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宏观经济预期越悲观越是买入时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4

为什么宏观经济预期越悲观越是买入时机

熟悉我风格的投资人都知道,每到市场恐慌性下跌、指数创新低,我就坚决主张这是入场港股的大好时机。但是因为每次市场恐慌都会有新的鬼故事,还是会问我:现在这次还一样吗?没错,一样!阳光下并无新鲜事。就像2008的恐慌、2011的恐慌、2016的恐慌、2020的恐慌、2022的恐慌一样,毫无例外,每次都有一大套理由让人相信“这次真的不一样了”“这还只是个开始”,每次我都从中大赚一把(除了2008那次是2009下半年才研究好标的入市的)。这次大跌的鬼故事又是宏观经济。

过去这半年多,我发现很多人都在担心一些宏观问题,无论是不是搞金融的,说起经济形势都会提起几个词汇:债务危机、资产负债表衰退、通缩螺旋……大抵会得出这样一些结论:1.中国经济已经在这种自我加强的下降通道中 2.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用遍了经济就是不买账,证明衰退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举足轻重,如果房价下滑引起住宅需求一蹶不振,中国经济必将崩溃。

下面分七小节来说明我的看法:“资产负债表衰退”道出了什么和没有道出什么;经济活动的规模该以什么(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所不关注的)东西为枢轴;据称是资产负债表衰退恶果的日本“失去的30年”失去的到底是什么以及是否该资产负债表背锅;住宅需求在当前中国是不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引发日本衰退的真正症结是什么、是否非人力可解;最后再附赠彼得·林奇的老但经典的故事:跟在房地产市场“崩盘”预言后的大牛市,已经不是第1次了。

一、 “资产负债表衰退”道出了什么

有人问我对债务危机的看法,我想说这些概念呢,只能说yes or no:说yes是因为它们的确道出了一些东西,这些现象都是存在的;说no是因为它们又没有道出很多东西,因此以一种短期的可能性(仅仅是可能性)吸引了全部的关注,让人看不到在长期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无非是说由于资产价格下跌造成很多企业和家庭资不抵债从而降低消费、停止投资,并引发连锁反应形成通缩螺旋。流传比较广的也讲得比较通俗的见瑞·达里奥的动画《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核心就一句话:“不要忘记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所以当有人削减支出就可能引发收入减少→财富预期降低→借贷和开支进一步减少→收入进一步减少的恶性循环”,简单说就是每个人都预期别人不花钱,越有这种预期就越怕自己挣不到钱,从而自己越不敢花钱,从而别人越挣不到钱→别人越不花钱→……

类似的宏观经济理论远不止这一个,说白了都是设定某种假设条件,推测理论上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行为。它们学术化的名称可能让一些小白有某种错误印象,以为这些经济学家遵循一套客观规律,工作对象是数学推演,现在的经济数据或资产负债表→ 以后的数据,就像开普勒计算天体运动一样,或哪怕没那么精确,也像根据地震波预测引发的海啸多高一样。

实际上“资产负债表衰退”等理论很明确自己的着眼点是人的想法。现在的经济数据→推测引发人的想法和行为→推测连锁引发其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想法和行为的多米诺骨牌……→ 以后的经济数据。例如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着眼点就是推测每个主体都认为减少开支更符合自身利益,然后引发其他人也这么想——这样一种想法和行为的恶性循环。并不像有人想象的从现在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直接推出以后的资产负债表。更不存在“大家都亏钱,不赚钱光消耗,货币越来越少,最后谁手上都没现金可花”(“流动性陷阱”“通缩螺旋”这类名词可能让人有这种误解,因为通缩不是货币少商品多吗?)。稍有金融常识就可以知道,现代经济中所有的“钱”也就是货币都是通过贷款创造出来的,钱和债就是一体两面,通过贷款创造出的货币只要没有用来还贷,就一定还在某些企业、个人或政府账上。反过来说无论经济多繁荣每个人都发家致富,所有人的货币还是跟所有人的债务一样多(严格说要复杂一些,因为有外汇和黄金储备等漏出或注入,但在中国这种经济体把钱和债理解成一体两面大体没错)。

