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化工】科创版化工新材料之六:八亿时空:混晶材料行业领跑者,产品结构高端化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主要观点

1.八亿时空:国内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领跑者。

液晶显示技术是平板显示的主流,而混合液晶材料则是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全球真正实现液晶材料产业化批量生产的公司仅有六家。八亿时空通过十多年的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了TFT混合液晶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六家主流液晶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是全球液晶显示龙头京东方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全面覆盖正性-IPS、负性-IPS、PSVA等系列。近几年,公司在技术和客户两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带来了业绩的高速增长:2016-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2.31、3.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0.53、1.14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CAGR(2016-2018)分别为72.4%/161.0%。

2.国内液晶面板产能持续扩张,液晶材料国产化率加速提升。

近几年中国大陆地区面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以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股份、中电熊猫和天马微电子等企业为代表的LCD面板骨干厂商;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39%,预计到2023年全球占比将提升至55%,中国将成为全球面板产业的中心。面板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混晶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2021年国内混晶需求量接近600万吨,比2017年接近翻倍。液晶材料近几年国产化率稳步提升;2015年国产化率为15%,2018年达到了33%,预计2021年国产化率有望达到50%。

3.公司产品技术水平行业领先,持续推进与国内外龙头认证。

公司在中间体制备、单晶合成与纯化、混配和液晶面板检测等环节上形成了完整的专有核心技术体系,产品多项性能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得到海内外知名面板厂商的认可。2015年公司成为京东方国产TFT混合液晶材料的战略供应商并实现规模化供货,且在最近三年销售额持续大幅增长,2019年上半年公司对京东方销售额达到1.59亿元。公司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成为台湾群创和惠科股份的合格供应商,与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瀚宇彩晶的认证持续推进中。

4.募投扩产巩固行业地位,产品结构高端化发展。

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412万股,募集资金3.10亿元,投入“年产100吨显示用液晶材料项目二期工程”项目。项目预计2021年投产,达产后公司混晶生产能力将达到100吨,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将使用本次募集资金强化1)超高分辨率(4K/8K)显示用液晶材料;2)PSVA混合液晶;3)SAVA混合液晶;4)OLED显示用材料的持续研发,为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提供驱动力

5.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24、6.42、8.97亿元,归母净利润1.07、1.54、1.99亿元。估值方面我们选取A股上市公司飞凯材料诚志股份万润股份永太科技等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0年PE估值的平均数为22.6x、中位数为19.4x,PEG估值的平均数为1.05x、中位数为0.71x。综合PE、PEG估值方法,考虑科创板给予一定估值溢价,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目标市值38.5-61.6亿元,按照发行后9647万总股本计算,对应合理估值区间39.91元-63.87元,对应PE为25-40倍。

6.风险提示。

客户高度集中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存货跌价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一、液晶材料行业龙头,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一)公司是国内混晶材料领先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是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性能薄膜晶体管TFT等多种混合液晶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清电视、智能手机、电脑、车载显示、智能仪表等终端显示器领域。公司在中间体制备、单晶合成与纯化、混配和液晶面板检测等环节上形成了完整的专有核心技术体系,公司在TFT型液晶材料上已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形成覆盖智能手机、电脑、高清电视、车载显示、智能仪表等领域的全系列产品,成为国内少数有能力生产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企业之一。

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公司的产品结构不断向高端发展,从初期以TN、STN为主的产品架构发展成现在以TFT混合液晶为主的业务格局。2004-2005年,公司处于平稳起步阶段,开发了从中间体、粗单晶、精品单晶到混合液晶的工艺技术,形成了TN/STN型显示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研发、储备了上百种单体液晶。2006-2010年,公司处于夯实基础阶段,TN/STN型显示材料产品规模化进入市场,2007年初国内首家推出彩色STN液晶材料,2009年国内首家推出车载用负性液晶材料,在车载面板显示领域成功应用。2011-2014年,公司处于优化升级阶段,整体技术平台实现跨越性提升,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从单晶到混晶IPS-TFT产品体系,与液晶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开展全面合作,顺利完成产品认证工作。2015年至今,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成为京东方国产TFT混合液晶材料的战略供应商并实现规模化供货,且在最近三年销售额持续大幅增长。台湾群创、惠科股份和华星光电等其他大型面板厂商客户与公司的业务合作顺利推进。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薄膜晶体管(TFT)混合液晶产品全面覆盖正性-IPS、负性-IPS、PSVA等系列产品。自2016年起公司向OLED材料领域进军,进行相关的技术积累与储备。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赵雷,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965.71万股,占发行人总股本的27.17%;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北京金秋林和北京五彩石间接持股6.9万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972.61万股,占比总股本27.26%。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持股5%以上的股东仅有服务新首钢(14.47%)、刘彦兰(6.50%)、上海檀英(5.93%),三名股东均为财务投资人,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公司主要业务集中于母公司,合肥分公司和福建分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较小。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混合液晶材料,品种包括TN、STN、TFT等多种混合液晶材料,2018年公司顺利完成新厂区搬迁,年产100吨显示用液晶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2018年公司混合晶体产能50吨,产量51.19吨,产能利用率102.39%;实现销量43.84吨,产销率85.63%。2019年上半年公司混合晶体产能25吨,产量22.15吨,产能利用率88.59%;实现销量25.29吨,产销率114.18%。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向年产100吨显示用液晶材料项目二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公用及辅助工程、研发支出及营运资金的补充,其中生产设备投资6782万元,主体建筑及其配套投资12820万元,研发支出3813万元,补充营运资金7560万元。公司产能利用率逐年增长,2017年和2018年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公司募投扩产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满足逐步扩大的下游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

