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2
1,2020年我的投资收益率只有 28.08% (扣除新股)。
2,盈利最多的股票是: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
亏损最多的股票是:万科H、宁沪高速H

3,2020年我最想感谢的几位球友:
①,唐朝 他的《唐书房》gzh几乎每天必看,遇到未解问题时去书房查看历史文章,总能找到满意答案。
唐书房,就是唐朝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堂。

②,谦和屋 最近才关注到的《谦和屋说投资理财》,每天室外运动时都听他的音频。
③,终身黑白 的《唐书房》音频,也是室外运动必听的。
④,静逸投资 静逸投资的著作《投资至简》:
「 优秀企业“一般的高估”是不必卖出的,真正有吸引力的好公司数量特别少,卖掉优秀公司会面临选择平庸公司的风险。

极度高估的定义:我们对未来长达10年的增长率做出极其乐观 & 折现率做出最低的假设,股价也远远高于内在价值。

计算的合理价值是模糊的区间,一家优秀公司,后面的增长很可能超过预期,我们可能永远错失优质企业。 」

在卖出茅五泸后,对这段话有了更深的体会,2021年必须再多读几遍《投资至简》。

4,今年我的投资操作:

今年我的卖出操作非常的 “烂”:
①,虽然在三月份以100元左右的洋河股份,转换成70元左右的泸州老窖,但是下半年我在125~195之间分批卖出老窖;
②,165~220之间分批卖出五粮液
③,最近以“庚子价”~1840元卖出贵州茅台
。。。。。。

今年我犯了多动症(交易比上年频繁)和恐惧症(减仓愿意持有现金、债券基金)。

最傻的是卖出上述白酒公司的股票后,傻傻地持有现金,没有买入自选股中其它预期收益率高的股票。

今年还在18.60元卖出伟星新材、16.60元卖出浙江美大、94元卖出美的集团。。。
以至于最近几个月仓位非常低,11月和12月收益远低于沪深300指数。


我始终自我定位是为一个水平很低的防御型投资者,在上升的市场中,会满足于组合投资的一半收益;当严重下跌时,也会因损失较少而得到些许的安慰。但是我却对今年的收益率不满意。

我还是芒格那句“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 的拥趸,但同时我也笃信唐朝的那篇文章“ 那些手持现金或债券的人啊,你可知你的损失有多大”的理念。

我就是这样一个对投资一知半解的矛盾复合体。

5,虽然今年收益率很低,但是投资收益的绝对值,仅次于2019年。而且两年收益之和占据入市以来总收益很高比例。

6,在经历这么多失误后,我还是乖乖地做回一个小学生,继续诵读经典:

“你永远赚不到 “ 知行合一 ”外的钱;
不要卖出皇冠上的宝石:如果一家公司既业务明晰、又持续保持优秀,那么出售这家公司的权益显然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种类型的公司简直难以取代。

大家内心深处,将现金看成财富,股权只是获取现金的中转工具,推到尽,你想要的是“现金”;而老唐内心深处将股权视为财富,现金是获取财富的中转工具,推到尽,我想要的是“股权”。所以,朋友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可能是“找机会卖出”,而老唐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是“尽可能不卖”;
相比于现金,我更愿意持有优秀公司股权资产。
。。。。。。

全部讨论

2021-11-27 18:46

通货膨胀:

整个20世纪70年代,并持续到80年代早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报中持久的主题就是对通货膨胀的担心。

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避风港就是硬资产(如黄金、木材之类)。
不过受到芒格的影响,巴菲特产生了一种不同的观点,这也是对格雷厄姆传统方法的背离。

他用逆向思维认识到:



只有资本需求不高又能够提高价格的企业才最适合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性后果。


于是他开始投资于快速消费品品牌和媒体资产,它们都有着“特许经营权”、占据着市场的主导位置或拥有知名品牌等。

2021-01-01 08:58

讨论已被 五年翻倍9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