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凸显供应链实力 产业链金融成产融结合关键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侵蚀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全面冲击着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个体,打乱了全国各行各业生产节奏,尤其是对于资金压力大、用工成本高、复工复产难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此外,一些有责任心、有担当的龙头企业也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与产业链伙伴携手同行,共克时艰。

01

疫情下,龙头企业的担当

面对突发的疫情,众多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仅为疫情捐钱捐物,也给上下游企业提供必要帮助——产业链金融服务。3月2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公司与河南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签订《金融服务框架协议》,旗下财务公司对后者授信额度14亿元,在授信额度内,河南盛世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向财务公司提出授信申请。据悉,后者经营范围包括家用及生活电器产品的销售等,是格力的下游经销商之一。同样宣布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还有车企上汽通用五菱。2月份,上汽通用五菱宣布拿出15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付供应商伙伴货款,并承诺支付时间比双方合同规定的付款时间提前一个月,缓解供应商伙伴的现金流压力。在车市低迷的环境下,该动作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信心。此外,疫情期间为大家提供营养补充的乳制品龙头伊利,也为其产业链上游提供“营养”。据了解,伊利筹集抗疫物资驰援上游牧场和奶农,提供抗疫指导,开通绿色融资渠道,全力支持牧场渡过难关,1-2月份为上游牧场和奶农发放融资款约7.99亿元,预计全年将发放50亿元保障上游奶源供应。

在战“疫”下,无数来自格力上汽通用五菱、伊利等中国优秀龙头企业,为上下游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保障行业更好发展。从这点来看,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关键时期不仅仅需要捐钱、捐物,更要发挥企业的核心优势,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提升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产业链金融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彼时是跨国企业崛起的时代,许多世界级企业巨头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采取了全球性外采和业务外包,与产业链之外的金融平台和产业链上的参与方建立协作关系,让产业链更畅通。从国内来看,一直存在“两多两难”问题,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和“市场资金多,投资难”,存在资金和企业对接通道的问题。为此,2014年,银监会做出重要决定,从全国180多家财务公司中选择北汽、上汽海尔格力、武钢这5家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作为试点,开展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曾表示,自1997年至今格力电器没有从银行贷过一分钱。现在的格力电器,通过格力财务公司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通过财务公司实时监测这些企业,财务公司给格力电器带来财务便利的同时,也使格力电器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众所周知,乳制品行业具有产业链长、中间环节多、产品种类繁多、存在产业周期等的特点,为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带动整个产业协同持续健康发展,乳业龙头伊利探索了一种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为特色的产融结合模式,推出了“青贮保”、“牧场保”以及“流通保”等12款金融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合作伙伴的融资需求,真正达到产业和金融的互通和有机结合。截至目前,伊利为6200余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计融资金额为498亿元。一般来说,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依托成员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数据,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望实现多方共赢。而对于核心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企业来说,其有望形成平台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建设自己的闭环金融生态圈。

03

产业链金融是企业未来发展新模式

由于更“懂”产业链上企业的融资及金融需求,产业链金融上的核心公司也可根据产业链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创新,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抗疫关键时刻,国内众多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以融共产,融产共生。在企业社会价值研究专家李文看来,“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很多企业都表现出了更富有社会责任感、更具有专业性、更具有创新性的新特征”。这场战“疫”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也是供应链的大阅兵。实际上,产业链金融除了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英国著名供应链研究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指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