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募基金反超!真的没人买银行理财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两天讨论最多的是,就是公募基金规模超银行理财的消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6月底,银行理财规模25.34万亿,比去年底少了2万多亿,而公募基金规模却达到27.69万亿。这是银行理财第一次落于下风(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

网上解读已经很多了,bo姐也看到一些说法,比如居民财富大转移,理财都不去银行了等等。那么,银行理财被反超,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以后做理财,银行还会是一个好选择吗?

银行理财:规模下降,投资者破亿

先抛结论:银行理财依然是个人投资的主流。

我们说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大家别看银行理财规模是下降了,但其实投资者数量是持续增长的。

光大证券统计,截至6月底,持有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1.04亿,较年初增长7.2%。其中,个人投资者1.03亿人,占比98.87%。

银行理财和公募的客群其实有蛮大差异的,按国信证券的数据,银行理财95%以上面向零售客户(公募为主)和头部企金客户(定制为主)。而公募基金中,约一半的货币基金,8成的债券基金,是面向机构客户,满足避税、流动性管理等需求。

如果只看零售客户部分,两者规模可能是24万亿 VS 15万亿。对于个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其实仍然是主流。

此外,从渠道来讲,银行理财主要是通过银行网点或网银进行销售和服务,而公募非常多样化,除了通过基金公司直销外,还可以通过银行、券商、互联网平台等等。

这是公募的优势,也是银行理财可以发力的点。虽然因为“亲见亲签”要求,互联网平台是搞不起来了,但现在银行理财已经在做代销渠道拓展,今年上半年,除 3 家理财公司仅由母行代销,27 家理财公司打通了他行代销渠道。

仅仅从公募总规模超银行理财,就判断居民财富大转移,公募将成理财主流,还是有点武断了。

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下降的原因,一个是去年的两波回撤。

以前银行理财受欢迎,最核心的是保本,之后银行理财转型净值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净值化率达到 95.9%。

制度上转型推进蛮久了,心理上的转型主要是从2022年开始。

开始的时候投资者感受并不深,从银行理财到理财子公司,名字变了,说法变了,但该怎么买还是怎么买。

直到去年,银行理财遭遇了两轮“破净潮”,经历了净值化转型以来的最大回撤。先是3月、4月中高风险产品“破净”,然后是11月、12月大量中低风险产品收益为负,出现赎回潮,债券遭抛售,开始负循环。

这个也是转型中必然的阵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直接一巴掌来的印象深刻。

下降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季节性因素。因为存款考核存在,银行有时会面临存款不足的压力,特别是季度末、年末等。

事实上,到了7月份,银行理财已经开始恢复增长。普益数据显示,7月末理财产品总体存量规模26.31万亿元,环比提升6.23%。

各有优劣

Bo姐对比下来,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是各有优劣,虽然产品都比较多样化,但整体上,前者更适合低风险偏好的,追求稳健收益的,而后者更能满足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

截至上半年,银行理财中固收类产品占比升至 95.2%。相应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从2018年的9.92%一路下降到3%附近。

公募产品受到证监会的严格监管,需要定期公开持仓、收益等信息,而银行理财的信息披露相对不够完善,难以了解其底层资产和收益构成。这是银行理财的劣势。

不过,银行理财相比公募费率更低。

这个是两只中低风险(R2)理财产品的费率,没有申购费和赎回费,销售手续费率加固定管理费率,一个是0.3%/年,一个是0.25%/年。托管费率都是0.02%/年。

而bo姐翻了几只纯债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是0.4%/年,此外还有申购费、赎回费等等。

虽然具体产品会有浮动,费率有高有底,但总体来看,银行理财的费率要比公募基金更低。如果是权益类产品,或许更在意基金经理的能力、基金的历史业绩,但固收类产品,大家收益率相差没那么大的情况下,对费率的敏感性就较高了。

固收类各有千秋,权益类则是公募的绝对优势领域了。

说起公募,那些明星基金经理都是耳熟能详,但说起银行理财的投研团队有哪些,大家估计都是一头雾水。产品类型上,公募基金也是丰富的多。

但公募基金内部也在发生变化,债券基金在加速增长,指数基金、ETF加速增长,主动型的权益基金则有些停滞。

国海证券数据,7月新成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14 只,合并发行规模48.19 亿元,环比下滑 59.92%,同比下滑 80.99%。

这属于膝盖斩了。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一只破千亿的ETF诞生,七月以来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规模迅速增长,当前规模接破千亿。

今年上半年,1478亿资金借道ETF涌入市场,7月单月,各类ETF基金净流入合计超600亿。

公募中的权益产品在风起云涌,而银行理财的客户,虽然整体偏好仍然很低,但高风险偏好客户占比在回升。

看银行理财客户的产品配置,会发现大家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五级(进取型)和一级(保守型)的在增长,其他类型则出现下滑。

在2019年、2020年的牛市,2021年的结构性牛市中,银行理财的权益类占比却一直在下降。

如今,市场处于低位,投资人经受了两波“净值化”的教育,权益类公募基金中指数基金和ETF等工具的作用更突显,银行理财客户的高风险偏好的占比也在回升。银行理财能否摆脱枷锁,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权益投研体系,发展权益类产品,或许才是今后“资管一哥”之争的关键。

对于投资人来说,当下在产品的选择上,银行理财依然可以作为固收类产品配置的选择之一。今年受益于债券“小牛市”,银行理财的收益已超过去年全年,目前各类理财收益率情况如下:

权益类产品的配置上,目前银行理财很难说是非常好的选择。比较好的做法是,在原来的主动型基金的基础上,增加一些ETF、指数基金的配置,提升灵活性。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