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ETF互联互通落地一周年 外资积极布局中国资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7月4日,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迎来开闸一周年。一年中,ETF互联互通名单持续扩容,交易热度稳步攀升。

机构人士指出,ETF互联互通机制为港股市场带来了增量流动性,提高港股市场的吸引力有助于境外资金布局中国资产,坚定投资中国的信心。

交易金额稳步攀升

7月4日,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已经平稳运行一周年。一年来,ETF互联互通名单持续扩容。纳入ETF互联互通标的从最初的87只扩容至103只,其中沪股通ETF数量达60只,深股通ETF数量达37只,港股通ETF数量达到6只。

与此同时,ETF互联互通交易额在一年间稳步攀升。2023年6月,北向资金通过ETF互联互通交易总额达136.12亿元,相较于开通首月不足4亿元的单月交易额大幅上涨,南向资金的最新月度交易额也从首月的39.71亿元上升至853.88亿元。

其中,2022年11月中国经济逐步复苏,资金出现大幅流入。光大证券数据显示,以港股通ETF中南向资金持有占比最高的$南方恒生科技(03033)$为例,2022年11月南向资金流入该产品趋势明显,南向资金持有市值在2022年10月24日至2022年11月15日的区间内快速增长35.52亿元。

截至今年6月30日,北向资金通过互联互通机制累计买卖ETF总额达486亿元,南向资金累计买卖总额达3325.49亿元。

提供更多投资选择

ETF互联互通开闸一年以来,正在为境内外投资人提供更多投资选择。从流入方向来看,北向资金对A股宽基ETF以及半导体、芯片等行业板块ETF关注度较高。“ETF互联互通开闸以来运行平稳,所以国际资金会选择ETF来布局A股。”南方东英CEO丁晨说。

南向资金则重点流向了港股科技板块。南方东英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南向资金对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的持有量占到整体存量规模的73%,并且持仓相对稳定。

“我们和内地机构交流了解到,南向资金对于恒生科技的配置需求较高。”丁晨表示,对于港股市场来说,内地资金量巨大,有很大的潜力和配置需求。在ETF互联互通下,更多的内地机构配置港股通ETF,积极参与交易活动,为港股带来增量流动性。“境外投资人投资中国,很多都是以香港作为第一站,提高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境外资金布局中国资产,坚定投资中国的信心。”

丁晨表示,希望未来能够扩大ETF产品参与ETF互联互通的范围,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看好中国投资机会

近期境外投资者纷纷进入中国在岸市场,从中寻找潜在投资机会。数据显示,2023年初至6月30日,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净流入A股的金额超过2022年全年净流入总额。

展望后市,中国经济的韧性令外资期待。富达国际全球首席投资官Andrew McCaffery表示:“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可能后来居上,目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入市时机。”

此外,中国经济复苏也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威灵顿投资管理宏观策略师Santiago Millán表示,受中国经济复苏推动,亚洲今明两年可能会实现世界范围内最强劲的增长。威灵顿投资管理宏观团队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向好,经济指标和盈利都将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国证券报2023年7月4日报道《ETF互联互通落地一周年 外资积极布局中国资产》作者 葛瑶 赵若帆

免责声明:本转载文章已经获得原作者授权许可。本转载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并不代表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南方东英」)的立场或观点,不构成在任何国家或地区向任何人士或实体作广告、宣传、或买卖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意见、要约、要约招揽、邀请、推荐、建议、游说或承诺。南方东英不对本转载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间性、完整性或合理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会承担读者信赖或使用本转载文章时所引致的任何责任。读者需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本转载文章无意分发给任何司法管辖区或国家或地区的任何个人或实体或供其使用,如果此类分发或使用会违反法律或法规。文章内容代表原作者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资涉及风险。基金的未来业绩及资本值并没有保证。过往的业绩资料并不预示未来的业绩表现。投资产品的价值可升亦可跌。南方东英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应索取及阅读有关投资产品的招募说明书(包括风险揭示)。投资者不应仅依赖本转载文章作出投资决定。在使用本转载文章前,投资者应该细阅有关基金的销售文件,包括风险揭示。根据个人财务状况,确定任何投资,证券或策略是否合适阁下,如有需要,投资者应咨询专业意见。

$南方恒指ETF(0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