(二)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快速增长。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70.76%;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14.62%。主要原因是2018年公司顺利完成新厂区搬迁,年产100吨显示用液晶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公司在京东方TFT混晶销量增加。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4.48%;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下滑13.65%,主要受面板行业下行周期影响,公司液晶材料价格下跌。

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的主要来源为混合液晶。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混品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19%、91.00%、94.45%;其中,2019年上半年TFT混晶营业收入1.7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4.32%,毛利润0.93亿元,占总毛利的90.81%。

期间费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逐步提升。2018年,公司期间费用(含研发费用1809.92万元)合计7274.64万元,期间费用率为18.46%;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63pct至6.17%,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97pct至12.54%,财务费用率同比下滑0.66pct至-0.25%;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继续下滑至16.71%。受产品结构影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TFT混合液晶产品销售额增加,提高了整体毛利率;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实行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成本。2018年公司销售毛利率55.16%,同比增加4.27pct;销售净利率为29.06%,同比增加5.94pct。2019年上半年受液晶材料价格下跌影响,毛利率、净利率略有下滑。

2019年6月末,公司员工总数为304人,其中研发人员63人,占比20.72%。公司属于高度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保持技术优势、丰富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是维持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公司研发投入呈持续增长趋势,2016-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74.19、1300.01、1809.9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1%、5.63%、4.59%,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1010.2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92%。

二、国内液晶面板产能持续扩张,产业政策助力液晶材料国产化

(一)液晶材料是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

液晶材料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制造过程是从基础的化工原料材料合成为普通级别的液晶单体,经过纯化,除去杂质、水分、离子,升级为电子级别的液晶单体,再由这些电子级的液晶单体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达到均匀、稳定的液晶形态形成混合液晶。混合液晶经过LCD制造商的生产工序与其他相关材料组装在一起,成为液晶显示器面板,再装上电子部件,即可成为大众所见的各类电子产品——计算器、电子表、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及电视等。

液晶材料位居液晶显示产业链的上游端,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3-4%,是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LCD面板对响应速度、对比度、视角、透过率等关键指标要求不断提高,对液晶材料的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指标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液晶材料性能及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LCD面板的整体显示性能。

液晶材料是液晶面板上下玻璃板间的半透明介电材料,功能相当于光闸开关。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上下电极通电后,电场产生变化使得液晶分子因介电各向异性而实现光线的偏转,光线因液晶长轴与短轴折射率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穿透度,再配合配向膜与偏光板的作用,即可产生光线ON-OFF的变化,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画面。

LCD技术应需求变化而演进,已经经历数代产品。根据液晶驱动方式分类,可将目前LCD产品分为扭曲向列型(TN-LCD)、超扭曲向列型(STN-LCD)、薄膜晶体管型(TFT-LCD)三大类;其中TFT-LCD 按视角类型又可以分为扭曲向列相型(TN TFT-LCD)、垂直排列型(VA TFT-LCD)、共面转换技术型(IPS TFT-LCD)三种主流类型。TN-LCD通常应用于生产电子表、计算器、电话机、传真机、仪器仪表表盘等液晶面板,STN-LCD通常应用于生产电子辞典、电子记事本、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液晶面板,TFT-LCD主要应用于高清晰和高性能的液晶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其中TN TFT-LCD主要应用于中小尺寸产品,VA TFT-LCD主要应用于高端大尺寸液晶电视等,IPS TFT-LCD主要应用于高端平板电脑、高档智能手机、液晶电视等。TFT-LCD具有响应速度快、彩显能力强、功耗小等特点,应用最为广泛,2015年全球TFT-LCD在LCD中占比99.58%。

