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系列:道法术器、知行合一、学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最近主要在看某热门领域的早期项目,然而越来越陷入迷茫。穷思之余,干脆反过来想,看看手头有哪些得心应手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事不迷茫?还真发现了一些算不得什么道理的道理。

面对那些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一般我会有自己的原则(属于道和价值取向的层面),在原则的指导下会有一些成体系的方法(属于法的层面),基于这套方法体系又会有一系列的策略或具体技术(属于术的层面),通过使用这些法和术,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工具(属于器的层面,比如量化指标和程序化工具)。这一套东西一旦贯通,再经过反复实践,熟练程度和有效性最后都能提高到令自己心安的水平。

很多时候和同行聊天,发现大家讲的在道或者法层面上的东西差不多,但到了术特别是器的层次,大家一般讲的不多,毕竟,真正有效的工具往往是自己竞争优势所在,谁又会轻易分享出来呢?而我们再看看这些在道、法层面似乎没什么差异的机构,一旦到具体投资/做事风格,却往往差异巨大。这里的差异其实很多就是在术和法的层面,我觉得,很多机构可能其实并没有打通道法术器这四个层次,所以一到执行层的动作,其实已经与他们自己宣称的道、法相去甚远,最后只是按照自己的优势或偏好进行本能行动。由此不禁让我又想到了知行合一。没有道法术器的贯穿统一,去妄谈知行合一,其实是可笑的。如果我们把标准提高一点,在知的层面应当建立起贯穿统一的道法术器体系,不仅如此,在行的层面,如果执行效果不好,那也谈不上是真知。知行合一,既暗含了道法术器这一成体系的知,又暗含了该体系的实用有效性。

在道和法的层面,我们要学会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自己,确立思考的方向,很多时候,能否找到正确的好问题非常关键,能够帮助我们在道、法的层面去芜存菁、做减法。而在具体的术和器的层面,我们则要多加学习,掌握多种工具,艺多不压身。这就是学和问的关系。但我们人生有限,不可能无止境的学,所以当以问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