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会举牌招行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88喜欢:64

上周有个粉丝在论坛问我:谷大,你觉得平安集团会举牌招行吗?我看平安买了农行和邮储的A股,没道理不买招行。

今天,我就谈谈我的看法。我很理解那位粉丝提问的出发点,主要是近期的2条消息:一个是平安集团重新在港股扫货招商银行H股;一个是平安集团大举买入农行邮储银行的A股。我们先来看看这两条信息:

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10月24日在场内增持665.35万股招商银行H股股份,增持完成后,平安人寿持有的招行H股数量增至8.27亿股,占该行H股总数突破18%,占该行总股本的3.28%。

这已经是中国平安在10月份的第二次披露增持招行港股,上一次是10月10日,平安人寿在场内增持298.9万股招商银行H股,增持完成后,平安人寿持有的招行H股数量增至7.81亿股,占H股比例达17%。

在仅仅10个交易日内,中国平安持有的招行港股就增加4600万股,按照那段时间招行港股的走势看,估计增持成本在48港元左右。中国平安在10个交易日掏了22亿港币扫货招行港股。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曾经大力增持招行港股。今年1月10日中国平安首次触及招行港股5%的举牌线,到7月初达到16%的持股比例,用了6个月增持了超过5亿股招行H股,耗资超过200亿港币。分红后,中国平安休息了3个月,这期间招行的股价持续回调。到10月初见到阶段低点后,中国平安重新开始大力扫货招行港股的筹码。

当时不止一个粉丝问我,为啥平安只买港股不买招行A股?明明招行A股比招行港股要便宜。当时我的统一回复是:你们怎么知道平安没有买招行A股?只不过A股的披露要求比较高,平安并未披露自己的持仓而已。

随着3季报的披露,我的说法得到了一些侧面证实。在农行和邮储的三季报中,中国平安首次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根据农行三季报披露,中国平安人寿持有农行A股49.13亿股占总股本的1.4%。而在农行的中报里,中国平安没有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当时排名第十的中维资本持有7.56亿股。也就是说中国平安在第三季度至少增持了41.57亿股,耗资超过300亿人民币。

邮储的情况和农行类似,三季报中国平安人寿以23.82亿股持仓冲进前十位列第五大股东,占总股本比例1.98%。邮储中报时,平安还没上榜,也就是说中国平安在第三季度至少增持了超过21亿股邮储银行A股,耗资超过110亿人民币。

中国平安此次三季报现身农行和邮储的前十大股东列表可以间接说明3件事:1,中国平安并非只买港股内银股;2,平安买银行股并不完全为了吃股息;3,平安在港股和A股的操作风格和节奏不同。

过去总有人问为啥平安只买港股内银股。当时,有人给出的解释是港股内银股估值更低,分红率更高。表面上看确实如此,绝大多数内银股比A股对应银行便宜20%-30%。但是,一碰到招行就变特例了。因为招行最近两年多数时间是A股比港股便宜。如果,只是考虑便宜的因素是无法解释中国平安在港股大买招行而在A股按兵不动了。

再来看吃股息的说法,目前农行的股息率只有3%左右,远低于多数其他银行股,比如:招行,兴业等股份行都在4.5%左右。如果单纯为了吃股息,那么中国平安不应该大举增持农行A股。

个人理解,平安大举买入农行A股应该和国有资产重估这件事情相关,而不是简单考虑股息。之前的专栏多次提到过,国有资产重估是未来国家必然推动的一项长期战略,也是这轮长牛的两条主线之一。平安积极参与其中,目的不言自明。可能有人会说,平安又不是央国企,为啥会帮着推动国有资产重估?我觉得当一家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某细分市场领域的老大时,它是不是央国企已经不重要了。说不定不是国企反而会更积极。

平安先港股后A股的操盘顺序很有可能和两地市场自身的特质有关。香港市场是较为成熟的机构市场,市场以机构博弈为主。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内银股,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的股本多数在A股,港股的股份占比较低。唯一的例外是建设银行,因为建设银行是最先在海外IPO的国有大行,其主要股本在港股。再加上港股的信息披露要求更高(超过5%,每变动整数百分比就需要披露,比如持股从5.03%降到4.98%,由于跨越了5%整数关口所以就要披露)。