在TFT-LCD上中下游环节的价值链构成中,液晶材料的毛利率水平较高,约在35%-40%。

(二)国内面板产能持续扩张,混晶材料需求向好

1.液晶面板出货保持增长,国内面板产能持续扩张。

全球液晶面板需求保持增长。液晶材料的直接下游是液晶面板行业,受益LCD尺寸面板不断放大,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平稳增长,2018年出货量达到2.89亿片,同比增长9.10%。

全球LCD面板产业的转移经历了“美国起源—日本发展—韩国超越—中国台湾地区崛起—中国大陆发力”的过程。从2009年后,大陆LCD面板开始发力,全球液晶面板产能也由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转向中国大陆地区。据IHS数据,中国大陆地区LCD产能将加速扩张,2018年市场占有率达到39%,预计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产能将占全球总产能的55%。

2018年京东方全球首条G10.5代线顺利爬坡,电视面板产能同比增长超过40%;2018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5430万片,同比增长24%。从全球液晶显示器面板以及笔记本面板出货量排名来看,京东方2018年液晶显示器面板全年出货量3770万台,笔记本面板出货量全球占比29.8%,位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持续快速扩张。根据各面板厂商重大投资公告、地方政府互联网信息以及收集的市场资料,2021年前国内液晶面板厂商拟新增生产线产能7462.37万平方米。

随着全球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相应混合液晶需求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国内TFT液晶材料需求总量在300吨左右,国内市场将占全球市场的约29%。随着更多在建产线的产能持续开出,至2020年国内TFT需求量将达到470吨以上,全球占比近44%。随着国内面板企业国产化原材料采购率的提升,国产液晶材料企业迎来更多机会,2017-2020年国内TFT液晶材料需求复合增速在16%左右。

液晶面板供需趋于平衡,价格有望企稳回升。2018年全球LCD电视面板产能增长的幅度高于市场需求面积的增幅,面积供需比为7.1%,整体供大于求,带动面板价格下跌,大部分面板价格的跌幅均超过20%。2019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供需比为6.4%,供需比有所缩窄,2019年下半年面板过剩率有望下降至1%以内,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2.大尺寸显示面板为增长亮点,LCD主导地位稳固。

目前,TFT-LCD面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液晶面板的大尺寸应用主要集中在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和移动电脑上,小尺寸应用则主要集中在手机、平板等方面。液晶电视是液晶面板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在整个液晶面板的市场中占据超过60%的面板需求,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决定了液晶面板的需求走势。2017年以来,液晶电视主要发展趋势是超高清和大尺寸,以前主流液晶电视尺寸是32、43和55寸,目前已经转变为55寸和65寸甚至70寸,面板尺寸的扩大稀释了整体TFT-LCD产能增加的影响。

由液晶技术主导的传统面板市场,由于TFT-LCD面板的成熟性及逐步改良的成本优势,决定了大屏幕显示市场仍由液晶主导,该市场仍是目前平板显示最大的市场。而液晶材料是液晶面板最为核心的上游材料之一,面板市场需求的增加和TFT-LCD产能进一步向中国大陆的转移,液晶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三)高性能混晶长期被海外垄断,产业政策助力液晶材料国产化

我国液晶材料发展起步较晚,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之间仍存一定差距。国内液晶材料企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国内液晶材料主要依靠进口,特别是中高端市场。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德国默克(Merck)公司、日本智索(Chisso/JNC)公司、大日本油墨(DIC)和日本ADK公司四家液晶材料公司,主要生产TFT、STN、中高档TN等中高档液晶材料产品。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专利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外资企业垄断。目前全球TFT液晶市场基本上由德国的MERCK和日本的JNC、DIC三家垄断,其中,MERCK在高性能TFT液晶材料市场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高性能液晶材料一直依赖进口,国产化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本地化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特别是在快速响应、高可靠性和高穿透性液晶材料这类高端产品上,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专利布局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国内企业中具有混晶能力的只有诚志股份、和成显示、八亿时空等少数企业。

高性能液晶材料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属于国家鼓励类行业。国家为鼓励液晶材料的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鼓励政策、科技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该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在国家鼓励的显示技术本土化的背景下,国内混晶材料企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会,液晶材料国产化势在必行。

