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年轻人如何逆天改命(二,完结篇)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势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值得国民骄傲与自信。改革开放给我们最大的礼物,其实是一个梦想: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如高考和创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抓住身边的机会,打破固化阶层,合法地得到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身在井隅,心向璀璨,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权利去追寻那不平凡的光芒。

 物质的成就固然可喜,更重要的是可持续的进步来自文化、体制、和推广优秀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的国民教育,从而进一步进行文明融合和文化更新。当然这需要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两方面的共同认知。在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其实贸易摩擦历史上一直有),全球化的冲突源于人的冲突,所有的冲突都来自于权力(利益)、体制(意识形态,主义)和文明(宗教,东西分流),这三重冲突永恒。

 社会本质上是个看涨期权。股票本质上是个看涨期权,而不仅仅是永续债。因为无法保证永续债能一直得到偿付。其实人类社会也是个看涨期权,无法保证下一个一百年还能存在。 人出生到世界上,就只有一份上苍送的看涨期权,至于能涨多少,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人生甚至可以用black-scholes公式衡量(差不多就是金融产品的价值,即可以获得的钱的期望值的现值),对应波动率和时间价值,更有冲劲的年轻人(对应剩余期限长/波动率大)有更大的溢价。而随着逐渐老去,期权的溢价消失,变成一份暮气沉沉的债券。 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上升期的社会(如中国)具有高波动率和高溢价,它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别无选择,因为别人也是一样的。而个人更是牛熊证,也许大盘还能反弹,自己则可能在战争、意外、疾病中结束了。

 过去,地产及相关产业属于一个时代,人口红利的医药和大消费匆匆走了这些年。人在时代的面前是何其渺小的,只是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我们很渺小,所以更要拥抱时代,选好赛道,我们的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多能干,而是时代的孕育,我们不过是顺势而已罢了。而普通人,至少在持股上要跟上,和伟大的企业同行,做时间的朋友。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世界,科技进步是指数级的,科技分工日益超级复杂,人们对科学的认知更加困难。人们要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对于大部分来说,所有的束缚最终还是金钱,以及与自己能力和认知不相匹配的欲望。不是所有喜欢的事情都能同时解决短期个人的生活经济问题。不过,人类进化到现在,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带来了个好东西,那就资本本身。

 资本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本身是无“颜色”。资本的重点就是把金钱资本,从分散的地方筹集起来,分配到能最大满足人们未来更美好生活的增长引擎上。把金钱交给别人去解决这个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人类发展的美好愿景,这比自己直接花这笔钱(提升工作能力、享受生活乐趣)要更有价值,社会的问题和愿景解决了,个人也能收到更大的回报。这一系列的思维体系和过程,就是叫做“投资”。

 无论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教合一的世俗政府社会,在商业社会中只有两个永恒的主题,就是投资与科技。所有世人,几乎都无意识得被裹挟着滚滚向前。没有科技的快速进步,就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投资。人类百年投资史,最终还是赌国运。选对路,坚持住,不认命,才是草根逆袭的王道。

 我们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节省出来的一部分资源投入非政治概念的资本的无限循环中,由科技这股清风送入云霄。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与和谐发展,最终还是回报社会与金主个人。

 此为大势。

 二、道

 炒股最困难的不是选股,也不是买卖,而是等待。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时间是精彩事业的朋友,但却是平庸事业的敌人。

