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相信预测,遇到亏损就会死扛。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什么是高,什么是低?每个人都知道那句老话“低买高卖”。这句话很有道理——就像走进一个商店,看看什么东西便宜。但是,低买和高卖对于现在的股价毫无作用。现在价格比原来或高或低,对于预测其明天的走势毫无帮助。

大多数时候,股市中金钱损失的原因不是市盈率过高,而是因为净利润增长没有达到预期,也就是说,公司的增长潜力被误判了。最完美的情况是找到一个生产产品的公司,其增长前景支撑了高市盈率,——其可持续的成长时间越长越好。成长股投资,最重要的是业绩成长。如果成长被证伪,股价将暴跌。

如果一个公司可以实现稳健的净利润增长,其速度与股价升高速度相近甚至更快,一开始的高价格就会被证明其实很合理甚至很便宜。

股价大涨,市盈率反而越来越低,说明净利润增幅大于股价的涨幅。如果大众对未来预期很高,股价涨幅一般会大于净利润增幅。这种净利润增幅大于股价涨幅的情况,只能说明大众对未来预期不高,他们感觉这种高速的业绩增长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所以给的估值就不高。

很多人疑惑,他们认为进行交易的是公司自己,我们交易、拥有或者投资的那张纸是某种权利,就像优惠券一样给你折扣,或者一种可以让你有一砖一瓦的拥有权。这是不对的。最终,它们只是简单的几张纸,可以供你买卖,或者让有更多资本的人操作涨跌……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只是让股价涨跌的一部分因素。

牛市的产生,是大众对利润的贪婪和踏空的恐惧,双重推动起来的。趋势跟踪策略,就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没有人性,也就没有趋势。

我很难找出一个指标,可以把新手和老手完美区分开。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和身边新手的思维和操作逻辑没多大差别时,你肯定还不是老手。长期满仓的就是新手,长期空仓的是老手。不错的指标。特别是对趋势交易来说。

与公众的想法相反,股票市场不是建立在客观的、用数学中所说的如市盈率或市净率(P/B值)体现的“内在价值”基础上的。如果是这样,电脑模型的疯狂投入者应该一直是赢家,并且拥有先进机器辅助的基金经理应该能很轻松地打败市场。

如果分析资产负债表是股票投资的必胜方法,会计应该是最伟大的交易员。但事实上,这都没能成为现实。世界上没有万能公式或者某种模型,可以无限期地产生可靠的超常回报。所有事情都是相对的、主观的、动态的。

在书呆子眼中,股市是公式计算出来的估值;而在明白人眼中,股市是反复撩拨着的人心。

在某段时期很管用的估值方法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完全没用。每只股票估值都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之上,而这些假设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假设”大多是个人观点的产物。股票价格随着人们想法不同而波动。不论是公司资产负债表、公司资产、热销产品、净资产量、未来增长前景或者别的东西,最终都会让投资者产生对未来股价的预期,从而促使股价产生波动。价值本身不会让股价波动;人们通过买卖指令使价格产生变化。价值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最终有用的是市场需求。

在理论的估值之外,对价值的感知也可以影响人们买卖的行为。没有有意愿的买家,最好公司的股票也一文不值。你越早意识到这点,越会成为更好的投机家。股票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基本面业绩。股票上涨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驱动。

1987年,梵高的一幅画“鸢尾花”卖出了4900万美元的高价,打破了世界艺术史的纪录。这幅画的交易价格比之前预期的高出了一倍多。拍卖过程也同样打破了纪录:竞拍价格在两分钟之内就从起拍价1500万美元一路上涨到最终成交价。

分析师和投资者一直持续不断地寻找那些内在价值超过目前市场价格的股票。这类诉求一般被归结成比较股价和净利润。因为交易价是净利润的65倍就认为股票被高估了,犯的错误就如因其成本只有40几美分而认为梵高那4900万美元的画被高估了。梵高画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无关;画的价格是根据人们对这独一无二的、需求很大的艺术品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

将股票与其所在行业或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相比较。但这种方法常常导致错误的结果:落后的股票估值较低,而行业领先的股票估值较高。行业中的领头羊股价一般较高一些,但从长期回报看,由于它能够带来更高的回报,其价格实际上是被低估的。

