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及半导体装备特色企业晶盛机电研究分享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5

主要结论

1 公司是光伏及半导体设备行业的优势企业,在硅片制造装备领域优势尤其突出,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晶体加工设备、晶片加工设备及分选检测设备等销售规模处于行业龙头位置。同时,公司碳化硅、蓝宝石等半导体材料业务也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增长迅速。

2 公司踩对技术路线,有望受益光伏制造业设备更新、并且在世界其它国家开启新一轮新能源补贴下,有望受益于光伏产能出海,营收及业绩增长不一定像市场主流观点预测的那么悲观。

3 公司股票估值较低,含有预期差,有价值回归空间。

2024年6月9日,晶盛机电股价31元,静态市盈率不足10倍。市场认为光伏行业前景不明,行业公司估值普遍持续下降。但如果光伏设备不景气被证伪,存在价值回归空间。

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以及市场空间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及收入结构:

1 设备大类可分为半导体装备和光伏装备

半导体装备

公司所生产的设备主要用于半导体晶体的生长和加工,属于硅片制造环节设备,同时在部分工艺环节布局至芯片制造和封装制造端。

年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汽车和工业应用等领域的持续发展,推动半导体硅材料需求量的增加,SEMI预计半导体硅材料需求将从2024年开始反弹,增长势头将持续到2026年。半导体设备的市场需求伴随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根据SEMI预测,2023年年底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并再次呈现增长趋势,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1200亿美元以上的新高。

光伏装备

在光伏装备领域,公司产品覆盖了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为客户提供光伏整线解决方案。在硅片制造端优势尤其突出,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晶体加工设备、晶片加工设备及分选检测设备等销售规模处于行业龙头位置。同时,公司通过实现各装备间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联通,向客户提供自动化+数字化的解决方案,促进客户生产效率提升。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光伏硅片产量达到 622GW,同比增长超过 67.5%。我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并且世界光伏设备还在持续增长。

2 材料业务

公司基于多年的晶体材料生长及加工技术和工艺积累,使用自主研发的材料制备及加工设备,逐步发展了高纯石英坩埚、蓝宝石材料、碳化硅材料、以及金刚线等的材料制造。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轨道交通、航天航空、防军工等领域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 Yole 数据显示,2022 年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为 19.7 亿美元,其中导电型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为 17.9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导电型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6.9 亿美元,年化增速达到 30.12%。

3 精密零部件、售后和服务

公司还建立了以超导磁体、半导体阀门、管件、磁流体等精密零部件产品体系,以配套半导体和光伏设备所需关键零部件及需求,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公司搭建了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在客户集中的区域成立服务中心,实现售后+配件+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全方位的本地化服务,通过行业领先的专业能力和超越客户需求的服务,实现客户设备价值最大化,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附加值。

公司业务的护城河

规模、品牌、研发创新能力的综合优势

公司自创建以来,通过持续的自主技术创新,在半导体和光伏产业拥有较高的声誉。公司连续6年纳税居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首位,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晶体加工设备、晶片加工设备及分选检测设备等销售规模处于行业龙头位置,有着非常强的优势。公司的战略合作客户包括TCL 中环、有研硅、上海新昇、合晶科技、晶科、晶澳通威、天合能等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

半导体装备制造领域市场空间大,业内公司也多,但能直接挑战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多。与公司产品线有高度重叠的友商是连城数控(835368),但该公司营收规模已被远远甩在后面(另外两者技术阵营不同)。另外公司与北方华创产品也有些许重叠。相比竞争对手,公司已开辟了碳化硅蓝宝石等电子材料为第二增长极,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在先进装备领域,公司光伏装备取得了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地位,全自动单晶硅生长炉被工信部评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市占率国际领先,属于国家重点新产品;半导体大硅片设备端,公司产品在 8-12 英寸晶体生长、切片、研磨、减薄、抛光、外延等制造环节已实现全覆盖和销售,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先进材料领域,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掌握核心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公司已掌握8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和工艺并批量出货,核心参数指标达到行业一流;公司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行业领先,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另外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半导体设备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等等研究平台。截止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有效专利 914 项,其中发明专利 172 项(含国际专利 7 项)。

TCL中环(002129)坚定的战略盟友

中环是中国第一大独立硅片生产企业,另外也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N型硅片供应商。早在多年前,晶盛机电便与中环合作,共同研发下一代先进设备,技术路线深度绑定。从中环处获得需求定义与订单,产能优先供应给中环为其助力保持技术领先,两者已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依托下游资源,实现快速发展和行业口碑,这也是晶盛的独特优势。

