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亏损8000多亿,负债2.5万亿,最终接盘的可能是剩余那55%的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恒大亏损8000多亿,负债2.5万亿,最终接盘的可能是剩余那55%的人

恒大亏损高达8000亿,负债总额高达2.5万亿,可能最终由剩下的55%的人群承担。

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炸弹无疑是恒大集团,根据最近发布的财务报告,恒大的运营亏损已经超过8000亿人民币,其总负债更是高达2.28万亿人民币。在目前房地产市场萧条的背景下,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在持续下滑,恒大的账面价值已经沦为负值。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恒大完全有条件申请破产,以此清算所有债务,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无法实现,恒大不但不能简单破产关闭,反而国家还在想方设法进行救助。那么,救助恒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恒大的2万多亿债务表面上看似是与多家地方银行深度绑定,将银行卷入其中,但实际上这更多地捆绑了各级地方政府甚至是中央银行。从本质上讲,这些债务并非完全是恒大个体的债务,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各级政府的债务。如果恒大向法院申请破产,不仅仅是恒大地产和相关银行将面临关闭,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也可能陷入困境甚至破产。要理解这一逻辑,我们需要从中国房地产融资模式说起。

从表面看,房地产公司通常是通过抵押土地和房产向银行获得贷款,然后用这些贷款进行开发,房屋售出后再偿还银行贷款。这样的流程本不应出现问题,但很多房企在获得贷款后,会继续购买新的土地,形成一个持续的循环。因为过去土地价格一直在上涨,总有人愿意接盘,但一旦没有新的买家,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就会停止,这将导致烂尾楼的出现,银行的贷款无法回收,进而可能导致银行面临金融风险。

其次,深层次看,这些巨额债务并非完全是银行的存款,而是通过金融债务工具加杠杆放大的。近40万亿的地方债和70万亿的城投债的形成原因就在此。过去,每当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时,地方政府通常会通过发行一般债券或专项债券托底市场,实际上是地方政府或其控制的城投公司出手购地,暂时拉升市场,然后将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实现资产增值。

那么政府的资金从哪里来呢?显然不是税收,唯一的解释是通过土地财政杠杆向中央银行借款,即通过债务方式融资,然后卖出土地后偿还金融机构。但问题在于,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等原因,并没有及时偿还这些资金,而是挪用了这些资金,导致地方债和城投债规模越来越大,已至于无法偿还的地步。政府出售的土地在开发商手中无法变现,也无法通过房地产税收来弥补。

最终,既然银行和政府都被牵连其中,恒大宣布破产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银行和政府不可能为一家企业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那么,如何救助恒大,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最终谁会成为接盘者呢?根据西方的货币理论,消除当前债务的最佳方法是通过货币膨胀来淹没债务。看似庞大的2万亿,若干年后可能看起来并不那么巨大,这与30多年前万元户视为富有而现在万元不足以解决大问题的情况相似。

而通过货币膨胀淹没债务的最佳策略是拖延时间并持续超发货币。尽管恒大的资产已经为负,但如果能够通过持续的货币超发让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实现土地的二次增值,那么这些负资产很可能变为正资产。中国的城镇户籍人口仅占45%,房屋需求依旧存在,如果没有意外,最终的接盘方可能就是剩下的55%人群中的一部分。

全部讨论

06-07 15:21

而通过货币膨胀淹没债务的最佳策略是拖延时间并持续超发货币,通胀是不可辟免的,
包括美帝也只能这么干,所以他们加息加个球,最终也是要降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