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破了怎么办?

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41喜欢:39

这两天“美股散户打爆基金”刷屏了,美股的散户抱团炒垃圾股,把做空的基金都拉爆,真是励志,乱拳打死老师傅。

然而我看了这个以后,就觉得这个美股股市不对劲了。这种情况,显然是“牛市末期”的癫狂,离暴跌崩盘不远了。很多人也觉得市场完全非理性,已经到了非跌不可的地步。

美股是不是要崩盘我不知道,但是对泡沫的恐惧我已经看到了。包括A股这段时间的抱团争论,是不是泡沫太大,基金发行过热,还出现了基金疯狂抢购,甚至溢价交易的情形,基金经理从“老鼠”又变成了“网红”,这全球股市是不是都过热、泡沫了,要跌了?

这两天随即A股就大跌,先跌为净,自己戳破泡沫。


1,谁的泡沫

全球股市有没有泡沫、美股泡沫大还是A股泡沫大,我真的说不清楚。然而,我在想的是,现在的问题可能真的不在股市。

自从疫情后,各国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滥发钞票。如果说房、股出现了“泡沫”,不如说是纸币出现了泡沫。如果非要纠缠房、股有没有泡沫,就是折本逐末了。当然,本次货币宽松政策是在“抗击疫情”的名义下,大义凌然,你还说不得什么,大家都生病了,多发点票子又能怎么样呢?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股、房稍微涨那么几倍,显得也不是很奇怪了。

在这种话语体系下,什么“估值”、“基本面”、以及有没有泡沫的争论,就显得苍白和可笑。

疫情发生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一年顶几百年”,钞票滥发,已经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这样印钞的速度,让我感到“挣钱”都没什么意思了。要挣资产,“2N”,或者积累BTC。

在这种情况下,你谈什么基本面呢?


但是如果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抗击疫情” 就必须发钞票呢?——这件事,其实是说不得的。抗击疫情本来可以带口罩,搞隔离,是医生的事情,要美联储做什么。

这件事要稍后再谈。

所以,货币泡沫才是所有泡沫的源头。只要货币还在泡沫,资产就没有理由不泡沫。光谈资产泡沫,不谈货币泡沫是没有意义的。


2,谁怕泡沫

说到泡沫,投资者都是又爱又怕,挣钱一时爽,爆仓火葬场。在挣大钱的同时,每天都在想着“万一泡沫破了怎么办?”

然后又会不由的想起从郁金香到互联网再到金融危机的历次泡沫破裂,大跌和赔钱的经验,吓得自己频繁交易,害怕自己被挂在顶上。

参考:比特币是“泡沫之母”吗?

特别是五年前的A股股灾暴跌,很多公司跌掉一大半,乐视网都跌没了,假老板也跑了。投资者亏得一塌糊涂,从此对科技股泡沫心怀恐惧。


而相反巴菲特告诉我们,要“价值投资”,不搞泡沫,投资茅台的话现在都挣了大钱。然而现在茅台也贵了,投资者又发出了“茅台有泡沫”的质疑。还有人拿出巴菲特不投科技股的说法,说巴菲特从不参与泡沫。

然而,这些都没错,但又有什么用呢?

以上全对,以上全没用。

你究竟在怕什么?怕有泡沫,还是怕没有泡沫??

有泡沫怕跌,没泡沫怕永远涨不起来。

难怪林园说,怕高都是苦命人!

在我看来,没有泡沫才可怕。没有股市,那又如何?

“高先生”两年前怕得要命,怕从此就再无泡沫了,说你们“洗洗睡吧”!他怕别人打我们,把股市都打没了,彻底没泡沫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今年看到股市涨了,又大叫A股要成“全球第一”,真是精神分裂。

在“高先生”看来,跟外国人打仗最可怕,战争,瘟疫,灾难,毁灭,哪个都比股市重要。与这些事情相比,股票跌一半,或是跌99%,区别又在哪里呢?


3,文明的泡沫

可是,其实外国人并不敢打我们,我们也不敢打外国人,大家都捏着核蛋蛋呢。当年赫鲁晓夫在最后关头也怂了,毕竟 “土豆烧牛肉” 还是值得追求的,而为了一时之快去见马克思,则没有什么意义。

可是你还是怕,因为怕“土豆烧牛肉”也没有了。我理解高先生的担忧,如果跟外国人折腾,固然不至于大打出手,可是代价就是要饿肚子。什么股市之类,更是不要想了。

这种担心,是因为你有了”既得利益”!

先有房,后炒股,孩子上名校,身上名牌苹果。既得利益让你害怕失去一切。

“土豆烧牛肉”让赫鲁晓夫退缩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让人失去了斗志,完全忘了当初为了取得这一切所付出的代价。

这点不仅对我们,对别人也一样,所有国家的人都这样,跟我们没有关系。

所以可以回答第一节的问题:为什么抗击疫情要印钞票?

因为输不起!