 投资的目的,不只是得到狭隘的金钱,更重要的是得到时间。时间等同命,有命,才能享受活着的人生。而如何享受,取决精神资源的丰富程度。为了投资,一天到晚盯盘,一天到晚看各种资讯,各种评论。到头就算得到金钱,也失去很多。于是,继续把钱放入股市,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最终失去金钱,却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我们的人生,绝对不是看K线的人生。同样,很多人职场上栽大跟头,就是因为阶段性成绩,运气带来的收入让自己嗨了,任意放肆的去努力了一把,就把过去运气赚到的钱又用自己的能力赔光了。我们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而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直到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我们大多数人,不管是谁,靠什么技能做什么工作,本质上,都是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在赚钱。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第一类:一份时间出售 1 次。比如上一天班8个小时,老板付一天的工资,这8个小时只能卖一次,收益一次。第二类: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比如作家花一年写一本书,可以畅销十年,这就相当于通过出书,他把自己一年的时间重复卖了十年,持续收益,躺着赚钱。第三类: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比如你创业做老板,招了十个员工,这相当于花钱买了这十个人的时间,然后再利用这十个人时间为你赚钱。

 所以,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很重要。

 但是靠工资一辈子也很难实现财务自由。整个社会都在鼓吹消费,穿名牌、换好车、换大房子,激起人们的无限消费欲望。而这样的终极目的,就是继续干活。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借助来实现阶层跃迁的东西,很可能只是别人的一个工具:你觉得你在利用工具,而工具背后的力量却在利用你,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子。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敢放弃每个看似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吸引他们前仆后继的东西,与其说是攫取暴利的诱惑,倒不如说是踏空时代的焦虑。他们中每一个人的历程,都被填塞进了澎湃与缥缈、贪婪与克制、幻想与绝望,组合在一起,就是这个时代的一切故事。

 所以,我们都需要被动收入。所谓被动收入,就是你不需要工作,也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收入,哪怕你在睡觉。比如你家有房子可以出租,每个月收取租金,就可以覆盖生活的成本,有此基础加上工资收入,就会轻松很多。比如你是一个作家,你创造了一个热门IP,你的作品不仅出版,而且被改编演绎成电视、电影、漫画、动漫及周边等等,那么你只创作了一次,却重复收取了多次收益。比如你是一个发明家,你发明了一个专利,其他公司都需要利用你的专利技术,那么你就可以坐收专利费。再比如你通过理财,长期持有一只拥有高竞争壁垒、高分红的稳定公司股票,每年可以获取不错的股息。

也就是说,被动收入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发明和版权收入、房屋出租收入、财产性收入。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房租可以收,专利发明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写作出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年在股市里倾家荡产的也大有人在。

我想说的是,最起码有这么一种思路,告诉我们,在工资性收入之外,还有被动收入。如果你能创建被动收入,那么你就可以只干一次却重复收费,可以在睡觉娱乐的时候也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上午把时间投资于大脑,能带来知识和财富。下午把时间投资于身体,能带来健康和活力。晚上把时间留给家庭,能带来宁静和谐。

 幸福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其他都是手段。是为“道”。

 三、术

  我们看到的社会,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有宏观经济的波动,有通货紧缩,有通货膨胀;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情绪、舆论、外部性和江湖。

 普通人如果想逆袭,一般是两种模式:一种是重仓压在来自于高成长高爆发的赛道。强于核心资产的资产,比如说好赛道的创新型科技领域。第二种,是和时间做朋友,依靠复利,慢慢变富。资金买入低估的优秀股票,持有分红,持有核心资产(核心房产和股票)。获利,买中心城市中心区房产,锁定利润,出租,创造现金流。租金,买入低估的优秀股票,持有分红。获利,买中心城市中心区房产,锁定利润,出租,创造现金流。租金,买入低估的优秀股票,持有分红,周而复始。第一种难度极大,第二种难度也很大。

 套利模式基本也有两种。一种是时间套利。原本没有的,现在有。比如原本没有手机,现在创造出一个手机,手机有新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吸引的消费者,手机生产商获利。还有种时间套利是投资。在市场情绪低迷,或者企业没有成长壮大之前,买入等待一段时间,某个时间段之后企业成长了,或者市场情绪乐观了,这个时候财富被创造出来,投资者获利两个时间点中间的价差。如果这个本质是正确的,那么投资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应该是时间,正确判断是前提,时间是关健。深刻理解时间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任何投资的利得没有时间是绝对不行的,时间是关键要素。第二种套利是空间套利,差不多就是是贸易型获利,比如香料贸易。时间套利和空间套利有时相互夹杂,套利是万王之王。

 那投资的选时如何呢?

