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找到正确的投资方法,并以10倍速进化!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在股市,你花多长时间找到正确的方向及方法,对你积累财富影响巨大。

有句话说:“一入股市深似海,十年生死两茫茫”。

一句话,道出了投资者进入股市投资的艰辛程度。

相信,在茫茫的股海中,几乎人人都有过迷失方向的阶段,区别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大师也不例外

股神巴菲特,1998年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特别走运。19 岁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

在那之前,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对股票感兴趣,11 岁时第一次买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势图、看成交量,做各种技术分析的计算,什么路子都试过。

后来,我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书里说,买股票,买的不是代码,不是上蹿下跳的报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我转变到这种思维方式以后,一切都理顺了。道理很简单。所以说,我们买我们能看懂的公司。 ——‹沃伦·巴菲特›


这似乎印证了那个道理:宰相起于州牧,将军发于行伍,股神来自韭菜。

最近有新入股市的朋友,让我给一些学习投资的建议。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入市也是十年了,深感投资的不易,早期的几年经历和巴菲特说的一样,也没找到正确的方向,导致进展缓慢。

于是,我就提笔写了这篇文章,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学好投资的话题。

希望对一些困惑的朋友有一点点帮助!

这位朋友入市才几个月,还是一个新手,也是完全找不到北的样子。不过,他还是比较走运的,一开始就触到了我这样做价值投资的人,也算是开局随机到了一个好的位置——投资的门口。

更多的人,可能是摸索几年,甚至上十年,仍然没有找到投资的大门。

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啊!

每个人都是从新人过来的,犯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都有试错成本。

这也是学习过程中,必然要交的”学费“,这些“学费”就是用来涨经验学技能的。

不过,交学费归交学费吧,我们必须要换来相应的投资能力的提高才行!投资能力上去了,学费赚回来还不是迟早的事,估计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问题就在于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信看看身边,炒股10年的“老韭菜”是不是一抓一大把?

这问题就严重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Ⅰ.方向试错

关键就在于,投资者在学习投资方向上的错误,导致后续的时间、精力、资金上无效的投入。

投资者进入股市,最大的成本和代价是什么呢?

就是方向上的试错成本。

这甚至是比亏损更大的成本和代价,而这却是股市血淋淋的真相!可能很多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吧!

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才是成功的开始。

试错有两种:

一种是寻找方向上的试错

一种是找到了正确方向以后把事做好过程中的试错

努力也分两种:

一种是正向努力,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的努力,即做正功

一种是负向努力,就是在错误的方向上的努力,即做负功,或称“帮倒忙”。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在股市很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当然这也不仅仅是股市独有的现象,我们做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的,只是在股市更明显而已。

负向努力,也不能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有点类似排除法。最大的意义就是证明了那条路或那几条路是错的,你得在换一条新路。

举个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他要寻找合适的材料做灯丝,需要不断的试验各种材料,他大概试验了几千多种材料,最终找到“钨丝”这种材料,成功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

他前面那些失败的试验品就是“负向努力”,可以说就是一种找方向上的尝试,不断的试错,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或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意义必须是建立在最终获得成功的前提下。

这里关键就是看你花多久时间从错误的方向上调整过来,走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最终获得成功。

我们假设,爱迪生在生命走到尽头了,最终都没有成功发明出电灯,那么他前面的努力对于他来说就是没有结果的努力。换句话说,他很努力了没有出来东西,最后价值等于零。

爱迪生很幸运,最终试验成功了!

但是,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科学试验,最终可能都失败了,我们只知道这些浮在水面上的成功案例,成为佳话,水面之下还有大量的失败案例,不为人知。

投资者,进入茫茫的股海中,也像这些科研者一样,成功的只是少数人,失败的却是绝大多数人。

由于股市的复杂性,我们学投资,做投资,前期必然也是像爱迪生做实验一样,在不断的试错各种方法,如果时间都用在找方法的路上,那么这个时间损耗越长,我们成本就越高。

毕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试验,去做“负向努力”,而且谁都希望更年轻就变得富有。

那么,投资方向上的试错是什么呢?

比如,你听消息、找内幕,搞技术分析去了,走上这些路,这就是方向上的试错。

听消息、找内幕、这也是一个流派,技术分析也是一个流派,或是你选择了别的什么流派,这就要承担方向上的试错成本了。

这个代价,就是最后可能你发现这条路不行,然后推倒重来,那么前面所有的经验都是个“蛋”。

唯一的价值,就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赚不到钱。前面你是不知道赚不到钱的,经过实践证实了不行。

不过,这个代价大小因人而异,看你觉醒的时间,有的只花1年、有的花3年、5年、10年,别忘了,20年的老韭菜都有很多。

股市的迷惑性,就在于有时候运气好也会赚钱,对一时的结果影响很大,赚钱了就感觉自己找到了真谛!认为自己在“正向努力”,实际上还是做“负向努力”。

我最开始就做了5年“负向努力”,赚赚亏亏,虽然没亏钱,但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不然我现在发展得更好。

当我明白过来以后,真是惊得背脊发凉!这要是一直没觉知,没觉醒就完蛋了

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觉醒过来。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没有然后。


Ⅱ.过程试错

这里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

在正确的方向上,我们就一定获得成功吗?

不一定!

