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4喜欢:0
$贝达药业(SZ300558)$ 从0到1看研发技术创新速度,从1到N看商业化能力,商业模式,规模化,但是从N到N+1很难,贝达前两段做的非常优秀,但是创始人谜之的自信,对成功路径的依赖,以为以往的成功是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其实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得一提,天赋在运气面前微乎其微,当全国人民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时候,贝达应该是完美错过了。从第一个凯美纳到现在,内部创新都是表演式的创新,走到NDA的一个都没有,现在开始收缩早期研发晚了一点,明时正位,企业不可能对抗趋势,一旦错过了调整的那个时间节点,从主动到被动,那就是泰极丕来了。

全部讨论

04-01 10:32

其实从贝达的管线立项历程来看,贝达很早就意识到国际化和三代药的重要性。恩沙,129,eyepoint,C4,这几个BD不但买了美国药企的产品,还入股了企业,目前来看,疗效都还不错。相比于很多国内企业后知后觉引入管线,贝达这方面可以说是眼光超前。
三代药的问题,这个可能还是研发的积淀不够,或者对自己的研发能力过于自信,没有fast follow奥西替尼,否则以贝达的能力不至于自己的三代药会难产,最后只能选择益方生物。这方面其实也没问题,只能说早点放弃自己的管线,和益方合作会更好一些,但人都会有路径依赖,马后炮没啥意思。
生物药对贝达来说倒不是个大问题,毕竟PD-1也太卷了,而且研发生物药的风险太大。但贝达没和国内主流的生物药厂商合作过,国外大厂也没有,可见老丁这个人内心还是有点自己的骄傲。。。

03-31 18:54

创始人需要时常觉察、时常内省,他是企业的价值观所在,战略取舍和方向的关键,引领内部创新,他需要All In。
周国平写过这样一段话:“人生有三
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企业往往像人生一样,贝达需要接受这一点,试着去改变这一点。五个新药,四个是BD进来的,关键是除了恩莎有一些些量,其他项目BD成功与否不敢苟同。曾几何时,贝达怎样觉得艾力斯不堪入目,舍弃贝达去艾力斯的那帮人感觉就是弃子一般,创始人老杜只是一个包工头而已(这里插一句伏美替尼的故事,当初艾力斯首席科学家郭总因病去世,老杜当机立断把第一个项目卖给了信立泰,拿着这笔钱和研发团队说,我们努力再花五年时间,大家一起再做一个新药,做不出来大家一起滚蛋,这就是创始人的All In),论学历履历那贝达是遥遥领先,但今时今日聚光灯下站的又是谁?人只有具备实力的时候才可以去谦逊,感恩和善良,贝达在最辉煌的时候忙着贝达三剑客的内斗不止,何曾谦逊,感恩过?估计故事才刚刚开始。

03-31 16:55

5个销售+1个准NDA+1个准出海,这个成绩不算出色,但也绝对不是失败。梦工场和产业基金孵化成果、BD没去统计,人家还是做了不少事的,至少会活下去了吧。在这块土壞,如果全力去搏创新,往往死得更快。

讨论已被 刘万北BE-VALUE 删除

03-31 17:40

6-9个月后,你们的对错明了了

图片评论

04-01 14:05

呵呵 2020年套牢的一批人 投资很帅 一批人还在雪球吹呢! 这轮新牛市结束 他们也解不了套!呵呵,脑子就这点智商!怪谁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