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两万,一万四卖,香港新盘为何「劲蚀价」出售?】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3喜欢:4

楼市全面「撤辣」后,九龙湾新盘泰峰(Uptown East)带来第一个「深水炸弹」,上周以平均呎价1.48万元推售首批168个单位。
考虑到该项目每方呎地价成本约1万元,再加上建筑成本据估算约6000元,以及发展期长达15年的资金成本,今趟开价无疑「劲蚀」。
值得留意,这也是老牌纺织商王新兴在香港的「处男」住宅楼盘,由收集业权到调整规划,花了很长时间,最终在2021年底楼市巅峰期完成补地价,付出高昂学费,印证做地产发展商「唔系咁易」。
泰峰前身为建于1961年的启德大厦,王新兴多年前便开始收集业权,截至2010年已拥有约82%份额,最后在2016年透过强拍以22.93亿元统一业权。该厦到2017年底已被拆卸为空地,理论上可以开始重建,却遇上颇多波折。
大厦高度打六折 摸顶补地价
首先是针对规划大纲,发展商与城规会拉锯多时。王新兴当初拟兴建一幢高达220米(与九龙站凯旋门、擎天半岛相若)、楼高64层的海景豪宅,但这个想法屡遭城规会反对,该会的理据是区内建筑物普遍较矮,突然出现「超高楼」会很突兀。双方后来闹上法庭,一直打到终审法院。城规会最终批出折衷方案,准许启德大厦重建为两幢不超过140米的住宅,高度上限相当于发展商当初的规划「打六折」,该项目的「海景溢价」及定位难免受影响。
其次,除了因规划问题有所拖延,发展商针对补地价亦一直跟政府「谈不拢」。事关本港楼市由2003至2021年「长牛」,楼价节节向上,港府的补地价要求也水涨船高,多个发展商皆为旧楼重建项目面对「补价难」问题。最后,王新兴在2021年12月跟政府谈妥补地价,金额为30.61亿元,按可建楼面约52万方呎计算,相当于每方呎补地价约5820元。
2021年12月正是楼市巅峰期尾声,当时中原指数(CCL)高企188点,可是踏进2022年便展开跌浪,该指数上周最新报144点,累泻23%。某程度上,王新兴可说在「最差时机」摸顶补地价。作为比较,不少较具实力及经验的发展商那几年也跟政府「倾唔掂数」,但他们有条件采取「拖字诀」,等到楼价回落后才以较低金额「埋单」。
举例说,同属九龙东、由越秀地产(00123)拥有的油塘东源街重建项目,于去年11月谈妥补地价,每方呎金额仅2040元,创区内逾10年新低,堪称为「笋价」。此外,在理论上地段更为优越的启德发展区,信置(00083)去年9月投得一幅住宅地皮,每方呎地价仅5392元,该地属「熟地」,免却收楼及拆卸重建成本。
换言之,计及统一业权及补地价,泰峰项目每方呎楼面土地成本达1万元,加上约6000元建筑成本,已注定今趟首批开价(每方呎约1.48万元)难免蚀入肉;况且,这还未计该项目发展期长达15年的资金成本。
老牌纺织商王新兴交贵学费
事实上,王新兴曾透露泰峰项目总投资额达100亿元,相当于每方呎成本接近2万元。就算考虑到该楼盘共有807伙单位,继首批后还有600多伙可以「加价加推」,除非未来几个月楼市丧弹,否则发展商只能「蚀少当赢」。
讲到底,这个惨痛案例亦证明,即使在全球楼价数一数二的香港市场,做地产发展商确实「唔系咁易」。特别是旧楼重建项目,从收集业权、强拍、规划到补地价,都很讲求经验,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土地储备及资金实力,方可耐心把握较佳发展节奏。在2022年之前本港楼市「长牛」,吸引不少其他行业的有钱人染指地产,冀分一杯羹。个别「新玩家」在时机上较为幸运,又或者找到「盲公竹」合作,有机会赚钱离场;但王新兴在每个环节都颇为「黑仔」,结果要缴交昂贵学费,辛辛苦苦十几年,白费心机兼惨蚀。
或曰,与其现在「蚀卖」,王新兴何不等到楼市「回春」才推售泰峰?这在一定程度上关乎该发展商对后市的判断,毕竟现时利息高企,一个百亿项目的资金沉淀成本不菲,有时候「长痛不如短痛」。
至昨晚截稿前,泰峰首批单位收票逾1800张,超额认购接近10倍,有机会「一Q清」,反映「壮士断臂」低价策略取得一定效果。然而,目前一手住宅货尾单位达2.3万伙,再加上今年新推项目,短期内楼市供应达5.1万伙,「去库存」压力沉重。其他发展商即使实力较佳,相信仍费尽心思达到「货如轮转」。
今年的焦点大盘还包括会德丰日出康城12期(约2000伙)、信置日出康城13期(约2550伙)、中海外启德项目(约2060伙)、长实黄竹坑站项目(约1200伙)、新地西贡十四乡项目(约2300伙)等,市场现正密切关注下一个「深水炸弹」来自何方。

全部讨论

贺有有03-11 11:18

哈哈 为什么内地旧楼改造风险都不很低?

无忌爱芳03-11 10:59

看看

浊静徐清03-11 10:51

让人住在 200 米上, 哎
太畸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