货币一定在某些主体那里,无论是经济萧条还是繁荣,没有区别。区别不在于静态的存量,而在于这些货币有没有被花出去购买商品和服务、流通速度如何,也就是反映了人们有没有在忙着干活、互相交易满足需求。而交易不交易,归根结底取决于持有货币的人的想法和主观判断。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和其他很多宏观经济理论,毫不讳言其最终落脚点就是这个想法和主观判断。流动性陷阱、通缩螺旋的本质是人的想法的螺旋而绝不是什么货币自动耗竭或类似的螺旋。

这些理论只是道出了人关于花钱的想法会存在正反馈、“下降螺旋”机制(自我加强的螺旋无论向上向下都叫正反馈,自我抑制的则叫负反馈)。正反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其实就是无处不在的蝴蝶效应。

二、 “资产负债表衰退”没有道出什么

第一,这种基于人群心理的正反馈是不稳定的,容易反转而且历史经验早晚反转。这种下降螺旋的逻辑跟趋势派炒股强调的越跌越卖,越卖越跌的恶性循环没有什么区别。可为什么在股市上观察多空力量对比毫无用处呢?为什么下降螺旋不能稳定螺旋下去呢?很简单,因为观察到的所谓多方空方都是墙头草,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空翻多。同样的思维方式只是换个马甲到了宏观经济里。

第二,系统中绝不是只有这一个正反馈螺旋。无数不在理论假设中的外部变量同时影响着经济,它们的影响路径中到处都是蝴蝶效应,导致人群的想法什么时候反转很难预测。《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这本书回顾了自有宏观经济这回事以来人类对经济周期的探索,史诗般的历程堪比三体人探索太阳运行规律——以为是科学,其实都是玄学。五花八门的周期学说关注的周期之源从太阳黑子到石油,从耐用品存货波动到技术浪潮……每种输入源各有周期, 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关键是系统中每个人的想法和行为是最难测的,最后结论是:“一个毛线团。”从后视镜回头看,一浪一浪都是周期,有大浪有小浪;往前看未来,只知道一定还有周期,在哪儿两眼一抹黑,跟技术分析波浪理论的实践者如出一辙。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主动影响经济周期(目的就是熨平和消灭周期),但滞后多长时间不确定、影响多大不确定,效果不是太弱了就是太猛了……总之影响路径错综复杂而且充满蝴蝶效应,经常不是想要的效果才是常态。现在有不少人责备08年4万亿刺激计划是“别人房子着火,自家大水漫灌”,说这话的人恐怕已经忘了08年那个寒冷的冬天自己在做什么,有没有认为中国经济好得很没必要刺激?我当时反正没见过这么乐观的人。张五常当时说GDP保八保九根本不现实,保零都很难,会负增长一两年。这还是一贯看好中国、长期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如果现在也算“明确的通缩螺旋”,08年底比现在不知明确多少倍。假如没出4万亿计划会不会有一两年负增长,无从得知(我判断其实也不会,理由后面会说),但是无论如何,在08年底09年初相信衰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看空的、“现金为王”的人后来肠子都悔青了。我想说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像远远的在锅炉房调节澡堂的水温,你看他折腾半天还是凉的,以为他一心只想把澡堂弄热就是没这么大能量吗?

他只是怕烫着你。

如果相信辜朝明的全套“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那政策建议就是放开了胆子加大剂量的四万亿,缺少需求那就制造需求,烫点有什么关系,不就是通胀嘛,美国财政赤字都那样了又有什么关系?

