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大指数谁最牛?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还是中证500?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8喜欢:23

今年是股市风格转向的一年,投资的难度是蛮大的!稍不留神就会亏损。

为啥会这样?

因为今年的宏观环境很复杂:

1.美联储加息缩表;2.消费不振,出口难以为继,投资的拉动效果递减;3.我们正在刺激经济;4.疫情仍具有不确定的干扰。

在复杂的环境下,股市的风格切换就会比较难以把握。说到股市的风格,主要就两大类:一是成长和价值,二是大盘和小盘。

我们进行资产配置时,就得把风格的轮动给搞清楚,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赚钱。

见过我组合的伙伴都知道,我在指数的配置上,主要就是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中证500

之所以选择这四个指数,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风格。

比如上证50代表大盘价值创业板代表大盘成长

沪深300代表大盘均衡;中证500代表中小盘均衡。

通过分配这四个指数的比例,我就可以把成长和价值,大小盘的比例进行自主的调节,从而达到全天候配置的目的,以适应任何时期。

要调整配置比例,首先就要确认今年到底是什么风格占优。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

一、先确认成长和价值

要确认今年是成长还是价值占优,我们分三步:

第一步:看估值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成长的PE已经达到了价值的3.8倍,属于历史最高位。

并且在去年年中就进入了震荡区间,涨不上去了。那么这就已经释放危险的信号了。

并且我还看到,这一次的相对估值比2018年初,熊市开启前的估值还要高。结果我们就看到了1月份高成长的热门全部被大幅杀估值。

第二步:看周期

很多小伙伴对周期理论可能并不了解。甚至很多做周期股的人,居然也不了解周期理论。结果就是被股市折腾得死去活来。

周期理论当中就有价值与成长的切换。他们通常是3.5年切换一次,中国这边常常3年就切换一次。这跟我们的国情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关。

下图是美股的成长和价值的切换图。

那我们A股呢?见下图。

其实我们A股在2009年之前,成长和价值的风格切换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股市还不成熟,以及当时经济还处于增量时代,什么行业都可以看成是成长型行业。比如当时的银行和公用事业的估值都高得离谱。

但后来尘归尘土归土,他们全都沦为了价值股,估值被压得很低,只有10倍不到。

于是,2009年以后,价值和成长的风格切换开始越来越明显。

大趋势是,从2009年到2015年6月,是成长走牛(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2015年6月到2019年初是价值走牛。2019年到2021年底是成长走牛。

成长走牛3年后,现在成长相对价值的估值已经到了极高的水平,所以接下来很可能是价值优于成长。

而且从最近一个月的表现来看,国证价值指数跌2.8%,国证成长指数跌11.1%。

风格切换显然已经上演。

第三步:看利润增速

股票的基本面就是企业是否赚钱。利润增速越高,市场就越愿意给股票更高的估值。

从下图中能看到,2021年,成长股的利润增速远大于价值股

所以我们看到2021年,成长股的表现秒杀价值股。不仅如此,其实近3年,成长股的利润增速都明显优于价值股。

但是大家再看看机构对今年的利润增速预测。

由于经济下滑,价值和成长的利润增速都会下滑。但成长下滑的幅度要大得多!

利润增速一旦保持不住,股价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这也就是为什么医药这么早就暴跌的原因,因为机构早就预测到了今年的利润会很不好。

虽然价值和成长都不好,但总得选个相对好一点的吧。那么很自然,年初就开始调仓换股了,资金从成长快速杀出来,然后再慢慢地回补价值股。

其实,每次经济在繁荣之后,成长股都会被抛弃,等经济修复得差不多后,成长股又会再次被青睐,周而复始。这就是周期。

二、再确认大小盘

第一步:看估值

从大盘/小盘的估值来看,似乎大盘的估值要高很多。见下图。

实际上并非如此。真实的水平跟2018年6月差不多。因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很多小盘股的壳价值被压缩了,估值就降低了。这就好比以前一个本科生都很值钱。但随着扩招,现在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硕士也不怎么值钱了。

考虑到这个因素,现在大盘的估值跟小盘相比还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步:看周期

既然估值不上不下,那么我们就看看大小盘切换的周期走到哪一步了。

由于我国的股市比较短,我们看看美国的股市中大小盘的切换。见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大小盘的切换周期比成长和价值要长。通常要经历一个7年左右的周期。而且美国最近这10年,大小盘的风格不是很明显,只是稍微略偏向于大盘。

大小盘轮动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呢?

