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读什么书

发布于: Android转发:454回复:345喜欢:1420



(2017年一月,回复某位朋友的提问时瞎写的,仅代表一家之言。当时没有以完整的篇幅记录在雪球。完整的版本有提到技术分析。全文如下↓)

投资的书,假设是一个新股民,那么我会建议从前人的失败经验去入手,循序渐进,不提倡一开始就读那些价投们都异口同声说好的书,例如《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我见过很多人读完这两本书一脸茫然的。


有人说一读这两本书就知道他是不是适合价值投资,或者说读完不明白的就不用来炒股了,我并不认同。不排除有人人云亦云,潜台词:“我就认为证券分析好,看不懂是你的事,说明你水平太差”,而且,说这种书好,似乎特显示自己有水平。


我也觉得这两本书很好,我还觉得《量子力学》也很好呢,但能对小学生说“看不懂量子力学是因为你水平太差”吗?


入门者最需要的是了解游戏性质,前人的经验教训是无价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金钱游戏》、《超级金钱》,不要看里面的成功经验,多看他们的失败教训,如果看完打消了炒股的念头,那么,恭喜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这几本书,可以让人对游戏的残酷有正确认识,而不是被赚钱的欲望冲昏头脑。无论何时,首先考虑的都应该是风险。老巴反复强调的“保住本金”,其实说的就是”确保自己还有资格参与游戏”,这第一重要。


如果还是痴心不改,那么看看那些实际操作的人是怎么经历深刻教训,又是怎么从教训中获得经验的,他们也许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是有更宝贵的实际经验,还有思维方式和心态变化。彼得林奇那些忽悠人的鸡汤不推荐,我更喜欢一个中国人写的书,就因为两个字:真实!陈江挺写的《炒股的智慧》。需要的不是复制人家的成功经验,而是了解成功玩家是怎样玩这个游戏的,心态很重要。


一般来说,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勤于思考,一两年就会有很多感悟了,这时,才来看《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会收获良多。


如果炒股十来年,在对上市公司分析中累积了很多百思不解的困惑,那么需要一本终极的好书:《致股东的信》,巴菲特历年的话能解释公司分析中遇到的所有难题。


最后,经历大牛熊市,十几年后也许你在股市中还活着,会知道对公司的分析是不够的。你能对上市公司定性定量,但你知道有件事更难,那就是控制自己的内心、看清市场先生。显然,有些事超出了投资的范畴,但又对投资这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致股东的信》中没说明白的人性问题,一代大师霍华德马克思早就写了一本好书《投资最重要的事》。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如果没有带着自己长年实际操作累积的困惑就开读,除了感叹几句里面精辟的格言外,对实际操作没有任何帮助,那些警句并不能 帮你抵御风险。


“得心应手不能传”,投资一道,没有捷径,即使知道了目标的方向和位置,曲折的过程也必须亲自经历。如果一开始就读霍华德马克思,那么建议至少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吧。


智商在投资上没有什么大作用,决定自己活着玩到最后的,是智慧。智慧总是和自身经历息息相关,这事无法取巧。(这段最重要的话有人真的信吗?不大可能,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是人之本性)


《投资最重要的事》和《安全边际》就像是战略,实际操作时,需要的是战术,两者都同样重要。没有赵云张飞关羽的诸葛亮,要打胜仗谈何容易?


股市归根到底就是个心理博弈的战场,分时和K线就是各方博弈后留下的记录,艾略特和江恩走火入魔,把这些记录量化成一个个图形数字。很多自封价投都对技术分析嗤之以鼻,却又在研究公司时把数据化成一个个柱状图去预测未来趋势,这和那些邯郸学步的技术分析有区别?


技术分析的基础是心理分析,是大众行为心理,是市场观察总结。技术分析一般是看到这些:“上穿(下穿)二十、三十日线”、“五分钟线超卖严重”,“六十日均线支撑”,“MACD多头(空头)排列”等等,这就是大众眼里和书本上所说的技术分析。我眼里的看到的这个K线分时图,却没有这些名词,我只看到里面博弈各方的厮杀;看到了谣言四起时场内乌合之众恐慌地踩踏夺路狂奔;看到了一边埋伏已久舔着舌头的莫名兴奋;看到了一路丢盔弃甲被阻击的落荒而逃;看到了墙头草选择往人多的地方跑;看到了开始时高喊撤退的先头部队忽然杀了个回马枪......“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旁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任何拿什么均线、KDJ、MACD、BOLL等来分析的人,都不过是盲人摸象,技术分析的规律是人主观加进去的。凡是把这些观察简单化成规律图形的,都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分析。


技术分析是什么?技术分析是市场大众行为观察的一种方法。其他的解释都不对。或者是被不懂装懂的人故弄玄虚地拿来糊弄人,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技术分析的本质,只一味追求皮毛,原因是皮毛显而易见,这就像是刻舟求剑,也是因为这样容易。明白技术分析的人,从盘口中看到的是各方博弈的场景,而不是那些图表曲线。


技术分析的鼻祖是《道氏理论》,但是《道氏理论》说的却不仅仅是技术分析。它还是把牛熊市以大众心理分为三个阶段的鼻祖。


关于K线的秘密,还是范江京写的《K线精解》比较有意思。


无论是价值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都不过是看清楚市场和公司的一种手段,哪有什么优劣之分,尽可能多角度客观地看清事实才是一个投资者需要干的事情。价值投资者和趋势投资者为谁更正确吵得不可开交,理性投资者一言不发:“无聊......”