第三,如上所述,理论给出的政策建议,本身就是要让其预测成为“自我挫败的预言”(自证预言的反义词)。即使他的逻辑都是100%确定(何况前面说了根本不是),对投资者的指导意义也是该担心四万亿投下去后的资产价格大涨而不是通缩螺旋。

三、 长期看,经济规模只取决于客观现实的生产力

以上说的全是不确定、可能被人为改变、影响因素太多蝴蝶效应无法预测、不稳定易反转……

是的,类似资产负债表衰退这样的理论就是以一种短期的可能性(仅仅是可能性)吸引了全部的关注,让人看不到在长期更重要的东西。从长期看,宏观经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达里奥的动画其实不止一次强调了,是生产力水平,宏观经济规模围绕生产力水平上下波动,生产力水平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最大的客观现实。只不过很多人只记住了那个下降螺旋。

投资者常犯的错误就是听到一个近期热炒的因素就将其当成值得关注的全部,看不到经济的其他面相,并且忘了经济归根结底是要做什么。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人们互相满足需求。需求其实总是有的,全世界人民想过发达国家的生活,发达国家人民想维持现有的享受和过更好的生活,怎么能说没有需求?真正的瓶颈在于生产力(广义的,包含服务)。也就是有多强的能力、能干得出多少活满足多少需求,经济规模大体就有多大,信贷和货币只是互相满足需求的媒介和催化剂而非真正的瓶颈因素。归根结底,我们消费是因为我们需要舒服的生活,而不是因为预测别人会消费、经济会上行。尽管那也是影响我消费的因素之一,但更根本的因素恐怕是没好吃的会馋、不旅游会闷、没新手机不方便、没带孩子去游乐园会错过他一生只有一次的x岁……请不要在这时还笃定的说“不可能,因为没钱”——前面科普了,所有的货币一点没少,一定在某些企业、个人或政府账上,花不花或投不投,只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想法和主观判断。

也就是说,在很多投资者眼里只盯着通缩螺旋这种“人的想法的螺旋”时,我认为很有必要提醒一下,人的想法同时也在受另外一些东西的影响,而且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是生活本身,而非可改变的人为标记;是长期持续,而不是容易反转。不仅是长期持续,而且是累积,比如很多人几年没买过羽绒服,正好碰到一次超级寒流,或者被某网红带火了一种款式,都有可能引发羽绒服报复性消费。至于要通过投资花的钱,更是取决于主观判断,而且老板判断的主要不会是宏观在不在通缩螺旋,而是他面对的那个局部市场,比如他观察羽绒服累积销量有一定缺口了,再观察时尚前沿羽绒服款式的换代情况,就可能决定投产能。羽绒城平湖如果有多家投产,就可能带火周边经济,引发多米诺骨牌……老板判断的机会还可能来自海外市场,跟中国在不在通缩螺旋更没有关系。请不要误解我就是预测服装行业或耐用品需求导致通缩螺旋的反转。什么行业都有可能,完全就是蝴蝶效应,并且绝不会是等着某一只蝴蝶,而是成千上万的蝴蝶每天都在动,人纵有千手千眼也看不清其中哪些会引起旋风。过后可能有人会去总结宏观经济好转有这个原因那个原因,就像股市上的人总结趋势反转的原因一样,毫无意义。在我看来找到哪只蝴蝶扇的风根本不重要,这成千上万蝴蝶之所以必然有一些会成功反转通缩螺旋,是因为人要生活有需求,同时人有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没有人真的想把一段人生浪费在等待中。需求和能力总有互相结合的动力,通缩螺旋在这个环境中本来就是逆流而动的,螺旋越强越久阻力就越大,这个时候任何顺流而动的螺旋都有可能得到加强而做大。经济活动回到它应有的规模(也就是受限于生产力水平的规模)是自然而然的事。考虑到中国是产业齐全的发展中国家,能力和消费量本就该是年复一年增长追赶发达国家的的(比如中国羽绒服人口渗透率仅10%,日本70%),这种动力会更强。也就是达里奥动画里的“生产力枢轴”在发达国家包括90年代日本是平的,在中国是向上倾斜的,围绕这根倾斜枢轴的波动甚至可能不表现为典型的高低震荡

从长期看,需求根本不会是问题。经济体的规模只会受限于满足需求的能力,生产力才是真正的瓶颈。中国满足需求的能力如何,中美贸易战和疫情以来变得更强还是更弱,可以看一些数据:

想过舒服生活的,还有全世界的人。如果担心美国主导的“脱钩断链”会使中国制造失去传统的欧美市场从而出口受阻,可能需要多关注事情的其他一些面相:首先是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都继续增长,这是因为对欧美以外广大市场的出口激增。

其次是中国出口的结构性变化。过去世界是垂直分工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只能提供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品,几乎全部的高附加值工业品、科技产品只有欧美日韩有能力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就是你卖我拖鞋我卖你煤炭之类的,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只能从发达国家进口。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能力整体上移了,尤其中国在很多产业突破到高附加值工业品科技产品,从跟欧美互补的生态位在逐渐向跟欧美竞争的生态位转移。美国的“去全球化”及经济冷战、制裁等做法,更可能是助长而非遏制这一趋势。例如俄罗斯现在快成了中国企业的独家市场,其他发展中国家出于供应安全找备胎的考虑或者仅仅出于性价比考虑,也会乐见中国这样一个非西方的采购来源。而他们现阶段需要的各种工业品及服务,又恰恰是中国企业在国内竞争中历练出来的强项:家电、3C、电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现在又新增了汽车、电商等(东南亚三大电商中Shopee是半个中国企业,lazada被阿里控股,Tokopedia刚被TikTok控股,TikTok Shop也在高速增长。)

最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明显受阻了吗?中国占美国进口的份额减少了,谁分走了这些份额呢?墨西哥和越南。同时这些国家从中国的进口猛增。其实就是做最后组装再卖给美国,等于中国对美出口绕道套了个Made in Mexico的壳,甚至最后这个组装还是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的厂做的。例如TCL在美墨边境建厂,从华星光电进口面板,组装电视卖给美国。TCL电视在美国零售量已经排名第二,仅次于三星。美国自己尚且如此,其他西方国家更是可想而知了。正如当年拿破仑封锁欧洲大陆各“盟国”对英贸易,但因为法国工业水平并不能替代英国满足欧洲的需求,“盟国”私底下各有对策,走私猖獗,最后这个封锁政策名存实亡。

另外,中国对发达国家输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以拼多多旗下TEMU、字节旗下TikTok、Shein、米哈游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企业出海,输出的已经不是传统工业品。

上面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人真的能干、肯干,能大量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完整的工业体系、成熟的产业链、便利的基础设施、超大规模连通统一市场、工程师红利和其他各类人才储备以及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教育体系,中国获得这一套花了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其间还要有一些机遇的配合。这些“满足需求的能力”才是(10年尺度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四、 “失去的30年”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闻“失去的30年”变色时有没有想明白,日本失去的30年失去的是什么?是30年的工作、30年的产出吗?当然不是,否则我们哪儿来那么多日本数码产品,还有人要抵制日货砸日本车,那么多人去日本旅游,看日本动漫……跟中国人比,日本人过得锦衣玉食。要这些全都没有,那日本该比中国人均gdp还低了。事实是:这30年日本人均干出了远多于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到今天我们才把这个差距从几十倍缩小到一两倍。这么一比分明是“得到的30年”还差不多。经济规模根本一点不小,那失去的是什么?失去的是经济规模的增量,是增量!是增量!那么问题来了,说失去了增量,是以谁的增速为基准定义“失去”?以中国同期或者日本的过去(50~80年代)为基准?1990年日本人均gdp已经追上美国了,再每年7%增长30年?那一个日本人得干多少活?让日本人长出8只手当章鱼吗?——人只有两只手,这就是我说的“客观现实”的一部分,不管日本有没有资产负债表衰退,都不会改变,成为发达国家以后还保持之前的增速无论如何是不现实的。

所以“失去的30年”不可能以日本之前的增速为基准,顶多以美国为基准。那么以美国为基准,是只有日本失去了“如果没发生资产负债表衰退就该有的增量”吗?我们来看一下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为避开疫情影响,取了疫情前2019年的数据:

