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的品格比风格稳定性更重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价值投资者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购买高科技公司股票

我们确实认为高科技领域非常棒

Zweig:Royce机会基金(Royce Opportunity Fund)大约39%的仓位配置在高科技领域,尽管大部分价值投资者并不认同这一领域。此外,你所管理的其他基金也在高科技领域配置了不少仓位。根据13-F文件,你们持有RCN和Network Solutions的股票,我百分之百地相信你们也持有Yahoo的股票。Chuck,你确实持有Yahoo吗?

Royce:我在这遇到麻烦了(开玩笑)!我的合伙人Buzz Zaino负责管理Royce机会基金,Buzz确实也持有一些高科技股票。当然,我们总体上认为高科技领域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领域,股价的波动变化非常大,价格通常上上下下。你可以以不同于那些成长型投资者的眼光看待这类股票,成长型投资者关注这类股票的季度收益,我们则主要关注这些公司专利壁垒的稳固性。

我也想看看Marty有没有说大话

Royce:基于和Marty一样的理由,我们也持有很多半导体公司的股票,这类股票的价格跌得很厉害,远远低于正常的收益水平,但我们相信这个行业的未来,并且相信其长期收益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在这个行业的仓位也非常重,这也是高科技领域存在价值的典型例子。

并非所有的高科技领域内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

Royce:在高科技领域中,同样也存在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类似于一般工业制造业的公司,对这类公司我们也同样很感兴趣。我们很喜欢高科技产品的分销商,当然,他们本身并不是高科技公司,他们属于市场营销公司。

我们也喜欢服务型公司,目前我们正在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我们关注的这类公司过去几年都经历了千年虫的问题,他们经历了转型,股票价格下降了50%-75%。但我相信这类公司的股票价格会涨回来的,我们还在寻找自己愿意持有的这类公司,我们将采取投资半导体行业通常采用的策略——打包购买。

大家都想把我们限制在某种风格的框框中,这对我们的客户毫无益处

风格的稳定性有多重要?我想我并不清楚

Zweig:风格的稳定性对你们来说有多重要?尤其是晨星或类似公司的风格箱。

Whitman:我并不清楚,我和Chris一样,我们只购买价值,我们的惟一风格就是只进入那些我们明白的企业。如果我们打算购买某只股票,要求那家公司资本充足、有很强的专利壁垒或者类似的东西。我们“希望”站在股东的角度觉得那家公司管理良好,我之所以说是“希望”,是因为评价公司的管理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买入那些我们“可以理解”的公司,顺便说一句,这会阻止我们进入很多行业。我想“可以理解”的一个涵义就是这家公司完全遵循美国证监会的披露要求,且财务报表经过审计,我们并不是依靠这些报表告诉我们事实,而只是让它告诉我们一个比较客观的比较基准。

在信用市场上,我们则希望买入那些契约条款完善的金融工具,98%的信用分析都围绕着是否会存在违约而不付款的情况,而我们的信用分析则是围绕着如果出现违约,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通常意味着我们有可能陷入违约的困境,但不大会有机会碰上那些次级债券或垃圾债券。

风格稳定性的重要程度被夸大了。其实最重要的是基金经理的品格

Browne: 机构咨询业总是试图把我们放进条条框框中,他们用市值来分类,用风格来分类,甚至用整个证券市场来分类,在其中划一道线,将一半划为成长型,将另一半划为价值型。我不知道他们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我想最关键之处要看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的品格,尤其是他们的投资品格,看他们是否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而不是受风格的限制只购买那些市净率低于1.5倍的股票。

你只需购买合理的股票,否则我们怎么能在同一个股票组合中既有Johnson & Johnson,也有EZ group(EZ group是Texas州的典当连锁公司)呢?它们都符合我们的价值投资原则。我们坚持这些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原则如此狭隘,会限制我们购买那些确有价值但市值庞大的股票。

我想晨星的风格箱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

Royce: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晨星的风格箱把我们划在低市值基金里,当然,我们也把自己定义在低市值的圈子里。但现在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我并不喜欢把基金分为价值型、混合型和成长型,我们毫不关注这种分类。晨星分类的依据是我们股票的复合市盈率和市净率,但事实上这和我们的选股毫无关系,我们只是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试图以50美分的价格买入1美元的资产。我们同样也关注成长型公司——特别是当他们拥有超凡的专利壁垒时。

同样,如果账面价值重要,我们同样也会关注这方面,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加关注其他内容,这些内容并不在晨星的风格箱中。我认为晨星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者,我们在价值型和混合型之间来回游走,但我们对此并不在意。

听起来我们都像是新型价值投资者

Attendee:有一篇主流财经杂志上的文章将价值投资分为三类——价值投资、深度价值投资和新型价值投资。你们觉得这种分类有用吗?

Whitman:我认为是有用的,但首先我要说的是如果一定要给我们安上一个标签,我们绝不会是成长型股票投资者,因为对我们持有的股票而言,未必一定是成长型的。

就像Chris一样,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算是新型价值投资者。拿我们持有较重仓位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吧,今天的《纽约时报》说,这些基金管理公司应当收取所管理资金3.5%的管理费,然而事实上这些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从1.5%到5%不等。 

此外,我再重复一下,价值并不是实体资产。就像Chris所说的那样,价值与账面资产无关,会计数据本身并不是事实,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比较公正的比较基准,但是,是分析师而不是会计人员来估量股票的价值,我认为所有在座的都是新型价值投资者。

我并不清楚价值投资和深度价值投资之间的区别,我想,如果你对价格越敏感,你就越偏向于深度价值投资;你对未来前景越敏感,你就越偏离深度价值投资。

换手率很高的成长型股票基金并不是真正的成长型股票基金

Browne:我认为这种分类只是媒体的意见。沃伦·巴菲特说过,“价值总是和成长交织在一起,组成价格的函数”。最好的成长型股票投资者应该是价值型股票投资者,他们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秀的企业并持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很惊讶很多成长型股票基金的换手率非常高,购买成长型股票的精髓不就在于你购买了一家可以持有很长时间的公司的股份,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在你持有期间不断增长吗?

我认为,作为成长型股票基金标志的高换手率表明基金经理的冲动性格,他们在股票价格上升时买入,在股票价格停止上升时卖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成长型股票投资。巴菲特就是一个成长型股票投资者,我们有些时候是成长型股票投资者,有些时候是所谓的深度价值型股票投资者,并不拘泥于某一方面。

如果我们能够将所有的资金都以合理的价格买入那些优秀的、不断成长的企业,我们肯定会那样做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完美,沃伦·巴菲特可能一年也只能找到一只这种股票……

选自《投资者文摘》之《价值投资仍有未来》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