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天,明天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回复:25喜欢:25

 $伊利股份(SH600887)$  

一、看过去

1、买入与卖出

2018年底,本金14.5w,在8月至12月之间第一次建仓伊利股份,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仓位:40%。

2019年2月,本金转入2.3w。

2020年5月,本金16.8w,第二次加仓伊利股份,仓位:90%。

2021年1月减仓伊利,仓位减到30%~50%。

2021年8月,本金16.8w,第三次加仓伊利股份,仓位:100%

持有伊利三年来,大致的建仓时间和股数:

2、对风险的理解与把控

(1)2018年对风险理解是:怕股价下跌,怕套,不敢买多。2018年底只买了4成仓位,回头看,就发现买少了,但是投资不能回头看,因为当时的决策确实很难。很清楚的记得2018年底,市场已经跌了将近一年,市场很低迷,当时只是觉得买伊利会比较安全吧,但是依然担心会继续进一步下跌到18甚至更低,所以打算“慢慢建仓”,结果建仓40%,发现市场不跌了,后来行情反转后,也不愿意用比建仓时更高的价格买入加仓,因此就一直持有4成仓。

(2)2020年1月,得意忘形,忘记风险,错误加仓加到满仓。2019年,茅台、海天·····几乎所有的消费龙头股价都超过了2018年初上一轮牛市的最高点,唯独只有伊利没过去,于是2019年底,当股价再次到新高附近时,我毫不犹豫的加到了满仓,坚信这次一定会创新高。

结果,遇到新冠疫情,在人性的贪婪与恐惧之间,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两波疫情把我打倒了,这次加仓的结果就是:把我从2018年以来,用40%的持仓的所有盈利加上无数个日日夜夜做T的利润全部回吐,账户最高回撤28%,到2020年4月,账户不挣钱了。这一次的教训让我认识到了在优质股里操作失误也会亏钱,亏钱的风险不是市场本身也不是股票本身,而是理念不够完整。没有想明白一个道理:加仓的位置完全错误,正确的加仓时机严格来说应该是买入时机,也就是股价低估时,不要一味的想着赚钱,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规避风险。

(3)买在低估。2020年5月,伊利的股价再次来到500日均线附近,国内疫情也明显得到控制,又因全球大放水,经过了两个月的恢复,因此没有犹豫,当5月份股价再次回落到27附近时,我立即把仓位加到了90%。

当时粗略算过一笔账,2019年净利润69.34亿,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我依然把2020年净利润按照8%的增速估算(有74亿),27元的伊利相当于22倍估值,如果再往后看两年的话,27元附近明显属于“合理甚至低估区域”,是个长期建仓的好点位,如果不下重手买,就会跟2018年底一样,风险变成了“踏空”,把踏空理解成一种风险,自我感觉对风险的认识更深入了一点。这次的买入也在后面的行情上涨中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从27一直涨到2021年初最高51附近。

(4)吸取教训,控制仓位。按照以往的经验,伊利的估值一般在32倍附近就到顶了,而实际是消费龙头在2020年下半年的这波行情中估值上了一个台阶,伊利涨到40元,后来继续涨到51元,涨的我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去判断股价,反正只知道一件事:高估了。2021年1月的“急涨”和“急跌”,让我感受到了仓位的风险,如果卖,即使继续涨,也是对的,少赚一点而已,如果不卖,股价到顶了,转头下跌,那么盈利将随着下跌还给市场,因此为了吸取2020年初的教训,也为了锁定部分盈利,这次在高位,我减仓了,减到剩下5成仓位,这次减仓的结果是:伊利股份从51元跌到30.9元,跌幅达-39.4%,而同期我的账户中跌幅是16.7%,控制仓位让我在这一轮下跌中保住了大部分盈利。事后总结,这次减仓操作是完全正确的,高估时不减仓的风险是盈利大幅回吐。

(5)闭眼买。赚钱时的心态跟不赚钱时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2021年8月,当股价再次回到500日均线附近时,我没有任何犹豫,闭眼买,满仓。回想2018年底的心态:怕股价下跌,因此想着慢慢建仓。赚了钱,只要价格合理,果断买,毫不犹豫,这也许就是这几年实战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吧。没有什么坚定持仓,赚了钱自然就坚定了,毕竟成本低嘛。事后总结这次果断买入是正确的,当你用了几年时间积累了一些盈利时,又恰逢一个长期低估的买点时,如果不买,风险就是“踏空”,即便买入后继续下跌,最多是承受一点盈利的损失,而一旦踏空,对心理上的打击会更大。

二、看现在。

2021年11月,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本金转入10w,作为“周转资金”。截止今天,本金26.8w,持仓7400股,总资产40.87w,其中总盈利:13.87w。

用现在的盈利除以持有的7400股得出的成本价是23.5元。手上还有10w现金,无论涨跌,心态良好,风险可控。

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最近的半年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定调,以及近期定增也再一次坚定了持仓的信心。

由于一些公认的大白马今年一直跌跌不休,今年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如果我持有的不是伊利,是中国平安万科或者格力电器,今年我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投资?

三、看未来

其实伊利算不上“最优秀”的股票,但是散户很喜欢,我也不清楚原因,业绩增速确实不够高,挣得也是辛苦钱,不过我想几个长逻辑几年内应该不会变:1、中国人多,2、牛奶是健康食品,是刚需,3、伊利经营“稳健”,又是行业龙头。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也是优等生,值得拥有。

未来的计划:以业绩为矛,先做到2025年,看到2030年。按照伊利的业绩增速,每年8%应该是有的,再加上2%左右的分红,一年业绩贡献10%,估值贡献20%(23倍附近买,32倍附近减仓一半,锁定一半利润),一年做T贡献15%,这样估算下来,投资收益好的话,能达到45%,保守一点,只要账号的投资收益每年有15%~30%的复合增长,我也就非常满意了。接下来,持有7400股,不高估不减仓,未来两年也不打算继续转入资金,剩下的10w作为“周转资金”,方便做T,做T盈利只要够买100股,则把T赢的钱转换成股本继续持有,不出意外的话,拿到2025年再说吧。

我也会一如既往的思考:未来,伊利的风险在哪?我要如何应对?

全部讨论

2021-12-12 10:51

我5W股伊利,现在成本价8.7元。2014年买进后从来没有卖出过,当然坐过N次上升途中的电梯。最近几年只要一有闲钱就继续买进,满仓单吊伊利7年了,准备继续持有十年以上,有钱还会继续买进。

2021-12-12 10:03

和我计划一样,不过我只投入10万,平时梯一梯,梯出的盈利再买入,给孩子买的,初步持有到2025年,看到2030年。

2021-12-12 08:09

总结才能进步,向你学习了

2021-12-12 08:49

喜欢伊利的稳健,每年的收益加上分红也是比固定的,当养老股拿着的。

2021-12-12 08:49

伊利的业绩是越来越好,营收和净利润还是挺中给力的,长期看好。

2021-12-12 08:05

向你学习

2021-12-12 11:25

高点卖低点买才能有利润吧,要不然2018的28和2021的33,股价没多少增长啊

2021-12-12 10:55

厉害厉害👍🏻

2021-12-12 09:12

规避风险再图盈利

2021-12-12 07:27

伟大的投资者,超级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