地球文明,现在已经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里呆得太久了,输不起了。不仅谁也不敢打谁,遇到一个病毒都搞不定。

抗击疫情本和货币政策无关。假设疫情影响有人失业,那就让他失业去啊!一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疫情(1918)死了几千万人,哪里有什么“货币政策”可言?(那时候是金本位制度)。

你不仅可以得COVID-19去死,还可以失业饿死,不服就起来干,咱们战场上见分晓。欧洲杀得浮尸百万,流血漂橹。在几十年的战火中,工业文明登上了月球。

今天你说不行,一个都不能少。有人得病了要治,有人失业了干脆发钱,不能有这个,不能有那个。中国已经算是武德充沛了,但是“野生动物”也不能吃,塑料袋还要换成环保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明,楼上楼下,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其实已经是一场严重的泡沫。硅谷的精英,华尔街的大亨,什么BATJ,都是建立在镜花水月之上。他们脆弱,经不起任何折腾。所以需要货币的支持,让繁荣的幻觉不消失。

你说小孩不能落后,要上跟谁学。食品必须无污染,还要吃人造肉。开个汽车还要开锂电池。这样一个文明,怎么连一个病毒都搞不定?

还说这不是泡沫?

疫情不行,战争不行,环保不行,LGBTQIAPK,女权代Y都不行,这些条件,少了一个就要崩溃。


这么多的要求,这么多的既得利益,都一一满足了,这个泡沫得有多大。完全不考虑这一点而就谈股市涨的多了少了,是在睁眼说瞎话。


4,泡沫破了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我们的文明经过高度发展,也高度脆弱,什么折腾都经不起了。

疫情折腾得要死要活,因此滥发货币。

滥发货币造成资产价格膨胀,是自然而然的。

根据以上三点,我可以认定,滥发货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哪怕疫情结束了,也不太可能短时期内收回。所以我认为,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赚钱。

因此,我认为“资产价格膨胀”、“泡沫” 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疫情和高度脆弱的社会体系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和代议制之间的矛盾。

是不得不采用投资资产的方式抗纸币滥发。*

所以,泡沫罪不在我。

再说了,泡沫本身的存在,就是秩序的至高体现,是文明的纪念碑。

参考:A股或向万点进发

每一次泡沫之所以能出现,就是因为我们业已克服了之前的所有挑战,不然,上一次泡沫就是最后一次了。

每一次大家都是在恐惧中迎来牛市的。西方国家的股市历史,什么巴菲特什么的,都是在世界大战,各种折腾中成长。也许在平行时空里,我们早死绝了也不一定。有股票炒,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还有啥可患得患失的?

真的不幸泡沫破了,就去“死”嘛!

爆仓破产了,再来就是。反正纸币那么多,贾越亭的汽车,不是又要上市了吗?

患得患失,来股市做什么。再说难道逃顶不该是你的职责吗?

假设现在你认为该逃顶了,那就逃吧。A股反正我认为还没到顶。

从这点看,逼空基金的美股散户是对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 用我们的话说,那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亏了又如何,只要生存下来几个幸存者就好。相反,基金公司的“稳健经营” 以及财务假设的“永续生存” 才是一种妄想。

净值曲线,才是忽悠投资者的骗局。


5,尾声

读者看了以后,可能会说,你这样的不就是个赌徒吗,怎么当了基金经理。

首先我已经不当基金经理了。

没错,我就是个赌徒,但是每个人都是个赌徒。因为机会成本不为零。

上一节里,我说“私有财产”的问题,为什么要坚持私有制?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机会成本不为零。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坚持私有制,不然机会成本的消耗得不到补偿,会死。为什么要生存?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存在先于主义,不然无法在这里讨论。


投资中有没有确定性,我想肯定有。但是肯定没有100%确定的事,不然就没有投资机会了。

我也知道多种“估值模型”,然而,“估值模型”的存在,乃至“股市”的存在,条件都非常严苛。如今,这些条件受到动摇。

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大乱之世,正是英雄辈出,改变命运的时刻。其实巴菲特也是在二战的混乱中开始投资的。也许,我们也有一次机会。

精彩讨论

追逐梦想68682021-01-28 14:33

无脑囤好比特币就行

大白猫君2021-01-28 14:37

“相反,基金公司的“稳健经营” 以及财务假设的“永续生存” 才是一种妄想。净值曲线,才是忽悠投资者的骗局。”
哈哈哈哈哈,这段说得好

Chivalri2021-01-28 20:34

给你一个姨学注脚。

全部讨论

2021-01-28 14:33

无脑囤好比特币就行

2021-01-28 14:37

“相反,基金公司的“稳健经营” 以及财务假设的“永续生存” 才是一种妄想。净值曲线,才是忽悠投资者的骗局。”
哈哈哈哈哈,这段说得好

2021-01-28 20:34

给你一个姨学注脚。

2021-01-28 15:28

文明黄昏,挣钱的抓紧花吧,没几天好日子了

2021-01-28 15:16

散户暴打基金是牛市的癫狂,机构狂割散户韭菜不也是熊市前兆吗,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就是悖论。

2021-01-28 14:39

人类社会,升平日久,大家都到了输不起的阶段。敢问V大,您输的起吗?

2021-01-28 14:29

如果是基金经理,不用考虑泡沫破了怎么办。
如果不是,这不瞎扯吗?

2021-01-30 02:40

好文 看完后荡气回肠

2021-01-28 15:27

此文磊落豪雄!

03-06 15:58

涨跌可畏。回过来看2021年到现在,在A股谨慎是对的,在美股谨慎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