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8

$康方生物(09926)$ 康方112与其他路线完全没有可比性。

由于目前针对肺癌的治疗,化疗依然是主流思路,因此那些单抗双抗的企业怎么能扭转这个趋势,从而卖更多的药赚更多的钱呢?他们抓住了一个点:耐药性。化药有抗药性,一代抗了有二代,二代抗了有三代,但是三代都抗药了,那就神仙难救喽!具体方案如下:

一是单抗(PD-1)+ADC。当科伦的264公布初步结果后,市场一片兴奋。也是导致康方大跌的原始诱因。但是大神们指出,一是基线不一样,一代药和二代药经治的居多,和康方的三代经治区别很大。二是OS没出来,不具备说服力;三是离最终获批还很远。这个方法有潜力,但需要观察。

二是PD-1单抗+VEGF单抗(贝伐)。这个思路是因为人们发现在耐药性出现后,PD-1已经没啥用了,反倒是VEGF阻断有效果。由于PD-1单抗的选择不同,大概做了几个不同的临床。结果证明,一代二代化疗结束就转用此法效果还好,但是一旦三代也耐药了(奥希替尼),基本歇菜。

三是康方的双抗。无论大家对数据如何解读,看到112三期基线的选择以及亚组的HR,我们都应该承认在三代药用完产生抗药性“无计可施”的情况下AK112是唯一目前有显著效果的治疗方式。只有AK112在告诉你:沿着传统的化疗路径继续走,走到三代耐药的终点,还有我这个双抗给你兜底。

所以,前两种思路本质上不是解决三代耐药问题的,而是告诉你:不要在靶向药化疗的一棵树上吊死啦,一代二代差不多就转单抗吧,虽然贵点但效果好,如果还是路径依赖,等到三代靶向药产生抗药性那就彻底完蛋啦!康方也一样,谁也没把三代抗药终末期最为最终的适应症。进入一线治疗才是112的星辰大海。

雪球上有个网友的亲身经历很典型:母亲78岁胃癌晚期,结果用了康方的104双抗效果极好。总体成本花完16万就封顶。别忘了,AK104的胃癌适应症还没获批呐!

全部讨论

05-29 16:51

有一个细节 264+奥希替尼很早就开了临床

05-29 17:06

不用化疗直接用112可以吗

05-29 18:37

难怪君实很早就跟多喜搞ADC,到现在根本不提了,估计探索下来路太难走,放弃了

05-29 18:27

可以了解下各基因驱动人群的统计,分享下我目前所知。
肺癌里面小细胞SCLC占15%,非鳞非小nsqNSCLC占55%,鳞状非小sqNSCLC占30%。
其中,nsqNSCLC里面驱动基因阴性人群占比38%,sqNSCLC里面驱动基因阴性人群占比87%,所以NSCLC驱动基因阴性患者比例高达70%。
这70%的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目前的治疗办法基本就是免疫疗法加或不加化疗,抗血管药加或不加化疗,或者单独化疗。
然而,PDL1阴性(<1%)人群占比47%。
基因驱动型的基本都是nsqNSCLC,亚洲人种中EGFR突变型占nsqNSCLC比例50%,西方人种该比例为10%。EGFR突变型占总人群比例多少可以自行计算。

05-29 18:24

化疗和小分子都没搞清楚

05-29 19:23

另一个视角分析康方的药物研发战略。值得留存!

05-29 16:59

264同靶点路径的都失败了,感觉它也离崩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