2019年数据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GDP(十亿美元)

21380

5118

3889

2851

2729

2011

14280

15-64岁人口(百万人)

215

74

54

43

42

38

981

GDP/15-64岁人口(美元/人)

99442

69162

72019

66302

64976

52921

14557

对美国的百分比

100%

70%

72%

67%

65%

53%

15%

可见,相比美国,日本和英法德意都失去了30年。与其说这是各主要发达国家失去的30年,不如说是美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30年。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跟他们满足需求的能力不相称吗?我认为基本相称。美国确实拥有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强的生产力,这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市场规模更大的先天条件。欧洲的一体化程度较高所以才搞出了空客这种能超压波音的公司,但毕竟语言、文化、法律并不统一。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扩大了大经济体的优势,美国和中国这种规模庞大的单一语言文化市场已经是互联网巨头生长的必要条件。日本本土市场规模只是稍大于欧洲各国,外部一体化市场环境差于欧洲。另外日本在信息产业败给美国,难道不是拜日本企业界的文化和生态所赐吗(或者说没有硅谷和西雅图那帮人的能力去满足这方面需求)?

说白了不如美国人会干活,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少甩锅资产负债表。相比美国少了的这部分增量蛋糕,不算冤。干活能力决定经济规模,大抵不差,“通缩螺旋”在大尺度上只是带来小小扰动。别说失去的30年,连“失去的十年”甩锅资产负债表都是过度夸张和错误归因。事实上2000年前后日本人均跟美国持平(跟干活能力不符吗?),美国真正发力是互联网革命以后的事。所有上述先天条件和文化、生态,都是我说的“客观现实”,不管有没有资产负债表衰退,都不易改变。如果有人一定要主张假如1990年没有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企业界的文化和生态就完全不是这样,微软和苹果就会诞生在日本、谢尔盖布林会移民日本而不是美国……那我也实在没什么话说了。

退一万步说,整个30年的锅都由资产负债表来背,这个锅有多大呢?比美国少30%。中国2019年是美国的15%,担心“失去的30年”是担心最后差百分之三四十追不上去吗?如果中国人均达到美国的60%(我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估计了),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2倍多(别忘了美国本身还要增长),我们现在看见的和未来出现的各大产业蛋糕肯定都要有中国企业大量参与甚至包揽,现有各行业龙头企业规模还要大幅增长,并且还要出一批新行业的龙头。

“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10 年的变革。”做投资最忌讳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战略建立在什么上面,眼球只能跟着市场关注点走,也就是别人都在关注的未来一两年的某种可能性(而且只是可能性),而看不到未来10年20年的确定性。前一节所说的中国的满足各种需求的能力在10年后会比现在更强还是更弱呢?只能是更强。更大规模和更优质素。原因很简单,中国还远不是发达国家。中国劳动人口在本国和全球产业中的配置已经充分优化了吗?他们干不了、学不会价值更高的活,发明不出更高效的干法吗?发展中国家的成长首先来自于抄作业,把现成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复制到自己的人口上;其次来自于自己的创新。中国改开以来,2000年以前基本就是在抄作业,这个过程到今天远未结束(还有大量人口没有完全被拉入现代工业文明);2000年以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和输出,并且这类创新的条件现在是越来越好。“卡脖子”对前一方面的确可算不利因素,对后一方面却是大大的利好。这一发展过程的尽头在哪里呢?前一个抄作业照搬过程,天花板就是追平发达国家。考虑后一个创新过程以及更大的人口规模,天花板可能更高。

有这样的干活能力,本国和全世界的需求来匹配这些能力才是水到渠成的事。例如以惊人速度成长为美国用户数第二电商的TEMU现在输出的是两方面能力:其一是廉价的中国小商品,可以低调理解成只是照搬西方工业化、西方技术在更多人口上简单复制;其二是TEMU这个全品类电商平台,这套商品采买和推荐的系统、营销获客、配送和售后,把美国广大普罗大众拉进共赢回环的新商业模式和执行力——绝对是让美国人大开眼界的来自大洋彼岸的新玩意儿。否则亚马逊和那么多正在被TEMU消灭的一元店怎么自己不干呢?没这个能力。

五、 不再需要那么多新房子 = 经济萎缩??