另一种方法是将公司股票市盈率与其某时段的历史数据相比。如果现在的P/E值与历史时期相比达到了低点,那么它一定被低估了。股票看起来便宜了,但市场给其更低的P/E值一定有其道理;最终,现在的“折扣”可能是“崩溃”的前奏。

《世说新语》中有个“道旁苦李”的故事,大意是说:王戎七岁时,和几个小伙伴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小伙伴们纷纷争着摘取李子,只有王戎不为所动。小伙伴们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去摘。

王戎回答说:“李子树种在道旁,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人吃光了。现在树上居然还有这么多李子,可见李子必定是苦的。”小伙伴们摘下来,尝后发现果然如此。

既然市盈率显示这么低估,但为什么没人买呢?为什么总是不涨呢?就像路边树上结满了李子,为什么没人摘呢?

别看到低估就急忙买入,所谓低估只是静态指标,更重要的是未来。如果你发现某只股票,估值很低,未来业绩将出现拐点,出现超预期增长,这就是戴维斯双击,是大牛股。不过,这种拐点的预判是很难的,普通人一般都做不到。

如果明天你买的一只股票价格较购买时下跌了25%,你会因其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值而感觉更好么?当然不会。你应该问自己:卖家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信息?股票每天都要适应新的环境,但很多投资者仍旧持有价格下跌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这只股票价格较低。有些顾问甚至会告诉你卖掉赚钱的股票,并为这些价格下跌的股票加仓。与此同时,他的价格仍在下跌,你仍在不断损失金钱。

择强汰弱。切记不要卖掉赚钱的股票去补仓亏钱的,因为赚钱的可能是你预判对了,而亏钱的很可能是看走眼了。

有些优秀的价值投资者在2007年开始的熊市中损失了60%。他们之前信奉并表现良好的“购买并持有”好公司股票的策略为他们带来各种非议,带来巨额的损失。2008年,整个市场都在经历巨大的损失,“价值线(几何平均)指数”下跌了48.7%。道琼斯指数在那年也下跌了34%。表现最差的那类价值线已经很低了,下跌了66.9%;价格对净资本比值(P/B值、市净率)下跌了68.8%,市盈率下跌了70.9%。归根结底:价值投资没法保护你。

熊市中高喊价投,要长期持有的,往往都是伪价投,他们只是被套了。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肯定跑得比谁都快。就像中国平安格力电器等股票上,别看很多人一路喊长期持有,一路加仓,他们实际上也没办法,他们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只能说他们学艺不精,没有预判到行业拐点。既然没这个能力,就不要越跌越买,否则就是这个下场。

我对市场没有看法,或者说,任何人的看法都不重要。一切的分析看法,无论说的再有道理,都是个体自己对当前的“个人估值”而已,都是个人看法。股市最常见的表现是,给人“惊喜”,总会让大多数人想不到。

我不可能预测出行情,都是按照策略做。而猜对走势的少数人,也可能只是运气。那谁的看法重要?我们该听谁的?认真倾听市场的声音。市场不会骗人,市场不会错。如何倾听?市场的趋势,就像风。风,无色、无味、无相,能量却非常之大。

轻风吹过,湖面波澜;狂风吹过,摧枯拉朽。我们无法看到风,却可意会。画风画树,听风听树。看到树叶被吹动,便知风起;看到湖面的波浪,便知风向。K线和由K线延伸出来的技术指标都无法预知未来,但它们会告诉我们,市场正在发生什么。

但凡相信预测,遇到亏损就会死扛。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最近我翻来覆去说的,就是那么几个强势行业,因为逻辑不会轻易改变。趋势的背后,是基本面逻辑,是市场的共识。

不要去预测,要学会跟随趋势。在牛市中,最怕的是没有仓位,看着别人赚钱。踏空,很容易让心态扭曲,最后在顶部不顾一切冲进来套牢。
遇到吃肉行情,就要扑上去吃饱,吃好。若吃肉没有你,挨打你全在,谈何投资赚钱?

以上,与君共勉!

我们的社群:奶爸读书与投资分享群,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