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了一圈,为什么只能选恒瑞医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7回复:66喜欢:121


$恒瑞医药(SH600276)$ $百济神州(BGNE)$ $复星医药(SH600196)$ 

小视频下面,有个来自淄博的评论说:

出去之后才发现,不是因为淄博烧烤好吃,而是别的地方的不好吃。
最近在查看不同行业内的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金额和排名情况,结果发现可能我国的很多行业,确实没钱比较弱小;或者有的企业有钱也不会做研发,比如说云南白药一年收入365个亿,但是研发费用只有3.4个亿,占比只有1%。
或许云南白药这类企业不需要研发,所以研发投入才这么少?于是我就在“同花顺iFinD”查看其他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果然呀,大家的研发投入普遍较低。医药行业里之所以持续跟踪恒瑞医药,是因为没的选。与国际大型药企相比,恒瑞医药还很弱小;但是与其他药企相比,恒瑞医药就有了相对优势。

一、医药生物企业分类

我们先看下医药行业的分类。根据申万行业分类,医药生物企业可细分为下面6个行业:
化学制药;

中药;

生物制品;

医药商业;

医疗器械;

以及医疗服务。

二、化学制药行业

⒈化学原料药行业

下表是原料药行业中研发投入金额排名前10的企业名单,这意味着2021年A股原料药企业中没有一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因为浙江医药的研发投入最多,但是只有8亿元。

新和成的研发投入为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29%,公司研发人员共有2368人,占员工总数的21.92%。

从规模上看,新和成是原料药企业里研发实力最强的企业。


从净资产收益率看,公司近年来的ROE在20%左右,不知道这是不是公司做研发投入的正反馈。

⒉化学制剂行业

恒瑞医药能够成为A股创新药企的代表,从研发投入看,它当之无愧。2021年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达到了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95%;研发人员达到了5478名,占员工总数的22.4%。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为49.75亿元,研发投入比为12.75%。

贝达药业一年研发投入不到10亿元,但是在化学制剂行业中已经排到了第10位;联系到前面我们提到国际大型药企一年研发投入接近1000亿人民币,我国药企有多弱小可想而知。

三、中药行业

研发实力最强的中药企业,可能是以岭药业?但肯定不是云南白药。2021年云南白药的研发投入只有3.3个亿,这叫人很吃惊,毕竟公司收入规模达到了364亿元,公司的研发投入比竟然不到1个百分点。难道云南白药不需要搞研发?所以公司才会把闲置资金用来买卖股票?

四、血液制品行业

A股一共5家血液制品企业,除了天坛生物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上海莱士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其他公司的研发投入都不到1亿元。难道这是一个不需要研发投入的企业?

五、疫苗行业

康希诺沃森生物康泰生物都能拿出收入的20%做研发,但是它们的研发投入金额都没能超过10亿元。这再次反映出这个行业的企业比较弱小。

六、其他生物制品行业

百济神州属于高举高打烧钱搞研发的模式,人们经常会把百济神州和恒瑞医药作比较。个人认为恒瑞医药的研发模式更加良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百济神州是恒瑞医药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这是两种研发模式的较量。

七、医疗设备行业

通过迈瑞医疗我们就能看出企业收入规模大的优势。虽然2021年公司的研发投入比只有10.79%,但是研发金额为27亿元,而排在第二位的楚天科技,其研发投入只有4.88亿元。迈瑞医疗近年来的净资产收益率在30%左右。

八、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2021年药明康德的研发投入不到10亿元,但它已经是A股研发投入最多的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了。承接医药研发项目也需要研发实力。医药研发外包只是把研发工作从制药企业身上转移到了承接研发项目的药企身上,该做的研发工作并没有减少。但是之前爆炒的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药企,它们的研发投入金额都不超过5个亿。

九、做个总结

从上述各个医药细分行业的研发投入情况,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国内药企的弱小;因为它们收入规模不大,所以没钱做研发;因为它们没钱做研发,所以它们的收入规模做不大。这几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百济神州这种高举高打的高调模式,不是每个企业都适用,因为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个烧钱的能力和机会。因此,虽然诸多艰难,个人依旧觉得恒瑞医药是最值得看好的创新药企。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04-15 16:37

别说没钱 你把每个药企的销售费用拉出来比较一下
和研发费用做一个对比
你就明白 我们的医药公司除了恒瑞 啥也不是

2023-04-16 12:08

你看看恒瑞孙飘扬复出之后买的是啥你再说恒瑞是否创新,美股万春医药,看看跌成啥样了?为何?只买三期的,不买一期和临床前的,骨子里还是仿制,仿制得再快也是仿制。最后恒瑞就是拼销售而已,国外三期临床失败的阿帕替尼国内大卖,国外副作用血管瘤被退货的PD1和PDL1国内搭售,这么多黑历史黑现在不是通过财报就能掩饰的,就这种企业明显就是伪创新,连复星医药都不如。

2023-04-15 23:05

隔行如隔山,研究太多越无知。比如白云山,云南白药,华东医药等,大商业也能算营业额?纯粹很大一部分是垫资过桥的业务,你再一算看

2023-04-15 21:09

没钱?曾经哈药集团员工每人发一件貂皮大衣,2000年初一件一万多,而同时期哈尔滨的职工一年的工资都不到五千。

2023-04-15 16:19

石药也可以看看

2023-04-17 10:23

讲的很对,不思进取,坐吃等死的医药企业都该扫进历史的垃圾箱。
中国只需要培养三五家辉瑞,默沙东,强生这样的企业就好,医疗指数能再涨十倍。

2023-04-16 12:36

2020年的时候,我们也是从财务转了一圈,觉得只有恒瑞可以投,虽然股价跌了很多。

2023-04-15 17:20

中药都是历史悠久的老品牌,所以不大需要研发费用吧,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管理层不进取,比如云南白药,在原有品牌系列产品达到行业第一了,只要维持住就可以了,但是应该开发新品类,自身有品牌溢价,可以更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形成多品牌矩阵

同时应该加大渠道建设,在渠道上白药选的是兼并收购外延式发展,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交易,我不大认同,我觉得应该加大广告费用,同时线上线下加大渠道,线上比如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线下应该和更多医院,药店合作,占领更多人的心智,不是股权投资。

2023-04-23 16:08

想当年豪森恒瑞相互勾结,把恒瑞油水足的研发成果拿到豪森牟利,这样赤裸裸偷窃散户利益的恶性事件历历在目,劣迹难以抹去……

2023-04-17 16:06

今天清仓了恒瑞,1.集采对于当前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利润影响还没结束,所以超额利润需要创新药出海,尤其出海到老美,但是目前的外部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起码信心上也不是马上能修复的。2.创新药的研发周期太长,如果按照及其临床阶段来给估值从目前看还要再等等!所以基于以上两点看今年创新药可能是结构性机会!就短期逻辑看+目前市场的资金量情况,可能短期消费和新能源更具吸引力!最后从4月末的大会看,这次的重点可能是保就业!马上就到毕业季了10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能是重中之重,那么接下来轮动的版块大概率也是围绕在解决就业人口多的行业来政策引导!这就有可能集中在基建和新能源车上,以上都是瞎猜的,瞎做的,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