过去一个时期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举足轻重,大量劳动人口从事造房子或者房子相关产业链,那么当住房需求满足得差不多了大量的人就会失业,因为需求缺了一大块——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思维。如果觉得中国人属于买完房子就没什么消费的民族,那曾经中国人还是除了把一家人喂饱什么都不消费的民族呢,为什么不担心大家都吃饱饭了农民就会失业呢?不同发展阶段当然会有不同的需求,关键还是看有没有能力满足那些新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把房地产相关gdp减掉。下图显示了中国的新能源等产业的激增如何补偿了疫情期间房地产行业的下降。

何况中国真是住房需求满足得差不多了吗?差不多了以后不需要多少新房子了吗?显然远不是!我们看一下城市化已经完全结束、经济没有增长,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大部分是存量房的更新重建需求):直到2010年以后平均每人每年还需要新建住宅近0.7平,乘以中国人口就是每年近10亿平。2006年之前的数字则更高。考虑中国城市化、大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随着收入增长还有新购改善需求,中国未来10年需要的住宅应在百亿平米以上。房价涨跌是会对购房需求有一定影响,但是仔细看看号称房价断崖式崩溃的日本,92~97的新开工面积仍然在高位,之后也只是逐渐下阶梯。

至于市场担心的房地产上游企业,有些就更是操错了心。1.上面说了,中国未来10年需要的住宅应在百亿平米以上 2.这些行业市场分散,正在份额集中化的过程中,即使总盘子负增长龙头企业也可能是正增长 3.很多行业的产品和产能还有大量其他下游需求,不是只能供给房地产。

六、 作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前提的资产负债表,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标记方式

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现实,什么是对现实的人为标记,我们讲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找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起隐居,自己种粮自己缝衣。随着粮食产量增长,可以腾出一个人手不事耕作,专务建造。猪八戒自告奋勇干劲十足,在湖底建了一座水晶宫,快建好了发现,没有一个人愿意去住,白干!悟空和沙僧说你在岸上建个木屋不就好了吗,剩下的料该造条船,这下可好啥也没有,还食量惊人把增产的两囷粮食都吃光了!那么大家认为他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想法和打算会是什么呢?当然是:已经浪费的只能浪费了,哥几个加把劲儿接着干啊!需要什么造什么啊,种粮食、建木屋造船。而且将来有一天吃穿用都不缺了,水晶宫未必用不上。——所以说,这样的客观事实本身并不会带来衰退、消费萎缩和失业。绝不会说建了房子没人住就不干活了。

而如果事实没有任何变化,唯一不同是唐僧给大家记了个账:猪八戒负债两囷粮食,水晶宫原先当三囷粮食记,现在减记归零。好,资产负债表衰退来了,因为账本会影响人的心理和想法。猪八戒一想到这个账本就省吃俭用,孙悟空看猪八戒省着吃就怕种出粮食没人要,沙僧看孙悟空不干活就怕做衣服没人穿……

不妨设想另一种情况:粮食并没增产,猪八戒也没去建水晶宫,到年底一样是粮食吃光没木屋没船,还少建了一个(虽然其实会闲置的)水晶宫。在没有账本的世界里这只能是更差一些,而在有账本的世界里,太好了,不会资产负债表衰退了,大家加油干活。

荒谬吗?其实我觉得没那么荒谬。14亿人的社会不同于4个人的社会,必须靠账本来协作,这个账本无可避免会真实的影响人的心理和想法,注定经常让协作出些幺蛾子。但是不要忘了,只有“水晶宫闲置、没木屋没船”是客观现实,信贷、货币、资产负债表……永远不是。这套东西不过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标记方式,虽不能像软面团般任意修改,但也绝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法人为改变”。

