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股票投资,你要远离这个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我会卖出股票:第一,所持有的股票极度高估;第二,这家企业的基本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第三,发现了更好的股票投资机会。——沃伦﹒巴菲特

如果你阅读过介绍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约翰﹒内夫、菲利普﹒费雪、约翰﹒邓普顿等这些全球顶尖价值投资大师,以及杨天南、但斌等我国著名投资大师的有关投资理念方面的书籍,会发现这些投资大师们选择卖出股票的理由大同小异,即:所持有的股票极度高估;这家企业的基本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发现了更好的股票投资机会。

除此之外,这些投资大师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即:不去预测短期内的股市变化,且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不具备预测的能力。基于此,投资大师们建议,精挑细选买入股票,并耐心持有,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时选择卖出。

这些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念,很多投资者尤其是追求价值投资的人大多都听说过、学习过,但是在现实投资中有不少人难以做到坚持这种投资理念,例如:通过打听各种消息做出买卖的决定;不管公司业绩怎么样,只盯着K线做短线,涨个5~20%就跑;即便买了好公司的股票,不管估值有多么便宜,只要稍微有点消息,就坐不住,必须要卖出。

若以上这种方式能够让你长期获得不错的收益,那么请你继续复制下去,所谓成功不就是简单的事情,(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断地复制下去嘛。但是,若这种方式并没有让你长期获得不错的收益,那么你需要做的是重新审视现在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为什么不少人明明没有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却难以遵从世界顶尖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对于价值投资新手来说,又应该如何避免逐渐走向(相对价值投资来说的)“旁门左道”,从而成为能够抵挡住各种诱惑的、坚定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人们都向往成功,同样在股市上,很多投资者梦想着通过股票投资改变生活,改变命运。既然如此,有一个最实实在在、最简单的办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那些顶尖投资大师们的精华学过来,与时间做朋友,长期践行下去。但是,人的天性决定了人们普遍急于获得成功,急于在股市中赚大钱,而那些投资大师们的理念、方法对有些人来说“太慢了”。

人们为什么急于改变现状呢?说穿了,因为之前的各种积累不够嘛。请你仔细琢磨一下,我们每一个人此刻的生活状态是不是由过去的知识、关系、财富等积累决定的?进一步,未来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取决于过去和现在的积累?如果之前没有足够的积累,又希望未来能过得好一些,有且只有一个办法——把握好现在,大量地积累,采用正确的方法长期做正确的事情。

通过知识的积累、价值投资的践行已具备一定财富规模的人,一方面,相对来说不会那么急于改变现状,另一方面,他们也深深懂得知识、财富的积累一切是与时间做朋友的结果。想想看,若之前毫无积累的人突然什么都明白了,财富也变多了,这对于之前积累了几年、几十年的人来说是公平的吗?人是挺有意思的动物,口口声声说追求公平的同时,又希望这种对他人不公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我们唯一需要做的是不断地积累和成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像那些伟大的公司一样构筑人生厚厚的护城河。

由此可见,在学习过、听说过投资大师们的理念和方法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急于改变现状,并没有按照大师们的理念和方法践行下去。而在剩余的人当中,又有一部分人由于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原因,难以践行下去。那么,其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进一步探讨下去。

先看一下几个真实的案例。(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的案例摘自李善友教授的《第二曲线创新》。)

1973年,摩托罗拉发明了全球第一款无线移动电话,此后在整个模拟通信时代,它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手机制造商和顶尖无线设备提供商。在模拟手机时代,摩托罗拉占据了将近100%的市场份额。就在摩托罗拉处于整个模拟通信时代的顶端之时,当时的摩托罗拉管理层也意识到数字通信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尽管如此,摩托罗拉管理层依然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模拟手机的更新换代上,而代表着手机未来的数字手机业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早早对数字通信布局的诺基亚逐渐替代摩托罗拉成为数字手机的领导者。2000年,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已降至13%左右;到2008年,摩托罗拉净亏损额高达41.6亿美元。而诺基亚一路高歌猛进,连续保持了14年的行业领先地位,2007年最辉煌的收获之年市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手机出货量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0%,全世界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用诺基亚手机。

