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对A股6月走势的预测天差地别!我从中看到了这些门道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4

最近看了十大券商对A股后期走势的预测,简直要把我笑死了!

为啥呢?

因为每个券商的观点都天差地别。

那么问题来了!你信谁?

有很多网友时常跑来问我一个问题:某某大V说,接下来是罕见的经济危机,股市要跌得透心凉,你怎么看?

我说:我不觉得有什么罕见的经济危机,相反,我觉得股市快涨了。再说了,你不觉得经济危机都是买入的好机会吗?

这些网友瞬间就石化了,因为他们可不只是看了两个博主的观点,他们看了N个博主的观点,并且每个博主的观点还都不怎么一样。

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

如果你喜欢到处去问别人的看法,就会陷入选择困难症中。最终犹犹豫豫,到底是下手还是不下手呢?

接下来你猜会发生什么?

我引用邓普顿的话来回答: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死亡。

当你犹豫的时候,不好意思,你可能注定要踏空了。

那我们就应该立马买入吗?这个问题我最后来回答。

咱们还是先来看看券商们给我们留下的笑话。

一、各大券商的观点

1.中信证券的观点

他们认为政策发力明显,行情已经从4月下旬开启了,现在正在上涨的路上。

并建议布局基建、地产、复工复产和消费!

2.海通证券的观点

他们分析了A股理念熊市底部的特征,一共有四个形态:U型、深V型、浅V型、W型。

并认为这次是浅V底,也就是缓慢攀升的形态。原因是,经济基本面疲弱,但相比于疫情后和08年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发力并不是特别给力,所以股市上涨会比较缓慢,斜率比较小。

3.国君证券的观点

他们认为行情暂时冲不过3200点,因为:

(1)经济基本面不行;

(2)行情分化很严重,一会左一会右,很难形成合力;

(3)股市的主线还不够清晰。

他们推荐建筑/电力电网/光伏风电/消费建材;煤炭/化工资源品/二线央国企地产与to B端物业;生猪/食品饮料/酒店。

看到这里我就笑了,这跟没推荐有啥区别呢?

4.中金证券的观点

他们认为股市已经走出悲观,会进入基本面修复的阶段。

意思是,到底涨还是不涨,他们不知道,反正就是看经济恢复的情况。

说了跟没说一样。

他们推荐基建、建材、汽车、房地产、公用事业、农业、化工、光伏、军工等。

5.信达证券的观点

他们认为最近成长股的反弹已经结束,因为现在成长股的ROE正在下行,不具备继续上涨的条件。

并指出,如果ROE在二季度继续下滑,成长股还会跌回去。

其他5个券商观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有一点非常搞笑。

兴证证券和中信建投认为科创板会像2012年的创业板那样率先突围;

而民生证券则认为科创板不是2012年的创业板,而更像2021年1-2月的恒生科技。也就是从哪儿来,就跌回哪里去。

怎么样?看完后作何感想?

有没有想踢他们两脚的冲动。

这样的观点,你看得越多,就越会迷糊!为什么?

二、给建议的人都赚钱了,听建议的人都亏钱了

这些给投资建议的机构赚钱了吗?当然是赚钱的,他们不仅要赚客户的佣金,他们自己的投资标的长期下来也是赚钱的。

但是他们的客户和听他们建议的人,就不一定,亏钱的人居多!

这事看起来矛盾,其实这就是常态,倒不是他们有什么坏心眼。

比如,巴菲特赚了大钱吧?索罗斯也赚了大钱吧?

但他两在投资上给出的建议几乎都是完全相反的。那么,你听谁的呢?

对了,还有一个叫塔勒布的人,也就是写《黑天鹅》的那个人,他认为所有投资者都是随机漫步的傻瓜而已。

普通投资者在听取别人建议的时候,总是非黑即白,而在投资这个领域里,几乎就没有非黑即白的事。

我们听取别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哪个派系的投资者。

一个做价值投资的,总是去听别人的技术分析,那就不行了;

一个短期交易者去听长期投资者的建议,恐怕也会亏得不行!

其次,我们还要搞清楚别人给出的建议是基于什么样的投资系统。

比如,巴菲特买了石油股,你也跟着买吗?

这部分投资占巴菲特总仓位不到5%,但你却买了40%。一旦遇到暴跌,你怎么办?

另外,巴菲特买的石油股在他的投资系统里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是为了对冲通胀,还是为了布局未来碳中和,亦或是看重高股息?

如果这些没有搞明白,而盲目模仿的话,就要悲剧了。

第三,别人的投资建议违反你的原则吗?

比如,索罗斯常常都在做空,但我的原则就是不加有利息的杠杆,也不做空。

索罗斯靠做空确实是赚了很多钱,但这都跟我没缘。

但很多普通投资者根本就没原则,只别人说赚钱,就毫不犹豫地冲进去。

比如,我个人还有一个原则:搞不明白的,没有八成把握的,坚决不碰。任他涨到天上去,我也不碰。

但很多人才不管自己到底懂不懂呢,甚至他们经常认为自己很懂。所以啥都敢买!

第四,别人的投资建议适合你吗?

这一点也非常关键。

比如,最近科创板不是涨得特别好吗?
但投资这个板块真的适合你吗?

如果你的波动承受能力本来就低,那么投资这个板块,你多半会赚钱的时候只赚到小钱,而亏钱的时候,亏掉大钱。

最终,不管科创板是涨还是跌,你最终可能就是亏钱的。

还有些人连周期理论都没搞清楚,就跟着去炒强周期股。要知道周期股每三年左右都要收割一大堆韭菜的。

有些人经常做融资融券,但我们自己有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吗?我们有过硬的趋势交易能力吗?

