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36喜欢:43

最近了解到的关于CXO的一些东西,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康龙化成一直被定义成第二个药明康德,无论是研报还是普通机构投资者的观点,大多数人都认为全产业链布局值得拥有溢价,因为全产业链会带来协同效应,并且可以给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CXO公司成本、增加客户粘性。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没什么用处。

举个例子,美国FDA曾统计过,美国的创新药物开发效率大体为,“10000个化合物中有250个可以进入临床前研究,这其中仅有5个能够进入临床研究,你化合物筛选这里和临床前研究的化合物数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临床前化合物和临床中化合物又不是一个量级,怎么做到协同?使用这些数字,如果你是一个临床前的CRO,就像查理斯·里弗,你最多只能处理250个进入正式的GLP药物安全工作,但其中只有10个会进入临床,从数学上来说这是你的重叠,这是你的协同作用。换句话说,几乎没有协同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几年前,当CharlesRiver从Kendle收购某些业务时,他们立即出售了临床业务。这根本就不合适,没有协同作用,这是一个不同的调用点,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没有一家大型制药公司会孤注一掷,比如说辉瑞,他们80%的临床工作由四家公司分担,但他们的许多其他工作仍然使用专业cro进行后期工作、批准后工作、卫生经济学和结果研究,甚至是患者招募,因此根本没有一站式服务。A股对于一站式服务CXO预期给的溢价,是脱离现实的幻想,但是他就是给了这么个溢价

那些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一站式企业会吃掉像只做临床前CRO的昭衍新药、只做临床中和临床前CRO的泰格医药的份额的,基本是胡扯。但是昭衍新药和泰格医药也不容易通过正常的市场行为挤压掉其他小CRO公司的份额,因为他们可以靠低价去苟活,靠关系去苟活,全国三万多家CRO公司,根本死不掉,他们很多虽然没有实力做三期临床,但更早期的比如1期2期,2a,2b期,他们都能做。

未来泰格昭衍新药要有成长,一是要靠国内创新药研发氛围提升,二是要靠收购,泰格的投资基金已经起到了收购、参股这么一个作用,泰格的基金投了很多的CRO公司。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泰格医药(SZ300347)$ $昭衍新药(SH603127)$ $药明康德(SH603259)$

全部讨论

2023-11-12 11:26

难道你没看到,益诺思招股书,过去几年安评市场份额变化吗?昭衍、益诺思快速增加,大幅逼近与药明的差距,所谓一站式、端到端,只是券商研报的套路,不管CXO还是任何行业、业务,做强做优做精,是非常容易积累竞争优势的。而不是一味做多、做大、只注重规模。

2023-11-10 15:11

不能同意更多 康龙cro比不过tiger,药物发现比不过药名,cdmo比不过凯子,就是个上市套现的垃圾。

2023-12-04 12:05

饕餮总,今天药明带崩整个创新药怎么看呀?这么大量的底部出货,逻辑出问题了吗?

2023-11-10 18:09

这是博弈市场,不是象牙塔,cxo一旦板块热起来,康龙的溢价肯定更高,不用质疑。Ai涨的最多的都不是正标,筹码传销游戏,还真当理财?

2023-11-14 14:15

你别说康龙化成溢价了,就你青睐的泰格,溢价一点不比康龙少,泰格有一半的利润都是投资收益,扣非其实并没那么多,把泰格的估值翻倍,基本比其他公司还要高了,只做临床的泰格怎么也能获得堪比药明和康龙的溢价呢?要么是这些公司都很垃圾,要么就是你所谓的溢价错了。

2023-11-11 01:46

🎈观点又有不同:在此减肥药盛世呼之欲出之际,CDMO(多肽)产能为王。当前利益最大化是产能布局

2023-11-13 00:54

最近康龙表现可以的,龙字辈不是开玩笑

2023-11-10 16:08

哪个药企会把创新药从发现→安评→临床→生产所有环节商业秘密数据都给一个公司呢?
CXO一体化就是悖论

2023-11-10 15:00

赞👍,确实是CDMO的流水很大,工艺重要点。,CRO的门槛在海外多中心临床。

2023-11-10 17:01

cro只有一个就是药明康德 李革一直在减持的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