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涪陵榨菜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153喜欢:55

涪陵榨菜阿C从入市以来就一直关注了,目前也是我的重要持仓之一,阿C其实一直对这种榨菜生意非常地喜欢,竟发现自己未曾发过文章写过榨菜。今天心情不错,谈谈榨菜的大概印象吧。

1、原材料

众所周知,榨菜的原材料主要就是青菜头,农作物,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这种经济作物,价格也可控哇,有市场这种无形之手容易调控。相比很多公司很多产品,原材料这一块,榨菜真的是非常令人安心。

举例说,青菜头,虽然比不上白酒这种用高粱大米作为原材料,是国家的粮仓级作物,民生高度相关,价格稳且廉价,能自给自足,供求很有保障,这应该是一流的原材料。

但是呢,青菜头比这些酱油企业的原材料,大豆,那就好得多了。首先国内就没多少地方种大豆,而大豆的用途实在是太多了,榨油,做豆腐,豆浆,酿制酱油,大豆浑身都是宝。而美国这些国家大豆种植技术发达,大豆竞争力很强,是主要的出口国,价美物廉,一方面冲击这国内的大豆种植,另一方面一旦进口受限,国内大豆远远无法满足各行各业需求,价格就会暴涨。看近几年,这些酱油企业成本高企也有其中的原因,价格还不太可控。

而青菜头呢,出了炒个菜,就是做榨菜啊,做榨菜反倒是经济价值更高呢。这就很好了,除非受到天气的影响减产,短期价格贵点,一般还真不好涨价。而且公司也有计划做青菜头的储存仓库哇,只要储备的能力提高了,还能烫平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性,这是极好。

从获取和价格这个角度来看,榨菜不如白酒这种,但比酱油这种优得多,比阿胶这种满世界找驴的,更是没得说。

还有最关键的还是,青菜头种植有一定的地域性,涪陵的地理更是适合种青菜头,这里种出来的青菜头就特别好啊,自然做出来的榨菜更鲜更脆更好吃。这种特性,大家不难理解,就像每个地方都有一种特色水果,就是特别甜,不容易被复制。这种差异,古时候历史就把原因说清楚了,齐国有一个成语叫“南橘北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关键词,水土!

扯远点,好比贵州茅台,说味道独特,说的是独有的赤水河啊。还有东阿阿胶,说营养独特,说是也是阿胶井水。A股中有不少带地域的公司,还有云南白药等等,都是这个道理。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产生独特的产品。

总结一下,涪陵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不仅具有地域性,离工厂又近,生产出来的榨菜更鲜更脆,本身就存在了地域竞争力,这块就有护城河啦。再然后,原材料供应稳定,价格可控,生产成本就可控,从生意角度来看,优秀!

2、生产工艺

不要小看一包榨菜,不要以为没啥护城河,没啥竞争力,有钱谁都可以做,错!阿C有一说一,榨菜,口味就是重要的护城河,这种占据味觉的东西,尤为长久。

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腌制菜的经历吧,在农村,晒菜干,腌制菜干,是很常见的,因为种菜啊,菜苗总是一起长大啊,长熟了你不吃就会烂掉,而且长老了很难吃,所以收割的事后一般很集中,但一下子全家人又吃不过来,不耐放,只好去晒菜干,腌制。然后,传统手工的腌制,真的一言难尽,放多少盐啊,晒多久啊,不同人做出来的,口味差异很大。小时候贫穷填饱肚子,能吃就行,但一旦你真的去买了涪陵榨菜这种,你就会发现,自家弄的好难吃,这种味道也不能复制。小时候就是,阿C腌制萝卜时,还要挖个坑埋,臭脚踩两下,腌制的时间也很长,很多工作做,挺麻烦的。不说卫生了,口味真是一言难尽,直到有一次阿C去小卖部买散装的萝卜干,哎,怎么人家做的这么好吃,又香又脆,榨菜更是难做。