 (一)选时:投资最佳季,血流成河时,股神遍地走,落袋为安先。

 (二)选股:那么投什么呢?全球只有四个生意长期证明是高回报率的生意:互联网、软件、品牌消费品和医疗保健。其他的生意里面,个别公司在个别阶段可以有很高的回报,但长期却很难做到。买健康、买快乐、买服务,这些都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深层次说,控制心灵的是第一等生意(比如宗教),满足欲望的是第二等生意(比如奢侈品、烟酒糖),满足个人和企业日常刚需的生意(比如衣食住行)为第三等生意。根据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又有如下几种:

 1、生理的需要。对食物、水、空气、住房、性等需要都是生理上的需要,这类需要的层次最低,人员在转向较高层级的需要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要。

 投资标的:直播平台、万科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伊利股份农夫山泉等。对国人来说,喝酒吃肉和牛奶面包饮料公司选龙头企业,全国性的最好。

 2、安全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一样,在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员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要。对许多人员而言,安全需要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退休福利等。

 投资标的:保险股、医药股,比如中国平安恒瑞医药、海外上市的前十大医疗保健公司。

 3、社交(爱与归属)需要。社交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当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交需要就会突显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级是与前二层级截然不同的另一层级。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人员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

 投资标的:腾讯facebook雅诗兰黛

 4、受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

 投资标的:奢侈品行业公司,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中免

 5、自我成就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分的满足了其他的需要。

 投资标的:只能是个人自己的了。每一个顺人性的好生意背后都有一位逆人性的卓越的人。

 从具体路径来说,就是太史公的三句话: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在你无产时只能靠体力去赚钱,在你少产时就要靠智力去赚钱,在你财力雄厚的时候就要靠对时机的把握来赚钱。

 另外,有个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帮助我们,就是看问题的三个环节:归纳、演绎、实证。三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互验证的过程。

 归纳:我们要把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格式化,先解构再重构。按照矛盾的主次关系,我们要知道哪个是最重要的,排第一和第五的是哪个,把次要的先放一边。归纳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信息的整合者,要搞清楚问题的逻辑关系与主要矛盾。

 演绎:在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最有可能的几种假设,研究科学史的时候知道,整个科学史就是一个假设演绎法的推演过程。我们对过去的信息、理论进行归纳后,提出几个最有可能的假设,再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演绎需要一种有逻辑的、突破线性框架的创造性思维,假设的过程中可以需要一定的理性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的话,过去的互联网公司都没法投资了。

 实证: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科学需要做实验去验证假设与推理。100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他自己也怀疑,然后全球最牛的一批科学家花了100年最终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实证研究的结果,有时候可能会彻底否定之前的几个假设,却获得了新的答案。在实证的过程中还可以启发更多新的思维,这是实证研究意外的收获。在找桃子的过程中可能找到了苹果,这也很好。在研究A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会获得研究B问题的思路。

 当然对做博弈的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只做了归纳与推理,或者在逻辑和推理上可能比别人稍早一步、更强一些,他也能赚到了智力优势的钱,但却很难持续获得成功、过程也会比较忐忑。但对基本面研究来说,我们要努力把这三个步骤都做好。我们要做的是把通常60%确定性的理解提升到90%以上,事实上60%确定性的判断几乎是没有决策价值的。

 这个原理可能是这样的:通过更有效的实证研究,也许掌握的只是比市场多出10%的有效信息,却可能让你对问题的理解力、基础信息的处理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从而把研究的确定性提升到显著高于大部分人的水平。这个可能就是创造阿尔法价值的过程。

 最后具体的股市,可以把牛市分为三个阶段:

