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国际化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9
有利于这五个目标,以前和未来的组织模式一定会有巨大不同
在早期生死面前,抱团取暖,共御外敌
就如振国总说,现在已经不是当年每天在拉晶炉旁边随时决策的时代
慢慢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链条越来越长,而且从硅片,拉晶切片到电池到组件,到氢能到 bipv
等等方向也太多了
每一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极强的创新和积极性,都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和勇气,都需要极大的利益模式支持。
其实隆基这次电池就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研发不能自我封闭,不能束之高阁,研发的人必须和研发的产品共进退,共生死,那种中央研究院模式我不一定赞同,大企业病很可怕
不仅仅隆基,连城数控控股公司,让打工的人赌命,有创业精神也是一种笑话,所以参股的成功概率很高,控股的很低,这种魔咒不仅仅隆基体系,我见过的各个公司都有
所以股权关联的平台化企业才是中国高科技企业成功的希望,现代化大生产从来不是某个企业的成功,是一系列关联企业的成功,西方很多优秀企业都以前曾经是大企业的一个子公司和部门独立出来的
我现在也担心的中国资本市场追求市值模式其实也是抹杀中国高科技技术产业魔咒,因为控股会提高市值,参股不会
其实隆基这次的事情不仅对光伏产业,对中国整个高科技产业都有借鉴意义
以前中国产业都是三来一补,简单资源模式产业,子公司主要靠资金和技术复制,但以后不一样了,子公司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利益模式才是成败关键,所以现在那个企业自称集团的,在我眼里都是傻大土,
昨天看到通用公司 Ge 被 three part 了,未来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经济学思想和理论逻辑上的创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