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股价影响几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三年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肉眼可见的,尤其是对酒店、机场、景点、航空、铁路这些行业都带来了破坏性影响,他们损失的的确是“真金白银”,而对核酸检测、新冠疫苗公司带来实质性利好,但市场却似乎对此视而不见。

 

中国国航,中国航空业的老大,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连续三年暴亏几百亿,疫情暴发的那一天起,基本已经注定了国航的业绩,而且连续影响三年,甚至超出了市场预期,后续恢复到2019年度经营水平也需要一定的过度期,然而中国国航股价不跌反涨,其他航空公司走势基本也是如出一辙。国航是不是一个好的价值投资标的?为什么在疫情对公司股价毫发无伤?

 

锦江酒店,上市酒店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2020年以来,公司元气大伤,扣非利润也持续亏损,到目前也未能恢复到2019年业绩水平,同样股价不跌反涨,甚至涨幅翻倍了。可想而知,其他酒店类上市公司也一样,首旅、金陵等公司股票也相当坚挺,甚至在市场单边下行行情中逆市上涨,这是不是也给我们投资者上了一课?

 

上海机场,都知道上海机场是门好生意,也是曾经某基金大佬的重仓股,是价值投资者比较喜欢的好公司。受疫情影响,业绩大跌,一年比一年亏得多,但股价2021年8月份开始逆市上涨。

 

宋城演艺,它的走势更具有代表性,是理解市场与公司、理解业绩与价值的典型代表,新冠疫情影响下,与沪深300指数走势接近,市场似乎对这一切“突发性、持续性”的影响完全“置之不理”,并没有表现出因连续三年疫情影响而出现“超预期”的下跌。

 

黄山旅游,它是我在旅游板块拉出来的一个代表,股价走势拉胯的,并不是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疫情期间,而是2017、2019两年“涨声一片”的大行情下,反倒是今年股价依然逆市飘红。

 

虽然这些公司都不是“价值投资”的合格标的,但由于这些公司直接受疫情影响,我认为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好理解、好分析的,因为有疫情这一张明牌在里面,当下业绩好坏基本都是明牌,对比这张“底牌”和股价走势,对思考投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是博傻吗?是击鼓传花吗?是市场无效吗?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价值投资”,根本不是价值投资者不应该讨论的范围?

 

我觉得,其中关键在“未来可预测”。航空旅游酒店等板块,在疫情期间借故正好可以处理一些以前想处理而难以处理的“账”,而可预见的正疫情过后的“恢复”,恢复就意味着“成长”。就像为什么新上市公司股价都化泡沫化,或者会在新股价值泡沫出清之后,会来一波大行情,因为有这些“上市融资”的钱,干正事的公司就可以扩大再生产,打破现有产能局限等“资金面瓶颈”,为今后创造更多的利润,这也是“成长可预测”的一种表现。当然,有些公司上市即巅峰,大概率是因为上市之后产业趋势出现拐点,供需关系被打破,扩大生产会加剧竞争,造成增收不增利,成长属性一去难返。

 

投资路上,谁也看不到问题的全貌。但通过这些直接受影响的公司表现来看,我觉得投资这件事,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真的很难。因为他需要既要分析过去,又要紧盯当下,还要着眼公司未来,而更重要的,就是预测未来,而这种预测未来的不确定性又很大。

 

而价值投资,更倾向于“未来可推测”。价值派拿着计算器,就能把三年利润算出来,大差不差,用“认知”守住稳稳的幸福。所以我们常说,价值投资主要赚“业绩增长”的钱,这些钱都在业内人士的“计算”范围之内。

 

成长投资,未来可预测,是一种模糊的正确。价值投资,未来可推测,是一种精确的计算。不管价值还是成长,自己一定要清醒知识自己赚的什么钱,而不是凭运气赚一笔,凭实力亏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