比如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高负债企业占用了大量银行信贷,以至于其他企业个人贷不到钱,银行失去货币创造功能(这一点辜朝明没有强调,但是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日本当时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高负债的僵尸企业不花钱,而在于日本特殊的银企关系导致银行长期拖着这些坏账甚至还要给僵尸企业输血更多贷款,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受限于资本充足率要求就不放其他贷款了,央行再下调利率贷款也不会流向想花钱的企业个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本充足率要求当然就是些人为搞的标记。即便在中国真的会发生这种情况,必要时完全可以划定一批高负债企业名单,对他们的开支和贷款特殊监管,要求银行对这些不良贷款隔离管理,这部分业务不计入资本充足率计算口径,也就不影响其他正常贷款了。类似这样的思路在中国体制下具体操作办法多的是,历史上四大不良资产公司就是干这个的。这就是我说的人为标记虽不能像软面团般任意修改,但也绝不是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归根结底这套标记是为了利于大家加油干活而不是阻碍干活

到这里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条件在当前中国是很难满足的,满足了也容易被人为修改账本所打破;而单论“通缩螺旋”,前面说过了,是一种人的想法的螺旋。它们的基石都不在客观现实,而在人对现实的标记和人的主观想法判断——两者都像流沙般易变。而贝索斯说,要将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再做个类比:夏天白天长,冬天白天短是客观现实;不同地方日出时间不一样是客观现实。一天24个小时、时区、夏令时,还有每个人和每个单位的日程表……这套东西不过是人为发明的标记,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人统一作息、正常作息(即尽量在白天活动)。美国分成三个时区再加上夏令时一共6套时间,中国就一套时间,这两种标记各有各的难用,比如我到乌鲁木齐早上闹钟响了发现天是黑的——这就是人为标记对我发生真切的影响(美国那套也有幺蛾子,比如切换夏令时那天迟到人多)。那么新疆人就被人为标记坑惨了吗?并不会,他们把日程表改成了10:30上班。归根结底这套标记是为了帮人而不是坑人。北欧的高纬度居民可能会被冬天日照不足坑惨了,因为那是无法人为改变的客观现实。

七、 为什么要在宏观经济悲观时买股票

很简单,因为同样的东西,这时候要便宜得多。

巴菲特说:“你如果不准备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最好连10分钟也不要持有。”买入时就该想到这家公司一定会经历经济繁荣和萧条,并且知道公司无论在繁荣还是萧条时价值都没有变化,因为它的价值不取决于在萧条的这一两年赚不赚钱,而取决于它整个生命期产出的全部现金流贴现。既然东西没有变,在便宜时更值得买就很好理解了

何况前面反复阐述了,对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测,其实只是道出了一种短期的可能性也就是人群心理的下降螺旋。它没有道出这种基于心理的螺旋很容易反转,没有道出产生螺旋的前提条件有可能被人为改变,没有道出系统的无数输入源绝不只引发这一个正反馈螺旋……

退一步说,即使它预测的不只是一种短期的可能性,而是一种更长时间的确定性,是否现在就不该买入呢?当然不是。即使确定更长一段时间,即使确定不赚钱,公司的价值也只是相应减少一部分,因此只要当前价格被市场的悲观情绪打到远低于价值就应该果断买入。我可以举两个相仿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点:

1.造船业的公司就该在船市寒冬买入。不同于宏观经济的混沌,对造船业来说,全球船队的船龄摆在那里,两年走不出寒冬基本是可以确定的,当时预计是三五年才可能迎来复苏,根据这个决定5年后买吗?5年后就赶上近两年的一船难求、产能全部开满,订单排到2028年——这时该想的是需求不可能一直这么多,而市场给的股价是该卖出而不是买入!看到两年不会复苏、寒冬望不到头的时候恰恰是股价最低迷该买入的时期。因为全球航运需要越来越多的船是确定的、造船业份额必然向中国转移是确定的、公司在造船业保持龙头地位是确定的。

