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单守望者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24
第一,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他们用这笔钱改善当前生活质量更重要。第二,对高收入人群而言,他们的养老保险有很大部分会拿去统筹,实际计算个人养老保险的钱低于缴纳的钱。第三,随着老龄化严重,退休金的收入替代比越来越低,大家也就对交养老保险没啥兴趣了

热门回复

首先这里讨论的养老保险,不是所有社保。就像我评论的,收入低的普通人希望增加当前能用的收入,现在每周多吃一些好吃的,比30、40年后能拿多少钱(由于缴纳基数低,退休金数额也不一定有吸引力)更实在。对于收入高的普通人,我记得没错的话,缴纳的社保60%会拿去统筹,也就是用于拉平贫富差距,其实是不划算的。用这笔钱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也许收益也不错。关键是不用等到65岁才能支配

也有很多的无奈吧,咱们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人连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

2023-04-13 08:29

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你有啥可以替代社保的?

厚积勃发,后发制人[大笑]

2023-04-13 16:59

俺不是,俺小时候就不好好读书,初中毕业就混社会了。后来自考出来,才混个温饱而已。出生地还可以,不然也就一无是处了。自律性差,多向各位学习。实事求是!

[害羞][害羞][害羞]咱两都属于自驱力比较强的[大笑]

2023-04-13 16:55

你已经很优秀了!

第一,我承认读书很有用,我自己就是25年前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就像你说的一代代在上升。但是有一个统计数据,像TOP2、C9、985等学校的录取生源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占比是下降很明显的。所以通过现在读书改变命运有可能,但概率确实在降低。
第二、医生和护士这两个职业非常辛苦,也很崇高。但一线城市护士的平均收入水平想要在当地买房,靠自己的话可能性太低了。至于一线城市好的三甲医院的医生收入确实可观,但是竞争激烈程度比考清华北大也差不了太多。也是一个概率问题。
第三,其实去发达地区打工回老家买房是相对成功概率比较大的,但是对于阶层的提升作用可能不会太明显。前几年有一个北大的博士写了一篇关于山西某县的阶层固化问题,当地最好的资源和职位被200个左右家族长期垄断,想要进去也是不太容易。
当然了,其实我自己也是乐观的人,我相信人通过努力绝对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不能把命运不好的结果直接判定为个人不努力。
纯理性探讨阿[笑]

2023-04-13 13:40

第一,读书,普通家庭选医生护士。在一线买房(远一点,小一点可以的)
第二,去发达地区打工,存钱回省城买房。

那么这代的任务就完成了,设共同目标,靠一代代努力,可以的。

2023-04-13 10:55

低收入人群--除了生活必须,比如房子,饮食(但不是瞎吃)和必须的衣物。其他不必去享受,如去了,那么无法跨越阶层就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