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收费标准出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9月23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使用和收费行为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医疗服务收费行为。

《通知》提出,医疗机构使用“手术机器人”的费用,将由其实际发挥的功能,实行分类加收,如需加收,则按加收比例最高的情形收费,不得相互叠加收费。

手术规划功能:不另立项收费

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只发挥手术规划功能的,包括但不限于应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影像、裸眼3D等各类数字化、可视化或智能化的创新通用技术,辅助进行手术规划、术前模拟等,辅助操作价值在手术价格中体现,不另立项收费。远程提供院际手术规划服务的,按照单学科远程会诊进行收费,不另行加收。

发挥导航定位功能:加收40%

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只具备和发挥导航定位功能的,每例手术加收40%,核心术式价格在每例5000元以上的,加收标准按每次2000元封顶。

辅助操作系统:加收80%-300%

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属于“采用机器人技术的辅助手术设备和辅助手术系统”(简称RA设备/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按照对应开展的手术项目加收。

(1)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在医务人员支配下仅完成或参与完成实现手术目标的部分核心操作步骤(含远程手术操作)的,加收80%

(2)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在医务人员支配下完成或参与完成实现手术目标的全部核心操作步骤(含远程手术操作)的,加收300%

此举受影响最大的主要为进口品牌,据医械数据云显示,2021年手术机器人采购额前十品牌中,国外品牌产品销售额占比高达85.5%,其中达芬奇独占67.52%,国产仅占14.5%,其中湖南省采购品牌主要为达芬奇以及美敦力

图1:2021年手术机器人市场排行榜单

数据来源:医械数据云

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多种大病病发率上升,或将导致入院进行手术医疗的人次进一步增加,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有助于缓解乃至解决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全面提高医疗供给的效率。

但从患者端来看,使用意向不高,主要受高昂的费用影响,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其单次费用比传统腹腔镜手术高出3-4万元不等。截至目前,除北京外,手术机器人的费用多数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需要完全由患者自行承担。关于是否会将手术机器人费用纳入医保统筹,《通知》也给出来明确解答“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加收费用暂不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收费标注的出炉,或许会影响手术机器人后续的放量,对于还挣扎在商业化路上的国产手术机器人来说,应该如何说好这个故事,让更多医疗机构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