近年来大陆显示面板企业新建产能不断增加,液晶材料需求不断增加,地缘优势愈发明显。随着国内液晶材料企业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快速提升,逐步掌握混合液晶的生产、控制技术,国内液晶材料企业相比国外进口产品具有价格优势,液晶材料国产化率稳步提升。2018年混合液晶国产化率达到33%。

三、公司产品结构高端化发展,规模化供货大型面板厂商

(一)产品结构高端化发展,混晶销量大幅增长

经过15年的努力,公司形成覆盖智能手机、电脑、高清电视、车载显示、智能仪表等领域的全系列产品,成为国内少数有能力生产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企业之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为高性能薄膜晶体管(TFT)混合液晶材料,包括IPS型、TN型、VA型。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核心技术产品收入,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为0.54、1.65、3.14、1.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0.67%、71.55%、79.56%、84.31%。

公司TFT混晶销售数量逐年上升,2016-2019年上半年TFT混晶销量分别为5.02、16.87、35.18、20.84吨。2018面板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端、高性能TFT混晶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同时,2017年下半年,公司主要客户重庆京东方需求量大幅提升及福州京东方的规模化供货,导致销售数量大幅提升;2018年保持良好供货态势,全年销售总量进一步提升。价格方面,2016-2019年上半年TFT混晶价格分别为10728.65、9788.18、8912.01、8302.31元/千克;主要系公司为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积极配合客户的产品定价策略,在保持公司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公司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由于原材料粗单晶采购价格逐年下降,公司TFT混合晶体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16-2018年分别为39.33%、55.19%、58.53%。2019年上半年受下游行业影响,混合晶体价格下跌,毛利率略有下滑。

公司其他混晶主要包括TN型、STN型、HTN型和VA型等混晶,其他混晶保持原有客户稳定供货的基础上略有增加,整体销售数量相对稳定。公司适当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销售价格较高的VA型混晶的销售比重,逐步减少销售价格较低的TN型混晶的销售比重,使得其他混晶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2018年其他混晶单价为5204.71元/千克。公司单体液晶主要用于自用,少量用于对外销售,整体单体液晶价格相对稳定。公司单体液晶销售数量2017年有所下降,主要系韩国东进和台湾达兴对应产品产量下降,导致所需的单体液晶需求下降所致。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粗单晶、中间体和基础化工原料。公司供货规模逐年扩大,主要原材料粗单晶、中间体和基础化工原材料采购数量及采购金额均成大幅增长趋势。采购规模增加进一步增强公司议价能力,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粗单晶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为3989.64元/千克、3619.91元/千克、3215.11元/千克和3181.62元/千克,逐年下降。中间体和基础化工原材料采购单价基本保持稳定。

(二)产品技术水平行业领先,京东方供货规模持续扩大

公司在中间体制备、单晶合成与纯化、混配和液晶面板检测等环节上形成了完整的专有核心技术体系,公司在TFT型液晶材料上已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混合液晶材料现已覆盖智能手机、电脑、高清电视、车载显示和智能仪表等领域。在以京东方为龙头的面板企业现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且公司高性能混合液晶已进入海外市场,供货规模持续扩大,公司产品多项性能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得到海内外知名面板厂商的认可,标志着本公司核心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91项,在审核的发明专利申请185项。

公司在发展历史上,自主研发创新的数项液晶材料产品走在国内前列,填补国内空白,并成功实现产业化。2015年,公司高性能薄膜晶体管混合液晶系列产品中的IPS-TFT率先对我国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规模化供货,打破了少数外国企业长期对该产品市场的垄断;2017年,公司IPS-TFT产品在台湾群创实现销售,打开海外市场;2018年,公司高性能薄膜晶体管混合液晶系列产品中的PSVA-TFT在惠科股份送样顺利通过验证,2019年初已经实现批量供货。

公司曾承担过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薄膜晶体管(TFT)混合液晶产品体系,推动高世代线TFT-LCD面板制备所需的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公司2015年成为京东方国产TFT混合液晶材料的战略供应商并实现规模化供货,且在最近三年销售额持续大幅增长。在与京东方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所产生的市场影响力的带动下,公司不断开拓海内外市场,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成为台湾群创和惠科股份的合格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目前正在进行华星光电的产品认证测试,有望于2020年实现批量供货;与韩国LGD等公司顺利开展技术交流,客户资源不断丰富。