 1、牛一阶段是不知不觉,在犹豫中上涨。 这些上涨资金来源是长线资金,主要秉承价值投资,主要受益股是超跌蓝筹、质优成长、新经济龙头等等确定性强的标的。反弹带来赚钱效应,场外资金开始介入,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是价值投资由于仓位管理尚未满仓的仓位以及趋势投资的投资者。

由于市场人气回升,券商股业绩弹性带来其基本面的改善,券商股将完全反转。外在表现是量能不断放大,由于是超跌反弹,获利盘不多,大部分是套牢盘解套,所以这些股票的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并没有大的回调。往往券商股和军工股(军工股估值高,它的上涨打开了估值空间)的上涨是信号。受益资金:价值投资,先知先觉的趋势投资者。

 2、牛二阶段主要是牛市的扩散和反复,在扩散与反复中不断强化和提升人气。赚钱效应带来场外资金跑步入场,上涨标的从确定性强的质优股扩散到次一级的标的,逐渐扩散到整体,抬高整体估值,赚钱效应溢出明显。由于市场红火,为套利盘创造了空间,可转债套利、分级基金套利、A/H折价套利等等的量能上升;各种基金销售火爆,增量资金持续进入。由于逐渐有相当的获利盘和“恐高症”,新入场的资金和获利盘之间的博弈,往往形成股价的大幅波动。牛二阶段逐渐由结构性牛市演进到全面牛市,各类资金纷纷入市,各种低估的洼地纷纷被填满。

 3、在牛二阶段末期,进入全面牛市,进阶到牛三,泡沫逐渐形成。场内外资金对牛市已经完全没有怀疑,场外能进入的资金逐渐全部进入,估值一再被抬高,场内低估标被完全发掘和演绎,猪也能插上翅膀上天,泡沫最终形成。当没有新增资金进入股市,获利盘的资金流出,基金赎回、杠杆降低等导致被动卖盘等会逐渐成为压垮牛市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推动股价上涨的因素反过来终结牛市。多头是看多但尚未建仓的仓位,已经建仓的仓位不是多头,只能成为空头。

 如果单单从博弈的角度讲,牛市中绝大部分消息均可以被市场理解为利好,其实是趋势的演绎。牛市就是赚钱的心理预期带来的资金流入,是对财富梦和人生梦的追逐。人性和市场秉性决定了A股的牛短熊长。以上任何一个过程,如果赚钱效应不够,不能吸引足够的后续资金入市,则牛市终止。所以量能是关键指标。贸易战的正式结束,可能是局部牛市到全面牛市的发令枪。

 为术。

 结语:

 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另外,我要说明的是,剔除农民起义这种“打土豪,分田地”暴力剥夺财富的非正常时段,人类史上从没在未增进整体劳动生产率,未创造新增财富的和平时期,仅仅通过存量财富的转移,而实现整个社会阶层在如此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的结构转换。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有适当的杠杆,但是一定要控制风险。在输得起的氛围内有效利用负债,而不能被杠杆所伤。人生有些是可以争取的,有些是不能失去的。还有,家庭的和睦和家族精神的传承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基业长青

 生命和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来过,爱过,然后像风一样逝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舍离一切执着,心无所往。理想思想和情怀,归纳起来有三见:见自己,已经入门,不再盲从,有了自信。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财富聚合,亦复如斯。见天地,自知之明,会分高低,懂得选择。见众生,看淡个人,承担使命,继往开来。

 我想,这样的活法是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过得,有过的快乐的,有过的郁闷的,有过的舒服的,有过的绝望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在历史中留下哪怕一行字的痕迹,但是他们觉得自己幸福过就可以了,人生在世,老了,爱你的人越来越多,你越成功。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大学毕业,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梦想。无休止地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世间宏图伟业都是急风骤雨,只有挚爱的情爱,才是每日的声光和微风。

 志大行刚、悲深愿宏,弘法利生,续慧传灯,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本文综合网络各类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