阿C用长篇来说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想表达的是,腌制菜这种食材,在人们中是很容易接触到的,是生活的重要部分。还有就是,不同工艺做出来的,口味差异极大,这种公司工业的产品,对大众手工作品简直是降维打击,口味就是竞争力,口味就是护城河。

虽然现在人的早餐种类丰富多了,啥都有吃,总有人说那还吃这种没落的榨菜呢?但是有一说一,早上一碗白粥,配上榨菜,及一杯豆浆,仍是阿C的最爱,尤其是大鱼大肉吃多了的时候,早餐这种简单,平淡和味道,让人非常舒服,为此,我冰箱里总有几包榨菜。

3、市场

谈谈榨菜的市场,我只能说这个品类自古至今都存在,和人们饮食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很多人搬到了城市,很多人不种菜,也没时间没地方腌制啦,但是味道还在,习惯还在,这块空间就给了公司啦。

还有,随着人们对卫生的越发关注,对健康的重视提高,那些小厂,作坊等没有涪陵榨菜这种大公司大品牌背书的,可能也会被逐步淘汰吧,这部分空间给了公司。

白粥+榨菜,这种消费场景,饮食习惯,是长期的,不要相信那些突然不吃榨菜了的规划,榨菜被替代了的鬼话。

再然后,销售这块,从散装变成袋装,便利性就拉满了,感觉未来形态不会有太大变化。只不过是开拓更多消费场景了,把消费的量提上去。例如坐飞机的时候,热乎乎的白饭+榨菜,便利性拉满,还很香。榨菜肉丝,开发一下食谱等,空间是有的,得看公司团队的努力。

无论怎么说,阿C认为,涪陵榨菜这生意,哪怕他可能不会做得很大,但是一定是可以做成小而美的企业,百年企业,千年流传,越老越香,呵呵,是优质的生意。

不过有个问题,就是榨菜的提价啊,真的要谨慎,阿C认为这种产品不易过度提价,因为其就是佐餐嘛,你不要把价格搞得太高了,到底你是佐餐还是主食主菜啊,定位一定要清楚,提价一定要清醒。像过去那种一根筋的提价,是不可持续的。不如老老实实赚钱,做好本分,加大分红,健健康康的发展,造福一方。

4、股票

阿C一致认为,涪陵榨菜这只股票,是一个抗风险能力拉满的股票种类。好比遇到百年一遇的疫情,大家困在家里,榨菜就很香啊,囤点在家里,不占地方,又易储存,小小一点,就能带来大大的满足。2020年疫情的时候,大盘接近跌停的时候,阿C当时就在跌停板抄底了榨菜,当时买少了结果一个月涨了30%好像,那时候觉得买少卖了赚了一笔卖了加仓别的股票了。其次就是近年来,消费股跌跌不休,涪陵榨菜不断创下PE新低,阿C再次买回来。而且这次竟然价格如此如此便宜,比我几年前还便宜,跌到这个位置阿C都不敢相信,难道只有我当做宝吗,哈哈。

再然后,有一说一,哪怕是有战争的风险,我敢说榨菜也必将是香饽饽啊,运输方便,味道一流,巨大满足。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更大危机呢?

再然后,涪陵榨菜这种从原材料,生产,销售,都是在中国国内自给自足,链条都在国内,也不会受到国际毛衣战等影响,真的是抗风险一流的,阿C都没找到能和这产品有的一比的了。

再然后,涪陵榨菜也是中国特色,中国独一无二,上市也是只在A股,股本也小,我觉得也应该是外资在中国市场的好标的才对。一旦经营起色,走上正轨,必将是国资,民资,外资争抢的对象。如今160亿的涪陵榨菜,曾一度跌到140,还是在定增33亿后的市值,真的,我真的哭死。

今天就写到这里,最近一直想去实地走走,这种念头越来越大,也想加大仓位,奈何没钱就算啦。球友们,这公司真值得关注,目前觉得胜率和赔率都挺高,阿C认为是一个难得一遇的投资机会。到底多难得,阿C可以说,是十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呵呵,狂吹一波,勿喷。

利益相关:本人持有涪陵榨菜,本文仅作投资参考,不作荐股用途。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后续后陆续分享更多深入研究,也是抛砖引玉,欢迎球友一起讨论研究,谢谢!

