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96喜欢:38

翻了几年京沪高铁财报,结论是这是一家大概率越来越好的公司,财务模型有点像长江电力。随着现金不断流入,负债越来越少,财务支出越来越少,资产结构会不断变好,最后会被自由现金流“淹没”。但是,变好的速度和程度不好量化,合适的买入时机不好把握。大家怎么看?

$京沪高铁(SH601816)$

精彩讨论

洼则盈05-04 11:39

就是大秦铁路的路径嘛,资产负债表修复和资产负债表稀释交替进行,赚的钱都用来收购穷亲戚的破烂资产了,不像长电那样收购的也是质量差不多一样高好的资产。

周期周期05-04 11:43

这种就是为了做融资平台上市,把负担或者说脏活累活留在非上市的铁路局的结果
举个例子,那么大的收入刚上市的时候只有67个职工,每年大量的关联交易,活都是铁路局在干,基本没有业务独立性
最应该分析的是铁总对他的战略定位和规划,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未来的指引意义有限

MY1986S05-04 11:31

这是融资平台,业绩、负债等一旦好转,还会收购其它资产

顿牛05-04 14:46

球友们不看好沪深高铁的理由主要是一点:上市公司可能作为国铁集团的融资平台,赚了钱不分给股东,而是不断地扩大规模,难免买一些盈利能力不理想(甚至为了ZZ任务而买)的垃圾资产。我谈一点不同看法:
这些只是猜测,并非必然。虽然不乏央企扩张失败的案例,也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长江电力、陕西煤业、中远海控的重组和对外投资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不同历史阶段国企的使命也不同,地产降温后,ZF资金来源吃紧,各级国企要担负起赚钱养家的重任。高铁终归是一门垄断生意,整体上没有长期亏钱的道理和必要,我认为京沪高铁未来大概率会稳定盈利,无非是回报率像大秦铁路还是长江电力,还需要再看看。

彩虹投资05-04 10:21

没算上职工成本,把他职工成本一算,还有退休的职工,你会吃惊的,再把附属企业算一下,你更会吃惊的。

全部讨论

05-04 11:25

这公司业务非常缺乏独立性,不宜过度分析

05-04 10:20

可能以后会被迫收一些垃圾资产

05-04 11:25

本质上第二个大秦铁路

05-05 23:11

高铁票价调整涨价线路仅四条,比海运所有航线普涨影响更小,涨价幅度仅20%小于海运价格上涨幅度,海运多条航线运价同比上涨两倍以上,涨价时间滞后海运价格上涨,海运价从去年10月中旬开涨,今年二季度再次大幅上涨,海运涨价更具爆发力。$京沪高铁(SH601816)$ $中远海控(SH601919)$ $中兴通讯(SZ000063)$
网页链接高铁票价与海运价格双涨,中远海控相对京沪高铁业绩增长更具确定性

和大秦铁路一样,收购几个效率低的资产就会变得平庸

05-04 19:43

@剑王子123 开始有大V推了。

05-04 11:51

参照大秦铁路

05-04 11:10

按理说这个高铁运营线路并不需要上市,但它却上市了,上市好像还是为了买一个不赚钱的资产。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类似的操作,定期发债,融资买其他铁路资产。
不过看它现在还回购了,就是现在不需要承担什么资产购买任务。
以后会不会也不太好说。
大秦铁路好像就是个这样的产品

05-04 13:25

京沪高铁绝对算国内非常优质的资产,提高票价的可能性比长电提高水电上网价肯定要高,利率逐渐走低也是挺有利降低财务费用,就是怕铁总往里面装垃圾资产

05-04 11:58

国家不知道这条线路赚钱吗?那为什么要上市呢,就是赚到的钱再继续支撑国家的铁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