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翰森制药(03692)$

平安证券-医药行业ADC药物全景图系列:新技术平台崭露头角,乳腺癌治疗迎来突破

2024-06-13

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15款ADC获批上市,2023年已上市ADC药物全球销售额合计超过100亿美元,两款HER2 ADC规模超过20亿美元:①第一三共和AZ联合研发的重磅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Enhertu),2019年12月在美获批HER2阳性乳腺癌,2022年8月在美获批HER2低表达乳腺癌,适应症的突破推动产品高速放量,2022年Enhertu全球销售额12亿美元,2023年反超恩美曲妥珠单抗,达24.56亿美元;②罗氏开发的恩美曲妥珠单抗,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21.83亿美元,2023年在Enhertu的竞争下,销售略有下滑达21.26亿美元。此外吉利德旗下Trop2 ADC戈沙妥珠单抗(Trodelvy)和安斯泰莱&Seagen合作开发Nectin4 ADC维迪西妥单抗(Padcev)2023年全球销售额均突破10亿美元,2023年2月Trodelvy在美新增获批HR+/HER2- BC,2023年4月Padcev在美新增获批联合K药一线治疗UC,新适应症开拓对应带动产品销售增长。截至2024年6月全球已有1000+ ADC管线在研,超过60%处于临床前阶段,5款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分别为第一三共/MSD合作开发的patritumab deruxtecan(HER3 ADC)、第一三共/AZ合作开发的德达博妥单抗(Trop2 ADC)、科伦博泰博度曲妥珠单抗(HER2 ADC)、科伦博泰芦康沙妥珠单抗(Trop2 ADC)和Medac&Byondis合作研发的Trastuzumab duocarmazin(HER2 ADC)。

第三代ADC代表药物Enhertu全方位布局乳腺癌适应症,奠定HER2 ADC王者地位。AZ/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HER2 ADC重磅产品Enhertu(DS-8201)从ADC结构优化设计、临床试验开发节奏、后续在研方案布局等为后来者作出表率:(1)从ADC结构优化上,不同于T-DM1的不可裂解连接子,Enhertu首次应用四肽连接子,PKPD数据表现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且清除率低,此外通过定点偶联技术,Enhertu的DAR值为8,是T-DM1的2倍以上(DAR=3.5);在毒素payload上,Enhertu选择DNA损伤剂Dxd,不同于T-DM1的微管蛋白抑制剂,DNA损伤剂发挥毒素杀伤作用不依赖于细胞分裂周期。(2)从临床开发节奏上:Enhertu从后线起步,逐步向前线布局,2019年12月在美加速获批治疗3L+ HER2阳性乳腺癌;与T-DM1头对头直接打败T-DM1获批2LHER阳性乳腺癌;而后进一步探索HER2低表达人群,HER2低表达适应症2022年8月在美获批,2023年7月国内获批,将HER2 ADC应用市场从HER2阳性乳腺癌(占乳腺癌~15%)拓展至HR+/HER2-(占乳腺癌达~70%);(3)后续在研全方位布局乳腺癌:DB-06在往前探索HER2更低表达的患者;DB-09探索联合或部联合K药一线治疗BC(临床3期),DB-05探索辅助治疗HER2阳性BC(临床3期),DB-11探索新辅助治疗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BC(临床3期)。Enhertu作为乳腺癌ADC产品标杆,全方位的探索不断打破市场规模天花板,乳腺癌适应症国内在研进度靠前的有:科伦博泰博度曲妥珠单抗(HER2 ADC)和芦康沙妥珠单抗(TROP2 ADC)国内上市申请中,百利天恒BL-M07D1(HER2 ADC)临床3期,BioNTech&映恩生物DB-1302(HER2 ADC)临床3期,石药集团SYA1501(HER2 ADC)临床3期,恒瑞医药SHR-A1811(HER2 ADC)临床3期等。

ADC治疗预后差异质性强的乳腺癌亚型(三阴性乳腺癌)中推荐级别靠前,Trop2靶点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大有可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异质性强、侵袭性强、易复发且预后较差,约占全部乳腺癌15%-20%。对于TNBC患者一线治疗推荐化疗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一线治疗失败后首选ADC治疗(Enhertu和戈沙妥珠单抗)。研究证实Trop2靶点在80%以上转移性TNBC患者高表达,目前科伦博泰SKB264(Trop2 ADC)末线治疗TNBC国内已于2023年12月申请上市,一线治疗PD-L1阴性TNBC国内3期中,辅助治疗TNBC海外3期中(MSD主导);AZ&第一三共DS-1062(Trop2 ADC)一线治疗PD-L1阴性TNBC、辅助治疗TNBC、联合度伐利尤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临床3期中;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BL-B01D1末线治疗TNBC国内3期中。

投资建议:自2010年全球首款ADC上市以来,ADC药物研发围绕抗体、连接子、毒素不断优化改进,作为兼具“高效与靶向化疗”的魔法子弹,一方面单药治疗突破后线治疗或靶标低表达困境,另一方面与免疫疗法IO联用潜力挑战前线已上市药物的地位。ADC药物创新在研呈现“后来者居上”、“突破0-1后,强者有望恒强”的态势,前者主要源于后来者始终可就抗体、连接子、毒素三部分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疗效和/或降低毒性,后者主要源于产品实现0-1是对公司ADC研发平台、ADC多环节生产工艺等的正反馈验证,在此基础上有望不断产出。因而针对该领域,我们建议关注管线靠前和/或产品、平台获海外Pharma认可的企业:科伦博泰(核心产品Trop2 ADC海外已开展9项全球3期,2024年ASCO大会上公告TNBC和NSCLC数据,结果优异;SKB264末线治疗TNBC已于2023年12月国内申请上市)、百利天恒(BL-B01D1双抗ADC国内已启动6项临床3期,海外治疗NSCLC临床1期入组中,海外由合作伙伴BMS主导;BL-M07D1 HER2 ADC与恩美曲妥珠单抗头对头国内3期中)、恒瑞医药(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有19款ADC在研,国内在研布局数量位居第二,仅次于杭州多禧生物,公司已有3款(分别为Claudin18.2 ADC;Trop2 ADC;HER2 ADC)临床3期中,3款(分别为CD79b ADC;HER3 ADC;Nectin4 ADC)临床1/2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