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照进现实,“八个凡是Tips”来支招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上映一周后,《孤注一掷》票房破20亿,预计最终总票房有望突破37亿元。该片导演申奥表示,他创作时努力在“一部好的反诈宣传片”和“一部好电影”中间寻找共同点,希望既让观众觉得好看,又能起到警示效果。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影片,《孤注一掷》不仅取材于现实,还在真真切切地影响现实。

各地市委或公安纷纷下场,组织辖区网络文明志愿者或社区居民前往影城观看电影,身临其境地感受网络诈骗犯罪情节,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多维度学习、宣扬反诈知识。

各地网友观影后自发分享诈骗套路,谨防更多人上当受骗,连国家反诈中心APP也被网友称为“《孤注一掷》衍生品”,下载量再度攀升。

一股“全民反诈”热潮,正自上而下的蔓延开来。

与“全民反诈”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诈骗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我国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的金额最大,占造成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某些机构通过网络或短信、电话等散布办理贷款、代办信用卡等虚假信息,将其伪装成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受害人信任,并附带“日息低”“无抵押”“零门槛”“可零息分期”等诱导性话语,吸引受害人走入陷阱。殊不知,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与之相随的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更高。

将公司名称夸大、制作精美APP页面、所用文书常冠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工商局”等字样也是诈骗常用的手段。这类诈骗迷惑性极强,上当者众多。某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甚至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严重侵害了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权。

这些行为故意模糊了借贷实际成本,并对贷款产品过度包装和营销,容易让消费者陷入盲目无节制的消费陷阱中。这类受害者的重灾区往往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且对金融的认知薄弱,极易被误导,青少年被诈骗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

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如何才能远离诈骗陷阱?

招商银行提醒大家,反诈防火墙第一步: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有正确评估,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盲目消费行为。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金融消费者在选择机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时,需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等等。对不明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为了更好地提高群众识诈、反诈能力,构筑反诈防火墙,招行还特别总结了“八个凡是小Tips”,与大家一起共同维护网络秩序,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八个凡是小Tips:

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转账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提供银行卡机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生意往来垫付资金为由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要求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好友拉入聊天群,引导点击链接下载不明APP进行投资、退款退费的,都是诈骗!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由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观点、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等仅供参考,也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承诺及担保。理财非存款,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全部讨论

2023-08-24 16:36

小招真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