以上这四点都没搞清楚就到处听别人的建议,会非常危险。

普通投资者在听别人建议的时候,有四个特点:

1.告诉我代码;

2.告诉我涨还是跌;

3.告诉我啥时候买,啥时候卖;

4.只要我亏钱,就都是你的错,我没错!

正是基于这四个特点,普通投资者听的建议越多,越容易亏钱!因为他们的观点全是非黑即白的,甚至自己根本就不深入、独立的思考。

三、我们身边的噪声太多

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其实是心理学分支)丹尼尔卡尼曼最近出了本新书叫做《噪声》。

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平时接触的信息太多,导致无法做出决策,或者即便做出决策,决策的质量也堪忧。过多的信息就是噪声。

就拿投资这个事来说吧。

有人看好科创板,也有人不看好科创板,他们说的还各有各的道理。

那么你到底该相信谁呢?

还有更逗比的事。假设科创板真的涨了,就证明看好的人就对了吗?恐怕也未必。

比如,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巴菲特说人们都疯了,他当时就发出警告,说股市风险极大。

但随后股市继续涨,巴菲特是啪啪被打脸,然后还有散户站出来叫嚣着要叫巴菲特炒股。

最后股市确实崩了,纳斯达克跌了8成啊。

到底谁对了呢?这还真的很难说。

只能说,如果你精准踩到节奏了,在纳斯达克上涨的时候,刚好买进去,在大家都疯掉的时候撤出来,你就对了!

同样的,巴菲特在纳斯达克上涨的时候没有动,在股市跌得差不多的时候进场抄底,他也对了。

只不过两者的胜算谁更大呢?我个人会选择巴菲特的方式,因为我没能力精准择时。

而且谁又能预测纳斯达克当年真的能涨这么高呢?

同样的,现在你就预测一下科创板会涨多高吧?过段时间再回来验证一下,看准不准。最好是用真金白银去验证你的预测,这样才更真实反应你对科创板的看法,而不是用模拟盘来押注。

假如你预测要涨50%,而上涨的过程中回撤了10%,就立马就卖出了,那就说明你对自己的预测一点自信都没有。

在投资这个事情上,我们需要获取信息,但一定不要到处去看,否则,所有的信息都会成为噪声,导致你在犹犹豫豫中不断亏损。

一定要把信息与自己的投资体系相结合,而不是单纯依靠信息就做出决策。

四、如何把信息跟投资体系结合?

比如,在看了十家券商的分析后,似乎谁都有点道理,但似乎谁都没什么道理。

怎么办?

透过现象看本质!

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现在市场的分歧很大。每个人看好的板块都不一样。

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我们无法准确预知哪个板块会上涨最多。

请一定注意了,即便现在科创板、新能源和半导体涨得很好,也不意味着过段时间它不会跌回来。结果都是在事后才清晰。

市场为什么分歧呢?

第一,现在大部分行业的估值都不高;

第二,政策的使力的方向并不十分清晰;

第三,低估值板块的业绩更稳定,但缺乏想象力;高估值板块有想象力,但业绩有暴雷风险;

第四,疫情和国际局势还不确定,随时飞只黑天鹅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确认股市未来会涨,但谁能涨得最好?不知道!

结合我个人的投资体系,在这个时候,我就先要高确定性,而不是高赔率。

啥意思?

意思是,我首先要确定,一旦股市上涨,我必须要赚到钱。

然后再考虑赚多与赚少的问题。

我把市场大致分为4个风格:价值、成长、大盘和小盘。

那么我首先把这四个风格都买上,比如把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都买上。

然后,如果我更看好大盘价值,我就多买一点上证50沪深300

如果我更看好大盘成长,那就多买一点创业板

如果更看好新能源,那就再配点新能源。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海外市场也一同考虑一下。

原则就是,先把这些风格都配上,然后再把自己看好的板块多分配一些比例。

那么不管我们判断正确与否,首先是肯定会赚钱。判断对了就多赚点,判断错了就少赚点。

于是,我们就不会犹犹豫豫了。

还是那句话: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死亡。

你不断犹豫,其实就极大可能踏空行情。

很多小伙伴从来不会按这样的思路去考虑自己的投资组合,而只是拿着历史走势图来对比。

看到谁过去涨得好就重仓买,赌赢了就大赚,赌输了就骂股市,这其实就是没有自己成熟的投资体系的表现。

五、总结

为大家划一下这篇文章的重点:

1.不要过多的听别人的建议,要有自己独立和深入的思考;(不要非黑即白;要清楚自己是什么投资风格;要有自己的原则;要看建议是否适合自己)

2.减少“噪声”,以免做出低质量的决策;我们只需要少量高质量的信息就可以了;

3.接受信息时,要结合自己的投资体系,最终是要拿出攻守兼备的投资策略!

还在犹豫吗?可能是因为你缺少成熟的投资体系,而且还总想赚最多的钱。

前两个月按照我私域空间里的策略抄底的小伙伴,现在心态就应该很稳,虽然仓位还没完全加满,但进可攻,退可守...

股市再怎么折腾,咱都不怕!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全部讨论

2022-06-07 16:10

券商吃饭从来就是靠天,证券行业其实就是如此。很多人迷信券商工作人员,认为他们就会。太呵呵呵了,他们会的,谁会把挣钱的大好机会给素不相识的人呢。。。。。醒醒吧!看看券商的专业预测,他们也不过是在混概率而已,不必太当回事。。

2022-06-07 09:56

好文!麻烦私域空间给个链接,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