,引发市场对不确定的担忧,股市持续下跌。

(3)经济方面——全球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对新兴市场的冲击,2018年因贸易战全球担心世界经济发展。中国GDP增长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大。

(4)技术方面——2018年漂亮50股票(指那些耳熟能详的白马股)处于高位,回调压力大。

(5)政策方面——国内去杠杆导致流动性紧缩。整治金融乱象,限制银行理财、规范保险资金及券商资管入市,打压游资炒作。

(6)外围市场——2018年全球股市遭受重创,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7)外汇方面——人民币持续贬值,导致热钱流出国外投资美国。

见底特征回顾:

(1)跌到2019年1月初,市场悲观情绪到极点。证监会更换主席。

(2)2019年2月初券商启动,连续涨了1个月标志市场见底开启上升周期。

(3)货币——2019年全球大放水,年内全球超过30家央行宣布降息。

(4)5G成为科技圈热词,5G高光时刻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向相关产业链、个股。

(5)北上资金大幅流入A股,成为A股上涨的重要力量。

(6)两融规模逐步增长,年底突破万亿大关

(7)退市力度空前,面值退市成为主力

(8)股权质押规模下降,质押风险显著缓解,名企纾困。

(9)证券法修改,十大系列制度改革引期待。

该阶段市场出现的“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时间节点如下图:

二、2015—2016年暴跌股灾式大熊市

如下图,沪指2015年06月12日从最高点5178点一路跌至2016年01月27日的2638点,历时8个月,跌幅-46.59%。

下跌原因及背景:

(1)行情方面——经过一轮牛市,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65倍,沪深两市每日的成交量达到2万亿,各种重组、定增层出不穷,各个上市公司如不搞点资本运作都不好意思,会有股民打电话建议公司搞点资本运作。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场外的配资业务搞得规模很大、各路资金跑步入场。《一万点不是梦》、《4000点是牛市起点》等文章发表于证券报等主流媒体,更是增添了广大投资者信心。但市场已经已经开始震荡、滞涨,很多股票已经见顶下跌,随后指数技术面跌破30日均线。

(2)政策方面——2015年5月底,证监会要求证券公司全面自查自纠参与场外配资的相关业务,其中包括暂停恒生HOMS系统向场外配资提供数据端口服务。

持续的清理场外配资成为市场暴跌的导火索。

(3)资金方面——市场IPO、再融资比较活跃,市场的资金抽水比较凶狠,供求关系失衡。

底部特征回顾:

(1)政策底——持续暴跌后,2015年7月4日下午,国务院会议决定暂停IPO。上午,证监会召集21家证券公司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21家证券公司拿出净资产15%,合计不低于1200亿,用于投资蓝筹股ETF。21证券公司承诺4500点以下不减持,并择机增持。同时对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不允许减持,并增持。至此股市经历了股灾1.0版本。

(2)政府救市资金的入场给了市场上其他悲观资金包括杠杆资金的拉高出逃机会。成立的救市资金开始在指标股上稳定大盘,但是融资融券等杠杆资金的强平导致很多个股开盘即跌停。市场上依然是一片哀嚎,最后导致千股跌停。市场在2015年7月底到8月初经历了股灾2.0版本。

(3)经历了股灾2.0版本后,2015年8月底到年底有一波企稳反弹,反弹幅度20%。随后2016年1月证监会推行熔断机制,新交易制度的推出使得市场产生磁吸效应,引发市场暴跌,随后该机制被紧急叫停。市场在2016年开年1月经历了股灾3.0版本。

(4)2016年2月份刘士余接任证监会主席。IPO重启,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缓解了IPO发行时对二级市场资金面的冲击。

(5)险资开始举牌上市公司。其中著名的包括宝能系举牌万科、恒大举牌廊坊发展、安邦举牌中国建筑等。

(6)强制退市,A股市场被强制退市的第一股博元投资被正式摘牌。

(7)MSCI指数考虑纳入A股、深港通开通,增加了市场资金供给。

(8)随后市场经历了将近2年的白马股抱团行情。

该阶段市场出现的“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时间节点如下图:

三、2011-2012年的大熊市

如下图,本轮熊市从2011年4月18日最高点3067.46点一路跌至2012年12月3日的1949.46,历史1年8个月,跌幅36.44%。

下跌原因及背景:

(1)第一轮下跌自4月中跌至年末,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通胀问题,货币政策前3个季度均为紧缩。直到11月末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等变化,央行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2)3月5日-14日两会召开期间,温家宝表明今年经济形式严峻,GDP增幅降低到7.5%,八年以来首次低于8%,同时表明对房地产政策仍然不放松。随后股市开始下跌,A 股下跌8.5%。

见底特征回顾:

(1)汇金公司自2011年10月公开买入,货币政策 11 月底明显转变前紧后松,政策底出现。2011 年10月10日(2344.787),中央汇金公司宣布为稳定商业银行股价, 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公开资料显示,汇金此次增持四大行9.67亿股。为解决通胀问题,货币政策前3个季度均为紧缩,直到11月末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等变化,2011年11月30日央行宣布降准 0.5%后,又分别在 2011.12.5、2012.2.24、2012.5.18三次降准,幅度均为 0.5%,但效果有限,市场没有回升迹象。

(2)直至 2012 年 12 月 5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2013 年经济工作,12 月 15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经济任务要在稳中求进基础上提高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会议超预期,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消除,成为股市触底反弹的重要触发条件。上市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市场开始反弹。

(3)12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进一步放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条件,简化审核程序,再次助力 A 股反弹。

四、2007-2008年的大熊市

如下图,沪指2007年10月16日从最高点6124点一路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历时一年,跌幅-70.6%。

下跌原因及背景:

(1)行情方面——经历了过去将近两年多的牛市,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了60倍高位。

(2)政策方面——在3400点监管层将印花税上调整为0.3%,随后市场虽有调整,但幅度不大,管理层释放了信号。管理层公布查处庄家周建明;深交所针对涨幅较大的板块“中小板”和黑马股全聚德出台调控措施。

(3)货币政策—— 在 2007年10月16日股市触顶之前,货币政策为明显紧缩阶段,央行已经进行了五次提准、五次加息。股市触顶之后,国内通胀严重,监管层将调控重心转移到抑制经济过热上来,继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六次提准,直到 2008年6月7日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至 17.5%的历史高位,持续了8个月。

(4)资金方面——随后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远洋等大盘股先后上市抽血。中国平安发出1600亿天量的再融资申请,导致市场继续大幅下跌。

(5)外围市场——2018年1月下旬,海外股指大跌,导致我国在21日、22日连续暴跌,之后指数开始走弱,一路跌到3000点附近。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外围市场爆发了金融海啸,美国的两房事件导致金融危机的悲观预期传导到国内,使得指数跌跌不休。

(6)突发事件——之后由于汶川地震的影响,指数又下了台阶。

见底特征回顾:

(1)大幅缩量,沪指成交额从日1800多亿元,缩量至三四百亿;

(2)资金面,国家推出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货币非常宽松经历了4次降息,3次降准,新增人民币贷款1.6万亿处于历史高位;

(3)技术面调整充分,股指跌幅达70%。估值较低,A股平均市盈率低至14倍。

(4)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还保持在8%以上。政府基调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5)政策面,2008 年9月18日,政府出台了救市三大政策(股市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汇金增持工、中、建三行股票、国资委表态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A 股“政策底”明确,市场风险偏好得到大幅提振。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原先的 3‰调整为1‰。同时IPO暂停。

(6)其他特点——房地产站上风口、大宗商品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跌、都在担心汇率贬值。

该阶段市场出现的“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时间节点如下图:

总结过去几次大级别的熊市,A股历次构建底部有一些特征:

A 股历次筑底时,一般呈现出“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的时间规律。“政策底”通常领先于“市场底”1.5个月-3 个月。

“政策底”确认后市场往往出现反弹,但市场底部的构筑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历次维稳政策密集出台后,A股市场往往出现反弹,反弹持续 6个交易日至 29个交易日,反弹幅度在+4.4%至+19.1%区间。

A 股“政策底”的确认通常伴随着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出台,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相关政策。

另外一些特征包括:

(1)情绪方面市场一片黯淡,没有人喊是不是底部,因为已经喊麻了,每次喊完都再次被暴击,周边谈论股市的人很少。

(2)市场可能经历最后的至暗时刻,股票普跌,极端行情下可能千股跌停。

(3)市场持续缩量。该割肉的已经割了,剩下的已经躺平,新资金又不敢轻易入场。市场交易量持续地量状态。

(4)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共振。

目前来看:

估值底,已到。当下两市平均市盈率18.5倍。从上市公司回购、基金公司自购,都表明产业界和投资界认可目前估值水平;

政策底,已到。从3月16日刘鹤召开金融稳定委员会会议就确定了目前3000点左右为政策底。最近又有一系列的监管层表态和政策出台。

市场底,未到。现在需要等等最后的市场底部。量化确认信号K线重新站上均线上方。5、8、13日短期均线组上穿45、55、65中期均线组。

(5)密切关注实质性利好政策出台和资金的有效扩容。

(6)观察疫情是否有效控制,宏观经济见底。

全部讨论

03-05 13:41

学习

中国历史上的熊市回顾

2022-07-04 23:23

学习学习

2022-05-17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