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两年遭大V口诛笔伐的周期股为什么要涨呢?市值的上涨应该对应着FCF的增加,既然都知道是周期股未来产品价格是会下跌的,那么平均的FCF并不会增多。市场为何要犯傻呢?即便是分红达到股价的30-50%,只需提前填权即可,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市值,只是对过去买入的股东收回成本所用。

如果说万物皆周期,为何一些消费品,制造业愿意给那么大的市值呢或那么高的估值?投资者真觉得这些企业的产品能万世长存吗?100年前企业剩了多少呢,即便产品需求仍在,还是由那家企业提供吗。超过15-20PE真的没问题吗?如果不认为是长存的,那么应该给多少估值呢。

比如极端条件假设茅台两万多亿市值且利润不增长,按800亿利润全分也需要20多年投资者才能收回这笔投资。这市值还是没有算上折现率的,假设需要6-7%的综合成本折现率呢,那么目前是多少市值?当然茅台是可以增长的,利润可能是不按800亿算的,那么应该按多少呢?未来多久到1000亿还是2000亿,即便立即增长到2000亿按0折现的话也需要10多年(假设茅台不永续,到期直接清算解散)。假设10年增长到2000亿的年利润且能全分红,那么届时投资者是否会认为年利润能到3000甚至5000亿?如果依然认为,那么市值可能会增长到5万亿甚至更高到10万亿。如果不那么认为的话,是不是估值就得按不增长的来算了?股价和市值又会是多少呢。若只给10倍估值股价岂不是仍是2万亿出头?那么这些年赚到的仅仅是利润的全分红(前提还是保持全部分配了)。

酒精的争议很大,我想应该远远大于水电,何况大坝在常识逻辑下能存续很久,产品被需求的时间也很久。即便算上增长,茅台的估值有低估吗?所以是不是只应该考虑市场还未那么成熟的企业或者说FCF内在价值与未来有巨大提升空间的企业。

当然,法币的贬值也应该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