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的错误和万科一样,错估了行业周期,并在错的时间加大了杠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4喜欢:3

2024年1月18日,帅真财经报道,林峰,儿子和继承人正邦集团,可能是全国败家子的榜首。
2020年,林家作为江西省首富,掌管着320亿资产,正邦集团的管理权交给了林峰。不出一年,公司欠下了348亿的债务,连卖掉所有资产也无法偿还。
日均亏损高达9500万,林峰是怎么做到的呢?
简单来说,正邦集团错误估计了猪肉市场的周期。
林印孙的时代,2018至2020年猪肉价格飙升,每斤猪肉从十几元涨至二三十元,大城市如上海甚至能卖到40元。猪肉市场大好时,养猪的利润甚至超过了卖房。
借助猪肉价格的飙升,正邦集团成为江西省首个市值超过千亿的公司,林印孙个人财富也达到320亿,成为江西首富。
在事业巅峰时,林印孙决定退休,将公司董事长职位交给了儿子林峰。
但在退休前,林印孙为儿子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宣布要成为“中国猪王”,目标是一年卖出一亿头猪,将市值提升到1万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正邦借入超过600亿,四处收购母猪和仔猪,租用大量养猪场,购买价格比行业平均高30%。
80后的林峰接班后,决定将正邦带入高科技领域。
但养猪如何与高科技结合呢?他们的转型措施只是将“正邦集团”改名为“正邦科技”,并增聘了一些大学生。
在南昌这样的三线城市,正邦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9000元的底薪,而十几年养猪经验的老员工工资仅为12000元。这样的薪酬在南昌已经算是非常优厚了。
这批新人主要负责融资业务,使用了各种金融工具,使得正邦的负债率从20%多飙升至七八十。
然而,就在林峰准备推进AI养猪和大数据监控等新技术时,猪肉价格突然崩盘,结束了三年的牛市,进入衰退期。
到了2022年,正邦养一头猪的成本达到1500元,而售价仅有1100元。不卖的话,饲料费用每天需要数百万,亏损更大。
最终,正邦在巨大的压力下,清空了800万头猪,损失达32亿,加上人工、水电和贷款成本,全年亏损接近100亿。
2023年情况更加糟糕,正邦的资金链断裂,连饲料都买不起,导致了仔猪在养殖场饿死的悲剧。
与此同时,正邦旗下的饲料厂却在向其他
养猪场秘密卖饲料,这些收入并未计入公司账目,而是被几位高层的亲戚私自分走。
据老员工透露,正邦内部裙带关系严重,各个部门都由老板的亲戚把持,不论工作能力如何,亲戚入厂即可升官。
正邦的员工在行业内名声不佳,以贪腐和内斗闻名,其他养猪场也不愿雇用来自正邦的员工。
最终,救正邦于水火的人竟是林印孙曾经鄙视的鲍洪星。
鲍洪星与林印孙的商业历程高度相似,都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先是经营饲料厂,累积首桶金,再转入养殖业。两家公司相距仅一公里。
#深度好文计划#尽管两家公司一直是竞争关系,林印孙曾称鲍为“胆小鬼,土包子”。但正是这位“胆小鬼,土包子”,笑到了最后。在猪肉价格高涨期间,鲍没有盲目扩张,没有向银行借款,一切生意都靠自有资金,从不涉足金融或考虑上市。
当林印孙拥有320亿成为江西首富时,鲍洪星的身价仅为60亿,却从未被林所重视。然而,鲍的60亿是实打实的资产,不欠银行一分钱。
当林印孙走投无路时,整个江西唯一有能力接手正邦的只有鲍洪星。无奈之下,林只能接受这一“冤家”的收购。
去年夏天,双胞胎集团的会计和管理人员陆续进驻正邦,开始全面调查。从此,林印孙再也没有踏入过公司一步,一切由儿子林峰处理。
想到林峰,不禁感叹,他作为江西首富的日子虽短,却成为全国败家速度最快的富二代,还不得不清理父亲留下的烂摊子,最终将公司交给了“冤家”。
作为一名80后,他的压力确实不小。

全部讨论

05-15 09:52

不借钱的重要性——尽管两家公司一直是竞争关系,林印孙曾称鲍为“胆小鬼,土包子”。但正是这位“胆小鬼,土包子”,笑到了最后。在猪肉价格高涨期间,鲍没有盲目扩张,没有向银行借款,一切生意都靠自有资金,从不涉足金融或考虑上市。
当林印孙拥有320亿成为江西首富时,鲍洪星的身价仅为60亿,却从未被林所重视。然而,鲍的60亿是实打实的资产,不欠银行一分钱。
当林印孙走投无路时,整个江西唯一有能力接手正邦的只有鲍洪星。无奈之下,林只能接受这一“冤家”的收购。

05-15 09:14

南昌市三线城市?第一次听说一个省会城市是三线的。

05-16 09:54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一个行业新手年轻人你不扶上马送一程,不经历两个猪周期的舵手能放心吗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运气挣的钱,都要靠实力还回去。

05-15 10:39

哈,突然想到,可以持续观察一下:李嘉诚,巴菲特,大道……这代优秀企业家,他们的二代……猜一下是“二代”的问题?——从历史里看,三代四代……听的不够多啊……【当然:要多维度观察】

05-15 11:03

再见吧。你也没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