然而,困扰的绝不仅是曾经的模拟手机领导者摩托罗拉,在数字手机时代加冕为王的诺基亚,也没有逃过与摩托罗拉相同的命运。

(2007年10月,诺基亚的市值达到顶峰,图片来源于:雪球)

在2007年,从数字手机逐渐转型为智能手机的大环境下,当时的诺基亚其实一只脚已经踏入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大约占全世界智能手机出货量的50%。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机会,但诺基亚并没有抓住它。虽然当时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已经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智能手机只占据诺基亚手机出货量的11%的,对诺基亚来说智能手机就是“小玩意儿”,在数字手机时代大获成功的诺基亚更希望把这种数字手机优势持续下去,不愿意把更多的资源放到智能手机上,从而完全踏入智能手机领域。

2007年,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iPhone和iOS操作系统,抓住了手机转型机会,从此逐渐成为智能手机领域的领导者。

(2007年~2020年,苹果的股价变化图,图片来源于:雪球)

为什么曾经的手机一哥摩托罗拉、诺基亚都在最辉煌的时候,又迎来了无奈的下滑曲线呢?从模拟手机转型为数字手机、从数字手机转型为智能手机时代,摩托罗拉、诺基亚明明有机会转型之后继续领先的啊,甚至它们已经踏过去一步了,可为什么就是无法完全踏过去呢?摩托罗拉、诺基亚的衰落,固然有世间万物盛极而衰、高科技行业更替快等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类的思维结构存在着缺陷。

人是“眼见为实”的动物,总是相信曾经让你实实在在“看到”的、最成功的东西,会一直让你成功下去。摩托罗拉、诺基亚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在转型机遇来临之际,总想守住曾经带给他们辉煌却逐渐过时的东西。这是人们很难意识到的,且很难跨越的鸿沟,由于人类特有的一个叫形而上学的禁闭,人们的心智模式一旦形成,难以由内而外的转变。

诺基亚时任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曾经让诺基亚最为成功的数字手机,往往也在制约着它未来的发展。

每次想起这种心智模式,也会让我非常心痛,但又非常无奈,因为曾经的我无论如何也意识不到啊。在高二那年,我找到了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也从中游往上走,最后考上了天津大学,还算是比较成功的结果吧。而恰恰是这一次比较成功的结果,禁锢了我的思维,以为以后学什么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此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使上吃奶的劲儿压分考上),还是工作阶段,我一直采用这套学习方法。最关键的是明明我的成绩越来越差啊,可我从未怀疑过我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直到最近几年学习上的积累,我逐渐意识到在每一个领域或发展阶段,都有适合各自领域或发展阶段的方法,因此,若你在学习上、财务上、事业上始终无法取得进展,应该好好反思是不是也存在某种禁锢你的心智模式。

举了摩托罗拉、诺基亚,以及我个人的案例,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说明这种心智模式的存在。那么,这种心智模式与股票投资又有什么关系呢?

重新回到前面提到的各种投资者的行为,即:通过打听各种消息做出买卖的决定;不管公司业绩怎么样,只盯着K线做短线,涨个5~20%就跑;即便买了好公司的股票,不管估值有多么便宜,只要稍微有点消息,就坐不住,必须要卖出。这些行为没有一个是与沃伦﹒巴菲特提到的股票卖出三原则相符啊,那为什么他们还是控制不住呢?就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心智模式的存在,他们曾经通过打听消息、短线买卖等方式也赚过一些钱啊,就因为赚过一些钱,就牢牢被曾经的“利”所禁锢住,以为这种曾经让他们赚过钱的方式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即便后期发现这种方式也不是那么灵时,也不大会怀疑是方式的问题,而是其它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做股票投资,从来不听各种小道消息、从来不做短线、从来不预测股市的原因,我很清楚一旦在其中某一种方式上获利了,再也回不到真正的价值投资了。

若不想被这种心智模式所禁锢,进而影响长期投资,正确的方法是:一方面,要做到一开始就不要去尝试那些号称投资的投机,一旦你获利几次,就再也无法摆脱;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学习,从而发现和打开我们的心智模式禁锢区。

组织变革之所以困难,是因为40%的心智模式自动化。它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我们不自知,更不用说摆脱它的摆布和控制。这种心智模式近似于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内在的监狱’,在这样的‘监狱’里,人很难‘越狱’,甚至连‘越狱’的念头都没有。——吴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