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公募基金从香港走向世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基金行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香港一直是公募基金出海的“桥头堡”。今年是公募基金行业25周年,公募基金出海15周年。在“一国两制”优势下,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定位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幅提升。

机构人士认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须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未来,香港将继续保持全球金融中心、资管中心及人民币离岸中心三大“中心”角色,以“创新”、“稳健”和“开放”的姿态挺进新时代。

公募基金从香港走向世界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与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2008年,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南方东英)在香港成立,南方基金成为首家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公募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自此扬帆出海。

15年来,中资资管机构从最初的寻觅发展道路、努力站稳脚跟,到近年来致力深耕细分业务条线、紧抓发展机遇,不断成长进步。目前已有超过20家公募在香港设立了资产管理机构。

中资机构产品发展很快。南方东英旗下的ETF产品在2017年底时还只有16只,如今已在香港布局超过40只,覆盖港股、A股、主题、固收、货币、商品等资产类别,还包括另类的“杠杆/反向”产品,力求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都能让投资者找到适合的资产配置工具。数据显示,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南方恒生科技(03033)$ 的规模已达到200亿港元。截至2022年底,南方东英管理资产规模986亿港币,较2017年底增长了145%。

中资公司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发展与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推进一脉相承。

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区景麟表示,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合作日趋深化,“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及“ETF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已经成为海外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的首选平台。

2018年,南方东英在新加坡设立了首个海外子公司,发行新加坡最大的纯中国国债指数ETF之一,并继续部署亚太相关资产ETF产品。

香港赋能公募基金国际化实力

受访机构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在人才、法制、资本等方面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下,香港背靠祖国,面向全球市场,作为基金出海的桥头堡,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了解,南方东英在港发展15年,逐步建立了围绕ETF产品的生态系统,与一级市场的参与交易商、二级市场的券商、线上和线下的市场营销和广告等相关合作方建立了融洽的合作关系。这些经验对南方东英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

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设的一部分

香港在赋能内地资管机构走出去的同时,依托“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也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公募基金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南方东英指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托大湾区优秀的人才储备、便利的沟通机制和各项政策支持,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又将如虎添翼。

区景麟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与前海管理局2022年9月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为香港私募基金提供便利及优惠政策,旨在吸引有意投资于内地的私募及创投市场基金以香港为大本营,推动发展深港风投创投联动机制。最近,内地公布了“横琴金融30条”及“前海金融30条”等政策,扩大港澳金融开放,允许前海合作区内的金融机构进行跨境证券投资等业务,这也是内地首次允许开展跨境证券投资试点,相关领域得到极大提振。

区景麟指出,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拓宽、扩容互联互通计划,进一步深化两地资本市场的互动和融合。最新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提及加强市场互联互通安排、增加产品种类、研究在港发行国债期货等措施,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内地和国际市场之间独特中介的地位,让香港能够为内地经济“双循环”发挥所长。

持之以恒全面提升服务

中资机构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展望未来,面对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与国际金融巨头的竞争还要面临很多挑战,可谓“道阻且长”。受访机构表示,未来将更多关注“全球标准”、“当地监管法规”和文化差异及品牌建设。

南方东英表示,中资机构耕耘海外市场的时间尚短,与欧美“百年老店”相比在品牌影响力上有很大差距,需要持之以恒地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创新、稳健、开放,助力香港继续保持三大“中心”地位

展望未来,受访机构及人士认为,香港将继续保持全球金融中心、资管中心及人民币离岸中心三大“中心”地位,“创新”、“稳健”和“开放”则是推进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全球金融中心无疑将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新阶段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助力。

南方东英认为,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拓性的国际视野,一直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名片。近年来,香港在绿色金融、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有目共睹,成为吸引全球金融创新人才和资金的重要方向。未来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会继续引领全球金融创新发展。

其次,就夯实人民币离岸中心而言,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无论是结算、投资还是储备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话语权都得到稳步提升。随着人民币计价投资基金产品、ETF的不断扩容,香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第三,香港作为大湾区中开放水平最高、金融环境最为国际化的城市,将在积极支持区域内金融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推动者,香港可利用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促成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第四,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香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节点,利用高度的金融开放优势,可以发挥资本项下国际项目投融资,在服务支持和经贸交流合作等方面起到互惠共赢的作用。

区景麟认为,未来数年,相信金融科技将为不同范畴带来变革,带动数字化经济高质量转型。“特区政府在2022年12月公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未来五至十年期创科发展路径和战略。在向国际创科中心目标推进的过程中,香港可以积极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资金池’双向角色,为初创和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带动更多经济及产业的发展。其中有许多创新项目与金融业息息相关,包括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虚拟资产、AI人工智能等。”

$恒生科技ETF(SH513130)$ $亚太低碳ETF(SZ159687)$ 

本文节选自中国基金报2023年3月6日报道《公募基金从香港走向世界!》 作者 郭玟君 叶诗婕

#QDII基金投资指南# 

免责声明

本转载文章已经获得原作者授权许可。所转载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文章内容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立场,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