正是由于港股流动筹码少,机构博弈更剧烈,信息披露更透明。所以,平安建仓内银股需要细水长流慢慢增持。反观A股这边筹码多,散户多,信息披露要求低,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突击建仓、集中建仓。

所以,我认为平安在银行股的增持属于推动国有资产重估中的一个环节或者顺势而为。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它采取了先港股后A股,先缓慢建仓再突击建仓的策略。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凡是在港股重仓持有的标的,未来平安在A股也会大力买入。而且买入的动作可能更集中,短期力度更强。

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在10月份农行和邮储都走出了相对板块更强势的走势。农行更是从9月底开始走出了14连阳的强劲走势。很显然,这走势应该也是中国平安推动的。也就是说在持仓将要被披露前,中国平安做了一波拉抬股价脱离成本区的动作。

招行的情况和农行,邮储比有个比较大的不同,就是在平安在招行A股进入前十大股东之前,其持仓会先触发5%持股比例的举牌线。按照三季报披露,招行第十大股东是中国证金公司持有5.24亿股。按照最新的公告,中国平安目前持有8.27亿股招行港股。招行总股本252.2亿股,5%的举牌线是持有12.61亿股。扣除平安持有的8.27亿股招行港股后,只要中国平安持有招行A股超过4.34亿股就会触发5%的举牌披露线。

按照《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书面报告并公告。

根据中国平安在港股持有内银股的市值比较,平安持有内银市值最多的是工行港股,其次就是招行港股。按照中国相关法规规定,对于商业银行只能2参1控。中国平安目前控股了平安银行,如果未来参股2家大概率就是工行和招行。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平安有可能举牌招行吗?我只能说有一定概率。如果中国平安未来真的举牌招行,大概率举牌后的2个交易日会有比较激烈的拉高脱离成本区的动作。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精彩讨论

ice_招行谷子地11-05 19:56

大家都低估了平安增持招行的决心。今天群里还有人说估计持股比例已经到18.5%了,结果$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ice_招行谷子地11-06 08:42

所以,能不能成牛股短期主要看资金

ice_招行谷子地11-05 09:07

我没说过平安没买招行A股,恰恰相反我知道平安持有招行A股。

ice_招行谷子地11-05 20:20

农行三季报前,大家也认为平安不会买农行A股。

全部讨论

我记得今年年初时,证监会方面说“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不知道还作不作数;如果作数的话,平安就应该更多买招行的A股,因为新增保费的30%投A股,则只剩70%会投港股、以及债券等其他资产,而保险公司应该还是会配置至少一半的债券的,否则资产公允价值的波动可能过大,那么港股可能最多也就配20%,也即A股配置应该比港股更多才对,或许它真的买招行A股比港股更多(毕竟A股更便宜),只是因为信息披露原因而暂时看不到?

现在买招行是个好的选择,公募跑路,收集股权太容易。

关键看股息率。
如果股息率能覆盖保单成本后还赚钱,那即便到了 5% 也还得买。不然的话,那么多资产去哪里配置呢?所以,举牌就举牌喽。
对新保单,尤其对客户说的收益率已经低到 1.5% 的新保单,估计银行股股息率只要在 3.5% 以上都可以买。但对旧的那些寿险保单,股息率低于 3.5% 基本就没赚了。
所以,对股息率已经低于 3% 的农行,如果平安还在买,这个我承认自己看不懂了。

11-05 09:16

$中国平安(SH601318)$ 持有银行股已经差不多4000亿了!
$招商银行(03968)$ 约420,农行390+330,邮储180+140,汇丰1650,工行900
再加上$平安银行(SZ000001)$ 1300
已经差不多5300亿了

11-05 10:12

学习啦

11-07 20:11

关于两参一控,《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说的是两参或一控,我昨天的理解也有偏差。
第十四条 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根据国务院授权持有商业银行股权的投资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主体入股商业银行,以及投资人经银监会批准并购重组高风险商业银行,不受本条前款规定限制。
第九条 商业银行、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加强对商业银行主要股东的管理。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是指持有或控制商业银行百分之五以上股份或表决权,或持有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
前款中的“重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向商业银行派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决策以及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认定的其他情形。

平安增持招行h股至19.01%!

11-05 09:00

我直接买平安。。。

财报只能看到十大股东,你怎么知道平安没有买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