$涪陵榨菜(SZ002507)$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醉笔丹青03-10 11:58

写再多也逃不过涪陵榨菜竞争力下降、市场可替代产品多、越来越多人不喜欢吃榨菜了的事实。涪陵榨菜已经走到头了。

2024耐住寂寞和诱惑03-07 07:21

重仓她,你会很迷糊的,没有几十年,难

吴下阿C03-06 21:14

$涪陵榨菜(SZ002507)$ 第一次聊涪陵榨菜,口头水一水,甚是喜欢,有空再做些深入的研究分享,大家有哪些方面想了解的,感兴趣,可以说说,阿C有空做做功课。

全部讨论

03-07 07:31

榨菜生意模式暴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太大提价权”,另外,品牌归属感很弱。你跑的地方多点就可领会到,四川就有好几种,就连杭州也有个。从用户侧来看,对这种没有太多品牌归属感的生意,二线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价格合适。

03-07 10:36

早餐也配榨菜吃过,刚开始确实停不下来,结果一次吃多了,有点恶心,后面很久没吃过了。给我的感觉盐味很重,有添加剂,我把其归类为垃圾食品,偶尔吃一下还可以。个人更倾向大健康领域,上一次阿胶和榨菜历史低点时,我选择了东阿阿胶(黎明前卖在48),这次有闲钱可以考虑搏反弹,不会作为长期标的。

03-07 10:28

感谢分享。涪陵榨菜的乌江品牌主要还是以保障价值为主。从历史文化记忆的角度来说,以后榨菜行业还是会长期存在的。乌江主要消费群体是一二线城市居民,三四线渠道并不占优。过去一味提价往中高端走,却不推出子品牌占领低端,这算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目前涪陵榨菜也是面临渠道库存周期的问题,库存出清后短期内也不可能提价了,其他方面的拓展短期没有起色,大概率也是低速增长了,最好是提高分红水平。

04-03 21:40

集中度长期很低的行业,护城河并不深,如果不瞎投资并加大分红,可以当作不增长的债券,15pe以下买

我们家从来不吃榨菜

03-06 23:54

但是作者分析这个公司的思路大赞,非常符合我的思维口味。哈哈。。当然我也有很多负面的观点,不过不管你是什么观点,只要说的真情实感,有理有据就成,我都洗耳恭听,虚心细心审辨。

阿C之前做了阿胶,是不是???赚大了。

03-06 23:50

虽然对这个公司没有兴趣,第一是亲自尝过产品,乌江榨菜真的只能说所谓的再好的榨菜仍然是榨菜,我吃不出来一点美味。第二是产品过度提价,品种盲目多样化,也见过乌江海带丝啥 的,可能是同样的小吃佐食可以共用生产流水线还是销售渠道?但是我感觉这个更重要的还是口味忠实度吧,不是你搞了什么消费者都认账的。第三是低端的生意还是面临着市场的萎缩,所谓的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一代己经逐渐成为了历史。第四是新生代对于外卖、小吃的追求真的是无止境,现在很多搞的私房菜就是搞几个特色菜然后上美团、朋友圈卖的挺火的。骄生惯养的新生代摆脱了房贷养娃的负担,真的是放飞自我了,只想吃好的就是要胖,肚子装不下。第五相对来说重庆的公司像人品一样,咋说呢,公品一般。

03-06 23:36

你是真不看财报,要是能控制青菜头价格就不会在财报里说由于原材料青菜头价格上涨的话了。现在基本属于风箱里的耗子,那头都受气。

03-06 21:41

战备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