其它看点

1 光伏产业技术趋势符合公司布局

随着P型PERC电池效率逼近理论极限且降本空间有限,具备更高转换效率以及更低衰减率的N型电池产品已获得市场青睐,N型 TOPCon 电池凭借25.5%以上的转换效率及更低的生产成本,脱颖而出成为技术主流。据InfoLink预计,2024年TOPCon电池市占率将达70%。公司已推出N型产品的第五代单晶炉,将超导磁场技术导入光伏领域,彻底打开了低氧N 型晶体生长的工艺窗口,给N型电池效率再次逼近理论极限带来可能。在电池环节开发了兼容 BC 和 TOPCon 工艺的管式 PECVD、LPCVD、扩散、退火等设备,在组件环节还强化了叠瓦组件的整线设备供应能力。

在产业创新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发展趋势下,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转换效率促使先进产能持续扩充,生产管理的高效和智能化也逐渐成为厂商高度重视的领域,通过设备及管理的数字化连接,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从而大幅降低成本。公司实现装备链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为客户提供基于差异化竞争的智能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2 国产半导体增长迅速

2024年上半年,中国本土半导体元器件产量暴力增长40%。5-8年前开始的半导体国产化战略已结出丰厚硕果。半导体第一大消费国的中国,未来不久必定会成为第一大生产国。在此背景下,世界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和设备供应商格局也会随之改变。这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机遇。

公司以“打造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先企业,发展绿色智能高科技制造产业”为使命,依托于多年来对半导体材料、技术、工艺的深刻理解,逐步确立了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双引擎的战略定位,并形成了装备+材料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掌握核心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公司已掌握行业领先的 8 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和工艺,量产碳化硅衬底核心参数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公司半导体材料收入去年增长100%以上,已成为新的增长极。

3 光伏产能出海机遇

早在2022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该法案提出计划在10年内发放7370亿美元补贴,其中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核心就是对光伏等新能源产能进行补贴,扶持本土企业,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以First Solar为例,2023年总共实现8.31亿美元的净利润,其中至少有7亿美元来自补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过去两年,已经有晶澳隆基、天合、阿特斯等企业相继宣布在美国开设光伏组件工厂,其中晶科已经在美国布局了400MW产能,规模居当地前十。

除了美国,包括欧洲、印度、巴西等主要经济体都已经认识到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兵家必争之地,并鼓励在本国建造产能。中国光伏企业在世界拥有绝对优势,光伏产能出海将是大势所趋。产能出海,设备先行,必定会带来天量设备投资,作为中国光伏体系重要的设备供应商,一定会率先受益于此次出海浪潮。

公司也表示过,基于国内发展取得的市场地位和品牌知名度,在国内光伏行业引领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大力推进国际化步伐,先后拓展了土耳其、挪威、墨西哥、越南以及美国等国际市场,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国际客户信赖,进一步强化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潜在经营风险

光伏和半导体产业周期带来盈利波动

光伏这个“新兴产业”从2020-2022年风光到2024年的惨烈变化之快,让人们清晰认识到了它是强周期行业的本质。半导体行业自然也不用多说。公司主业全部聚焦光伏和半导体,必然无法挣脱两个产业的周期——一般来讲设备厂商通常在生产商赚的盆满钵满扩产的时候才会接到大量订单,公司的订单周期波动早晚会到来。

不过,向好看这两个行业的市场需求都是螺旋上升的,虽有风雨,但“过剩产能”过几年都会消化。另外两者周期时间并不同步,会相互抵消一些影响。

技术变革风险

比如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很快,从晶硅薄膜路线之争、单晶多晶之争、P型N型之争等等,光伏技术路线受成本、转化效率、厂家技术联盟等等各种因素影响,不好进行长期预测,企业的长期经营风险必然受到影响。所以要考虑风险溢价。

再比如包括钙钛矿电池、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等新起技术,会对整个太阳能、半导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降维打击,也需要时刻关注。

海外市场拓展及经营风险

中国光伏产业的未来在产能出海,那么现有地缘竞争格局一定会随之改变。在产能出海过程中,公司能否保持优势、符合当地政策文化等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晶盛机电(SZ300316)$ $北方华创(SZ002371)$

全部讨论

06-10 21:44

曾经服务过的客户,最优秀的半导体及光伏设备制造商。未来市值应该向北方华创看齐。最大的风险是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