未来,公司将深入开发高性能混合液晶产品,巩固液晶显示领域行业地位。公司将加大对超高分辨率(4K/8K)显示用液晶材料、PSVA(聚合物稳定垂直取向)混合液晶和自取向垂直排列(SAVA)混合液晶的开发,向大尺寸、高解析度等高附加值的市场拓展,为客户提供性能更优、性价比更高的新一代产品。同时,大力推进OLED研发,加快产业化。在先期OLED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公司将继续推进电子传输材料、蓝光、绿光和红光客体染料和主体的研发,并对其性能和品质进行验证,重点提升OLED显示材料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逐步构建OLED显示材料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完整的OLED核心生产工艺,加快OLED显示材料的产业化步伐,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盈利预测及估值

(一)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24、6.42、8.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51.4%、39.8%;归母净利润1.07、1.54、1.99亿元,同比增长-6.2%、43.5%、28.9%。

核心产品假设:

(1)国产化率:根据Witsview预测数据,2021年国内TFT需求量将达到500吨以上,混晶材料总需求接近600万吨。假设2021年混晶材料国产化率达到50%,八亿时空混晶出货量占国内企业出货量35%左右。

(2)混晶价格:受面板行业下行周期影响,2019年混晶材料价格较大幅度下跌;假设2020-2021年混晶材料价格5%-10%下调,对应混晶材料毛利率有所下滑。

(3)混晶销量:结合京东方世代线投产节奏,假设京东方2020-2021年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50%、40%;公司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成为台湾群创和惠科股份的合格供应商,与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瀚宇彩晶的认证持续推进中,假设未来两年内公司对惠科股份销量大幅提升,成功成为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的合格供应商。

(二)估值及投资评级

公司满足并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之2.1.2(一)的“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作为上市标准。公司近年来盈利能力稳定,可选用可比公司PE估值或者PEG估值方法。

我们选取飞凯材料诚志股份万润股份永太科技作为可比公司。飞凯材料子公司和成显示业务结构与八亿时空相同,主要产品均为混合液晶;诚志股份主要业务包括工业气体及基础化工原料、液晶材料、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从事液晶材料业务的主体为其子公司诚志永华;万润股份和永太科技业务包括中间体、单体液晶等混合液晶的前端材料,属于混合液晶企业的上游厂商。

根据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2020年PE估值的平均数为22.6x、中位数为19.4x,PEG估值的平均数为1.05x、中位数为0.71x。

(1)PE估值:考虑到科创板公司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结合可比公司平均PE,综合给予公司2020年25-35倍PE(发行后),对应市值为38.5-53.9亿元,对应股价39.91-55.87元。

(2)PEG估值:根据我们的盈利预测,公司2019-2021年CAGR为36.4%;参考可比公司平均PEG,飞凯材料业务与公司较为接近,其2019-2021年CAGR为21.2%,PEG为0.89。综合考虑,给予公司2020年0.80-1.10倍PEG,对应市值为44.8-61.6亿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目标市值38.5-61.6亿元,按照发行后9647万总股本计算,对应合理估值区间39.91元-63.87元,对应PE(发行后)25-40倍。

五、风险提示

(1)客户高度集中的风险

公司的第一大客户为京东方,公司对京东方的销售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70%,客户高度集中。公司于2015年入围京东方供应链体系,对京东方的供货量持续大幅增长,京东方对公司的定期质量评级不断上升;但若未来公司的研发创新跟不上京东方“8425”战略,不能够适应京东方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排除未来被替代或取消供货的可能,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

随着近年来液晶显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相关应用领域对液晶显示的响应速度、液晶屏幕厚度、显示视角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液晶材料以高性能化为趋势的升级换代。目前TFT-LCD占据平板显示主要的市场规模,若未来OLED工艺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实现突破,将在大尺寸平板显示领域与液晶显示技术形成抗衡。在显示领域升级迭代的过程中,若公司产品研发创新跟不上市场对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且新产品不能获得客户认可,将对公司未来发展形成制约。

(3)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根据客户对于所需混合液晶产品的种类、性能和品质指标等具体需求定制混合液晶,并根据终端混合液晶的具体品种采购相应的原材料,制备相应种类的单体液晶和中间体等前端材料,生产模式具有显著的定制化特点,同时,由于从原材料至混合液晶的生产环节多,生产周期长达90-160天,为保证及时向客户供货,公司需要提前进行备货并制备中间体、单体液晶等前端材料,从而形成期末较大存货。公司业务客观上存在因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客户提货延迟甚至违约等因素导致的存货减值风险。

(4)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若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产销情况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