是产业升级。

当某种产业进入增量时代时,肯定是中小盘企业发动的。这个时候它们引领着产业变革。

而一旦进入存量时代,龙头就会利用垄断或者先发优势越做越大。这个时候,大盘股就走强。

当有新的产业出现时,中小盘股再次被青睐,它们有太多的美好故事可以讲了,而原来的大盘股就无人问津,估值降低。

比如从2001年到2009年,我们的优势产业是金融、公用事业、周期股,这段时间它们的集中度不断提高,所以大盘股被青睐。

而2009年后,大家都在讲改革,于是TMT被碰上了天,这是小盘股发起的。银行的估值就被使劲往下踩。

到了2016年后,这些TMT行业,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集中度不断提高。大盘股又得到了青睐。估值不断提高。

一直到去年,国家喊出了专精特新,还搞了反垄断,且2020年小企业的利润基数非常低,所以目光又转向小盘股了。

但这个口号只是先喊喊。离完成还差得远。现在还是存量时代,所以大趋势还是大盘股占优,只是中间出现了一点波折。

其实我们仔细看下图就能发现,不管是大盘股周期还是小盘股周期,中间都会出现一点点波折,被插入点短暂的广告。

如果只是这样来判断大小盘周期的话,有点太难了,跟猜谜差不多。

其实我们有一个最好的抓手,那就是企业利润增速。

第三步:看利润增速

从下图就可以看到,大小盘的切换跟企业利润增速高度相关。比如2021年,大盘股的利润增速就严重落后于小盘股,所以去年小盘股涨幅喜人。

但我们也看到,2021年下半年,大盘股的利润增速已经在反转,所以今年大概率是大盘股表现更好。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去年小盘股的增速太高,基数就高,今年还要保持同样的高增速就肯定很困难。而大盘股则轻松得多。

三、从两个维度进行排序

接下来,我们把股票分为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

来看看今年哪种风格会表现最好。

首先,成长的表现肯定不好,而大盘比小盘表现更好,那么大盘价值最优,小盘价值次之。

再看大盘成长小盘成长谁更优?

由于大盘更占优势,那肯定是大盘成长优于小盘成长吗?

未必!

从绝对利润增速来看,大盘成长肯定好于小盘成长。但大盘成长的估值被拉升太多了。比如白酒都40倍以上的估值了,新能源就更不用说了,上百倍的都有。

市场给了太高的估值,如果利润增速稍微下滑一点,股价就会稀里哗啦。

从最近一个月的表现就能看出。

很明显,大盘价值表现最好,其次是小盘价值,第三是小盘成长,最后是大盘成长

四、给四个指数排序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给四个指数今年的表现来排个序了。

上证50代表大盘价值,所以很可能表现最佳。沪深300代表大盘股,其中价值占50%。所以表现其次。中证500代表中小盘股,其中价值占50%,排第三。最后就是创业板,它代表大盘成长,今年变现可能是最差的。

如果把恒生指数加进来,它也代表大盘价值,但估值更低,所以它可能会超过上证50

开年各指数的下跌幅度已经说明的问题。

以上的排序只是概率上的预测,如果发生经济或者政策上的转向,则可能被打破。所以我们还需要见招拆招。

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我资产配置组合中,为什么要这样分配各指数的比例了吧。

五、总结

我们在判断各指数的未来表现时,最主要看三个方面:

1.估值;

2.未来的利润增速;

3.未来的利润增速是否达预期。未来增速超预期且低估值的品种是最好的选择;而未来增速不达预期起估值高的品种是最应该回避的。比如: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白酒、军工。

这也是为什么我去年那么早就建议大家一定要尽早回避这些热门板块并建仓低估值板块的原因。

从这三个方面考虑,今年指数的表现大概率是: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

知道了概率,我们再根据概率下注,把握大的就多配点,把握小的就少赔点。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全部讨论

2022-02-09 09:27

很不错的文章,有理有据,值得细细研读!

2022-02-08 20:21

都在这表里 截止到20220208的估值表,说一堆都是苹果决定脑袋的话。

2022-02-08 19:48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2022-02-08 18:07

持有上证50和中证500

2022-02-08 17:10

👍,目前持有50

2022-02-08 16:34

应该是上证科技创新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内重大科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