2. 2020年初新冠爆发时我们是积极买入的。当时的确没有预期疫情会持续三年,只是判断很可能会像SARS一样结束,或有可能折腾一两年。那么从后视镜看,假如当时已经能够预知疫情要折腾三年,是否就不该买入呢?一样该买入,因为市场的悲观情绪比“疫情会持续三年”这个客观判断还要夸张得多。事实上因为有三年疫情,公司的内在价值有没有(相比假如没疫情)少20%都未必,有的公司甚至可能价值更高了因为比对手更好的应对了疫情、利用疫情扩大了份额。但是市场根本都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直接就是“利空来了”不管多低的价踩踏式卖出。我们当时的买入也的确回报丰厚,净值在疫情期间大幅增长。

彼得·林奇说:“每当我对目前的大局(big picture,指宏观经济)感到忧虑和失望时,我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even bigger picture)。”“相信人们继续正常地生活,和往常一样在早晨起床穿裤子时先穿一条腿再穿另一条腿,生产裤子的公司会继续为股东赚钱;相信老企业终将丧失活力而被淘汰,沃尔玛联邦快递、苹果电脑等新的充满活力的企业将取而代之……”同样的,如果对中国的宏观形势忧虑和失望,应该想到我这篇文章说的,脱离经济实质(生产力水平)的宏观经济预测,不可能是“大局”、“大势”,只能是“小局”而且是把预测建立在流沙上的混沌随机的小局!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林奇的“更大的大局”(even bigger picture)也就是前面说的,相信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需要舒服的生活,相信中国有优秀的企业有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包括逐渐迁移升级的需求。相信这个历史进程中不会只出现一个两个黄峥张一鸣李想这样让上一代马爸爸们不安的“鲶鱼”。

如果还在担心房地产市场和资产负债表衰退,不妨考虑一下林奇书中的记述:跟在房地产市场“崩盘”后的大牛市,已经不是第1次了

“我收集了1990年秋季的一部分报刊,给各位读者重现一下当时的投资大众对于股市的态度有多么低迷,以下这些大字标题还算是比较乐观的:

“这次大裁员给专业人士打击沉重”——《华尔街日报》,10月4日

“你的工作还能保得住吗”——《新闻周刊》,11月25日

“艰难度日”——《纽约时报》,11月25日

“房地产市场崩盘”——《新闻周刊》,10月1日

“高租金使年轻人无能力租房”——《商业周刊》,10月22日

“房地产不景气严重打击房屋改建企业”——《商业周刊》,10月22日

“房地产崩溃危及金融机构”——《美国新闻》,11月12日

“3年前自东北部开始的房地产业衰退已经扩展到全国范围”——《纽约时报》,12月16日

“赤字预案提交国会结果难料,即使通过也难包治百病”——《华尔街日报》,10月1日

“不知美国经济还会衰退多久”——《华尔街日报》,12月3日

……我的投资直觉让我不禁注意到,投资者竞相疯狂抛售,使得很多股票惊人地严重低估。……所有这一切,竟然使得1991年成了最近20年来最好的大牛市。如果你稍一留意我们这些投资专家发出的悲观预言的话,你肯定会被吓得全部抛出股票了,那样你可就错失1991年这次大涨了”

重申每次市场恐慌时的观点:1.中国经济长期不可能停滞甚至掉头向下,人均至少达到日韩台水平附近 2.底在哪里不可能知道 3.市场恐慌时金子远比平时多,像前几次一样,我们一定从中大赚一把。

参考文献:

1.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历史,理论与投资现实》

2.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3. “出海”经济学

4. KKR:thoughts-from-the-road-asia

5. 奥斯曼帝国的复仇

6. 中国的大航海才刚刚开始

7. 祝宪:中国不一定要全部出口到美国

8. 网页链接{Made in Mexico真的能够成为世界厂牌吗?}

9.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绝非来自“资产负债表衰退”

10.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全部讨论

01-29 18:22

转发,写得多好。把文章中表格粘成图片

03-07 13:55

博主意思是现在房地产股票可以买了吗,很多人认为房地产都恶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