后记:(关于技术分析的本质,以前在某长篇日记中说过,忘了是哪篇了。那篇日记开头,说的是技术分析的基础:阻力位和支撑位是怎样从心理上形成的。还有篇特别指出技术分析在什么时候才有效。前几年,还写过白润股份和吉利汽车的分析案例,无聊的可以参考看下。)

精彩讨论

岗仁波齐01-19 16:47

炒股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篇七年前写的文章早就说过了。
自从18年后,我很少说正经话,该说的在15年那次牛熊周期几十万字日记早就说完了。但关键点时刻,老朋友都知道,例如《再别康桥》,例如《闭眼……继续看武林外传》。
18年后,网络不在是以前的网络,明白的自然明白,那些年写下的无数记录,大部分都被秋后陆续删除。想说的不准说,也不想说了,多跑步才是正道。

只買不賣2020-04-20 06:57

炒股读什么书,读书炒什么股

岗仁波齐2020-04-20 13:26

亏少赢多,输小赚大。而不是强求每次都赢,这就是游戏的核心玩法。

RICH瑞麒2020-04-29 12:29

最后提到的两篇文章,前者是《日记之75:说说技术分析本源,兼论目前A股》网页链接,后者是《知易行难(大盘旗形整理)》网页链接吧?

嗜睡杆君01-19 21:05

一般岗大出来要么就是买点到了要么就是卖点到了

全部讨论

炒股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篇七年前写的文章早就说过了。
自从18年后,我很少说正经话,该说的在15年那次牛熊周期几十万字日记早就说完了。但关键点时刻,老朋友都知道,例如《再别康桥》,例如《闭眼……继续看武林外传》。
18年后,网络不在是以前的网络,明白的自然明白,那些年写下的无数记录,大部分都被秋后陆续删除。想说的不准说,也不想说了,多跑步才是正道。

2020-04-20 06:57

炒股读什么书,读书炒什么股

最后提到的两篇文章,前者是《日记之75:说说技术分析本源,兼论目前A股》网页链接,后者是《知易行难(大盘旗形整理)》网页链接吧?

2020-04-20 07:30

尽信书,不如无书。

2022-06-26 22:47

谢谢分享!我炒股看的第一本书,也是带我进股市的一本书,竟然是《缠论》,当时一个同事的同学推荐的,因为对方学历比我高,各方面条件也比我好,所以他推荐的书也深信不疑,文章写的有点像小说,玄幻又充满乐趣,文风也比较犀利,写的好多东西也很有禅理,吸引我一篇一篇的看下去,看完后欲罢不能,然后就开始实践,各种画图,从K线、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到各种级别走势,画的不亦乐乎,天天找买卖点,找背驰,走势终完美。除了技术分析,缠论也讲了不少市场的事,尤其如何面对波动的市场,买股一定不能买贵了,三类买卖点给投资找一个港湾,要学会降低成本,不要用杠杆,控制风险等。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时灵时不灵,卖飞了不少股票,也躲过了不少大跌,算是练了一下手。后来上了雪球,读了老唐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和他的其他书及系列文章,知道了还有价值投资。再后来读了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老巴的《致股东的信》,李杰的《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股市进阶之道》,郭永清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黄建平的《投资远航》,林奇的《战胜华尔街》等书,知道的也更多了些,才知道原来自己天天对着屏幕画图多么可笑。但正是因为有了当初可笑的开始,才有了后面的不断深入学习。今天看到岗大的文章很有感触,一开始培养兴趣先进门太重要了,然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深入。如果一开始我看的是《聪明的投资者》,可能我连投资的门也进不来,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学习了。

2020-04-20 05:03

智慧就是理解的深度,别人到不了的深度。看的深,包括值多少钱和趋势,就不会慌张。

2020-04-24 21:05

我认为应该先读格雷厄姆的书,然后是费雪的书,接着是芒格的和彼得林奇的书,再然后是巴菲特的书,因为巴菲特是前边几位投资家的集合体(个人认为)。最后读点杨天南的,唐朝的和邱国鹭的书。个人观点

2020-04-20 10:47

近几年买了一大堆投资书籍,几乎没看过,原封不动在那放着。文化低,就算看了也不懂。真正用心看,看完又看的投资书籍,应该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都是什么K线图和什么浪什么叉的一类股票书籍

原来炒股不亏钱确实是有秘笈的

2020-04-20 09:59

大v就是比小v认识深刻,同样的书推荐的方法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