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747 中粮糖业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食糖产业发展平台,从事业务包括国内外制糖、食糖进口、炼糖、食糖贸易销售以及番茄制品加工。公司拥 有食糖和番茄两大产业,是国内最大的食糖生产和贸易企业、国内最大番茄制品生产企业,全产业链增值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食糖业务:主要指公司依托商情研发体系,科学预测市场供销格局,提前布局年度自产糖、贸易糖、 进口糖的产、购、进、销进度;依托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和精细化管理确保原料增产同时降低综合 生产成本;严防死守,精细化管理,确保制糖、炼糖的降本增效与质量提升;合理把握贸易糖与 进口糖的购销时点与节奏,降低综合贸易成本,并根据市场价格实现销售;通过套期保值降低糖 价波动风险与汇率风险,从而实现整体稳步高质量发展。
公司在国内共拥有 13 家甘蔗、甜菜制糖企业,遍布于广西、云南等优势原 料主产区,年产食糖 70 万吨(甘蔗糖与甜菜糖比例约 60:40),是服务“三农”、提升国内糖料种植、加工能力的积极力量;在海外运营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 Tully 糖业,年产原糖约 30 万 吨,利用国际优势资源,保障国内食糖供给。公司制糖厂制糖方法为碳化法或硫化法,旗下崇左 糖业、北海糖业均已成功获得“零碳工厂”认证。 在炼糖领域,中粮糖业是我国食糖进口的主渠道,是连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桥 梁,已形成超过 200 万吨/年炼糖产能,稳居国内行业首位,漳州糖业已经建成投产,可增加 35 万吨/年炼糖能力,将逐步替代中粮糖业旗下辽宁糖业华南区域业务,完成福建与周边区域的覆盖。沿海炼糖布局连点成线,加上西北甜菜糖和西南甘蔗糖布局,中粮糖业将初步实现核 心销区全覆盖的产业格局。
公司 2023 年度食糖总经营量约 456 万吨,食糖业务营业收入约 302.54 亿元,同比增长 23%; 营业成本 269.10 万元,同比增长 18%。2023 年度公司自产糖产量 113.04 万吨,同比增长 1.04%; 自产糖销售量 119.29 万吨,同比增长 12.12%。
番茄业务:公司在国内最优良的番茄产区拥有 12 家番茄工厂公司、1 家番茄种业公司及 1 家番茄研发公司,主要从事大包装及小包装番茄酱、番茄制品及相关产品业务,立足 2B 大包装出口商业优势,不断拓展国内番茄饮品、调味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业务。公司 2B 端产品主要包括大包装番茄酱、大包装辣椒酱、大包装番茄丁等,销往全球 80 多个国家 和地区。公司高端番茄丁“丁丁立鲜季”、NFC 番茄汁等产品于 2023 年完成上市。2023 年度,公司番茄业务收入和利润均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 26.42 亿元,同比增长 43%。
行业方面分析。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作物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 和产值仅次于主粮、油料和棉花,居第四位。食糖产业链上游原料是甘蔗和甜菜,以甘蔗为主, 约占 80%。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量整体保持平稳发展,年产量在 1000 万吨左右,国内食糖消费量 每年在 1500 万吨左右,缺口部分通过进口糖补充。 我国食糖消费呈现“以工业消费为主、居民消费为辅”的格局,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 消费占比约为 64%,剩余的为居民和餐饮行业等直接食用领域的食糖民用消费。从消费现状来看, 近 10 年国内食糖消费总量整体平稳,人均年食糖消费量为 11.3 千克但仍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50%,食糖消费存在增长潜力。
2023 产季,全球加工番茄总量以鲜番茄计约 4438 万吨,较 2022 产季同比增长 15%。从全球 加工番茄消费量来看,当前供需大致均衡。目前,我国番茄的种植、加工和出口都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优质番茄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继美国加州、环地中海沿岸之后的第三大产区和第一大出口国。番茄制品因自身健康属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运用场景也更加广泛, 除了在西餐应用上稳步增长,在中餐应用上更是大幅提升。 目前,中国加工番茄制品人均消费量(以鲜番茄计)仅 0.7 公斤/年,远低于全球平均(以鲜 番茄计)5.23 公斤/年水平,国内市场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增长率达到 12%。
2023年公司营收情况如图。


公司主要产品产销库存如图。


公司主要产品成本如图。


附公司2021-2023财报主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