因为,你还得去解决这个发展方向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你才能成功,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试错成本。

举个例子,乔布斯研发智能手机,他肯定先只是有思路有个方向。

但是,如何把这个产品搞出来,多久时间搞出来,他也是需要在实践中试错的,去不断改进完善,最终才可能得到一个较完美的“作品”。

比如,手机的尺寸、厚度、屏幕、按键、系统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不断地优化参数才行。事实上,直到iPhone4才成为最惊艳的iPhone手机,前面3代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完善改进中。

他承担的试错成本不是方向上的,而是过程中的试错成本。

把事情做对做好,这个过程中也肯定是会犯错误的,不会一出来就是一个很完美的形态。必然也有一些试错成本。

乔布斯研究智能手机的方向是对的,如果他是研究别的什么去了,我们可能就听不到乔布斯的故事了,可能他没有成功仍然是默默无闻的,外人就不会关注他,因为锥光灯一般只关注成功者。

过程试错和方向试错,其意义是不一样的,代价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最终发现方向错了,那就只能推倒重来,这就是无效的经验。

这里乔布斯是成功的案例,而乐视“贾布斯”就是失败的案例。

我们做投资也是一样的。

比如,做价值投资,方向是对的。

但是,如何做好价值投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错误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投资体系。

这是做成事的一般规律。

比如说,市场是如何给企业定价的?什么样的公司才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过程中如何去克服贪婪恐惧的心理?……

解决这些问题所犯的错误,就是过程中的试错,而不是方向上的试错。

这些问题你不断地去改善,你投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自然越做越好。


Ⅲ.巨人思维

说到这里,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能还是如何才能尽快找到正确的方向?

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我们看看股神巴菲特是怎么说的:

我一直认为,对于刚开始起步的投资人来说,应该寻找已经被证明长期成功有效的投资方法,然后依葫芦画瓢照着做就行了,令人吃惊的是,这样做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沃伦·巴菲特›

我们沿着这个方向行进,就不用承担高昂的方向试错成本。

可以大幅缩短我们的成长时间。

事实上,经验也分两种,有效的无效的

绝大多数人在股市经验可能都是无效的,最终也无法获得升华。

现实中,也有一些这样的情况。

有一些人即便开始选择对了方向,可能由于把事做成,有困难,又或者是看见一时的不如意,就另辟蹊径,殊不知这是绕更远的路。

有可能,最终都没有找到投资界的那根“钨丝”,始终无法点亮自己的投资生涯,只有看不尽的黑暗。

比如,有的人找到了"铁丝"、"铜丝"、"铝丝”还是别的什么丝,用这些丝去做灯泡,可能也能亮一下,就像股市很多的"流派"一时看他们也能赚钱。

但是,要像价值投资一样,数十年持续稳定的赚钱,恐怕就很难了,最后多数进来股市奋斗上十载,只是做“负向努力”,导致最终都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这里可能有个问题。

一开始,由于我们自己的认知不够高,可能不会认为投资大师说的道理是对的,也就不会按照大师的道理行事。

高维的可以看到低维的,低维的无法看到高维的。

这就是低维的认知屏障

什么意思?

举个形象的例子,你在1楼是无法看到10楼的风景是个什么样的,要想看到10楼的情况,你得上到10楼才能看见。

认知上,也有这种层次之分。

大多数人可能都是这样的,要先看到结果才会行动。

但是,有些事情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才能明白的。

比如,你想学游泳,你如果只是站在岸上看,永远无法领悟的,你得下水实践才能掌握。

那这个悖论怎么破?

其实,你可以先假设大师说的道理是对的,然后按照他的方向行进,在实践中检验

当我们去实践时,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的细节呈现出来,随着你实践的经验增多,你的认知也会升高,你能够看到的东西就会越多,可能原来看不明白的也就逐渐清晰了。


Ⅳ.刻意练习

选择对了方向,我们还需要持续的努力,只做选择不努力是不行的,这种努力还不能是简单的重复

要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有个1万小时定律,但前提必须是「刻意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刻意练习》

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他这本书。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所谓刻意练习就是需要遵循「正确的方法」+ 「大量的练习」

举个例子,按照出租车司机开车的方法,他开1万小时、2万小时、3万小时……甚至10万个小时,也不会达到专业赛车手的水平。

要想成为专业赛车手,就必须是按照赛车手的标准进行「刻意练习」

这对于投资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

学习投资大师的方法就可能成为“专业赛车手”,而业余散户的搞法无论在怎么努力,可能都只是停留在“出租车司机”的水平上,永远无法进阶

现实中的出租车司机还是可以赚钱的,而股市中的“出租车司机”却只会亏钱,这样勤奋做交易的“出租车司机”还很多。

因为,股市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却同台竞技。

这就相当于拳击赛场上,让50公斤级的选手      VS 100公斤级的选手,前者被后者揍得毫无招架之力。

拳击赛比拼力量,而股市主要比拼的是认知水准,财富流向的普遍规律是:低维认知向高维认知转移。

投资者唯有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刻意练习」,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才能在场内“玩”下去。

这既是财富进阶的“利器”,也是不被侵蚀的“壁垒”。


Ⅴ.最后的话

投资过程中,我们只能承担过程中的试错成本,不能承担方向上的试错成本。

要想减少方向上的试错成本,最好就是直接学习投资大师的方法(可以找几个大师互相验证),进行刻意练习,如果开始的方向就错误,再努力也没有进阶的可能。

方向选对了,我们还得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善体系的过程,自然投资结果也就会越来越好。

@今日话题       #价值投资之路#     

    $涪陵榨菜(SZ002507)$      $天味食品(SH603317)$      $海天味业(SH603288)$     

全部讨论

2022-07-24 23:44

温故而知新,这样的文章通常是烧脑的,我所谓的“烧脑”就是需要动脑去思考、分析文中的观点和案例,然后对照自己对号入座,这个过程类似佛家里的“渐悟”。

很多股市里看过几本书的人都能出口成章讲“投资理论”,但是拉长时间实盘账户是亏钱的。对于这一点只能通过其理念的深度和实盘持仓品种进行真假鉴别,因为A股四五千家公司,真正持续盈利赚钱并且把市占率越做越大的行业和个股屈指可数!

终生学习,深度好文深夜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