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58喜欢:56

在我的体系里,赚钱靠四个部分:股息分红;货币贬值加通胀带来股价长期上涨;日内做T,仓位低增高减带来的波动收益;打新带来的无风险收益。但随着自己总体市值的扩大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最后一个打新收益现在基本为零。好好的四轮小轿车变成了三轮摩托。在剩下的三条里,股息分红及波动收益确定为正,但两者相加也不太可能超过10%。收益最大的来源还是股价上涨,只要公司在平均线以上,长期股价一定上涨,但具体到某一年,长期的正面因素不足以覆盖短期的负面因素就会表现为股价下跌。

三个都贡献正收益当然很爽,但今年的情况是我五个最重仓股票(占比近九成)有三个爆了雷。从年初算,五个重仓四个下跌,到现在还有10%出头收益的原因除了唯一一个上涨重仓股的贡献,更因为在波动的过程中动态加减仓。股价大涨的时候谁都能赚钱,在股价不涨的时候还能赚钱才是能在这个市场一直苟下去的真义。

精彩讨论

千帆逐云05-10 15:50

在我看来日内交易没啥要领,只要有波动就能挣钱。而波动是必然发生的。
之前也说过一次,在我的估值评价体系里面,每一个股有一个合理区间,下面低估,上面高估。当处于低估范围时,先买后卖。当处于高估区间时,先卖后买。合理区间看感觉。因为在低估区间,愿意持有,甚至有加仓意愿,所以买了卖不出也没问题。高估区间有减仓意愿,卖了买不回也行。
在我看来做T几乎是无脑的,核心还是对个股合理价值的判断。这个一旦错了,是南辕北辙,做T越多死得越快。

千帆逐云05-15 10:36

接着这个帖说说,这四点里面前有人只抓前两点,是“死多头”,有人只抓后两点,是“死空头”。死多头核心逻辑相信市场是正和的,做增量。死空头则相信市场是零和的,做差价。
在我这么多年的投资经历中,这两种方法论的高手都有,都赚钱。但被股价波动牵着两边横跳的“滑头”却鲜有挣大钱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死多头像是开船去深海打大鱼的人,一路上历经风雨,险象环生,很久没收获,但能熬到最后可能收获颇丰。死空头像是在岸边钓鱼的人,不求多少,有就行。风险比前者小了非常多,但累计收获比前者也要少。滑头呢,没坚定的想法,看钓鱼风险小,喜欢。看深海捞鱼收获多也喜欢。两种方法的好处都想要,但最后常常相反,两种的苦都吃了。

千帆逐云05-15 10:40

我是那种:坐船去深海,但是一路上海钓的人

千帆逐云05-10 22:44

那就全凭感觉,无法细说。不同的股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只举一例:持仓股票头晚上发生了利空(年报暴雷),第二天一定会跌,但是跌多少未知。我会根据自己对利空的评估,预测一个第二天收盘合理跌幅。开盘高于这个先卖后买,开盘低于这个先买后卖。第二天盘中又有盘中的变化,那就要随机应变。就像第一句说的,全凭感觉,只能意会。

千帆逐云05-15 10:52

不认同你的观点,死空头里一样有特别牛的高手。讲个我知道的,有人类似秃鹫,可能在他的体系里大盘连续下跌10天才值得出手,才有胜率。一两年可能都不见得等到一次交易机会。但只要出现了这种机会,他敢超级大仓位上,满仓满杠杆。反弹10%-20%,他赚30%+,卖出,等下一次机会。没机会钱就放在银行老实吃息。长期下来,看收益可能并不爆炸,但算夏普之类的指标则高得离谱。

全部讨论

接着这个帖说说,这四点里面前有人只抓前两点,是“死多头”,有人只抓后两点,是“死空头”。死多头核心逻辑相信市场是正和的,做增量。死空头则相信市场是零和的,做差价。
在我这么多年的投资经历中,这两种方法论的高手都有,都赚钱。但被股价波动牵着两边横跳的“滑头”却鲜有挣大钱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死多头像是开船去深海打大鱼的人,一路上历经风雨,险象环生,很久没收获,但能熬到最后可能收获颇丰。死空头像是在岸边钓鱼的人,不求多少,有就行。风险比前者小了非常多,但累计收获比前者也要少。滑头呢,没坚定的想法,看钓鱼风险小,喜欢。看深海捞鱼收获多也喜欢。两种方法的好处都想要,但最后常常相反,两种的苦都吃了。

我也是差不多的思路,但是日内交易成功率太低,能不能请您指点几句日内交易的要领?

05-12 15:02

老哥,能聊聊每个部分这些年的收益率吗?我自认没有赚第三四部分的能力,那我如果老老实实趴在您的股票池里长线吃息复投,能有多少的收益率?

05-10 14:53

做T的有高手,基本面分析的有高手,把这两者结合的如此完美的,应该不多。

05-10 14:51

前辈,日线级别的波段是不是比日内T成功率更高啊,当然,周线级别的波段成功率更高,但是就有点闷了,几个月操作不了几次。

05-10 14:47

现在怎么这么集中了

05-10 14:45

05-10 14:56

向大佬学习!

05-11 09:06

千帆兄的体系很好 本人就是少了一个做T的能力 其它三种是一样的

05-10 17:31

好文先转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