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一季财报出炉,本地生活已到next level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1喜欢:0

5月14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注:阿里巴巴财年为每年4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2024财年第四季度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超市场预期。2024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9411.68亿元。

从收入和经营损益来看,本地生活集团2024财年第四季度收入146.2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3.40亿元增长19%。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受惠于交易用户及购买频次提升,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强劲,在业务规模和效率提升的带动下,经营效率进一步改善。其中,由于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UE)有所改善和规模扩大,亏损持续收窄,带动本地生活集团加速减亏。

今年正值饿了么管理指挥棒交接,本次财报公布,饿了么持续稳定地增收和减亏,无疑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结合今春饿了么百人团会议释放的信号,新三年战略坚持之下,饿了么距离扭亏为盈或许已仅一步之遥。

连续两年正UE

饿了么站稳健康增长轨道

饿了么成立自2008年,于 2018 年被阿里巴巴收购。2021年7月,饿了么、高德、飞猪首次以同一矩阵“生活服务版块”入列阿里巴巴集团财报。

纵观近三年的阿里财报,本地生活集团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团队整合,在减亏增收上有明显建树。饿了么作为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重要板块,本地服务“到家”的主要用户入口,UE更是持续转正、明显向好:

FY22Q3(阿里2022财年第三季度,下同),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3%至121.41亿,饿了么订单量稳步增长,非餐订单比例增加,期内UE同比改善——由此,饿了么开启了连续三年、十个季度均大幅增长的迅猛势头;

FY22Q4,虽然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但是饿了么聚焦运营效率提升,非餐订单始终保持稳健增长,UE持续改善;

FY23Q1、FY23Q2、FY23Q3,阿里“到家”版块总体坚挺,饿了么亏损收窄,平均订单金额同比提升,UE自FY23Q1起持续为正;

FY23Q4,阿里组织战略调整,本地生活集团中饿了么和高德分别成为“到家”和“到目的地”的主要用户入口,饿了么“瘦身”成功,GMV增长和订单增长显著上升,平均订单金额同比提升,UE持续为证,多个核心指标持续向好;

FY24Q1,阿里明确“1+6+N”布局和六大业务集团,饿了么继续实现GMV同比增长、UE持续为证、订单密度持续提升。

FY24Q2,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55.63亿元(历史新高),由饿了么的强劲增长所带动。饿了么包含餐饮和非餐在内的订单量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UE持续为正。

FY24Q3,本地生活集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年度活跃消费者环比持续增长、超过3.9亿。这一季度,饿了么UE持续改善、增长规模继续扩大,带动“到家”业务的亏损持续收窄,减亏幅度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直至5月14日发布的阿里FY24Q4,饿了么在增收减亏的贡献进一步加强,连续8个季度UE为正,带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体量基本来到了150亿元/每季度,在高质量增长的基础上持续实现了经营效率优化。

不难看出,对内对外,针对饿了么都有一个关键的观察指标——UE。

UE是外卖行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体现了外卖业务的健康程度,背后主要支持因素包括客单价的提升、订单量的扩大、用户补贴的降低等等。

刨除市场、研发等总部费用,饿了么的毛利几乎等于UE*订单量。UE同比持续为正,是饿了么经营效率提升、利润率持续增长的表现,意味着饿了么在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当我们把眼光拉长,不难发现,过往三个财年,饿了么同时穿越了消费市场的变化、不确定性因素的反复冲击,以及集团战略调整引发的波动,并保持了“连续8个季度UE为正”的健康增长周期,展现了强大的经营韧性,更验证了过往三年组织革新和战略制订的有效性。

35万亿市场硝烟四起

“即时”是破局关键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5.3万亿元。如此诱人的大蛋糕,本地生活赛道已经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竞争焦点之一。

除了饿了么、美团等传统优势平台,抖音、快手纷纷在本地生活市场加码。报告显示,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总交易额增长256%,快手宣布2024年将推出十亿级平台补贴和千亿流量,扶持本地生活生态;拼多多、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同样虎视眈眈。

作为阿里本地生活业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饿了么的位置至关重要:在本地生活战场,要牢牢守住阵地前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在近场电商市场,需要发力即时配送,形成对淘宝天猫的重要补充。这对饿了么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无论是外卖还是即时零售,本地生活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粗暴的PK商家和用户规模数据,烧钱换增量早已成为过去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本地生活市场,饿了么的业绩数字逐步走实走稳,得益于找到了新增长点、拉长新战线。

2021年,饿了么提出“双轮驱动、四横四纵”的关键战略,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塑添砖加瓦,进而利好本地生活集团,以便打赢本地生活的持久战。

其中,本地生活业务实质是“即时商流” “即时物流”双轮驱动的业务。“四纵四横”战略则围绕此做延伸。“四横” 指业务资产,包括饿了么APP、即时商流超算平台、即时物流超级网络(蜂鸟)、即时物流超算平台;“四纵” 指作业能力,包括指挥作战效率体系、测试效率体系、评价激励效率体系、学习沉淀效率体系。

战略调整之余,饿了么通过聚焦重点经营城市的策略,从商家、用户、运力三段齐发力,在战术打法上回归“到家服务”本身,显著地改善了商户侧、用户侧和履约侧的反馈,构建了一个良性、共同发展的新生态。

在商家端口,饿了么分别为新店、中小商家、连锁品牌,推出了“青苗计划”“增涨计划”“联合生意计划”三种差异化的政策,为商家提供流量扶持和专项营销工具及政策指导。

同时,饿了么发力即时零售市场,从“送美味”延伸至“送万物”,找到了餐饮之外的新增长点。2023年6月,饿了么宣布面向医药、鲜活、商超、酒饮、大百货五大重点细分行业的数百万商家推出定制激励计划。在2023年双11期间,饿了么宣布启动“双百计划”,未来将携手100个零售品牌,用两年时间实现100%增长。

品类扩张带来了平均订单价值的大幅提高,尤其是Apple、苏宁易购、小米等品牌带来的优质3C供给,吸引着高客单价的优质用户,体现在财报上,就是饿了么的平均订单价值持续提升。

在市场营销上,这几年饿了么也不断进化营销力,推动餐饮和零售订单强势增长,突破了用户增长的瓶颈。

公开资料显示,从“饿了么免单”到“跳一跳免单”,饿了么不断刷新免单IP玩法,达成了上线一个月就吸引2500多万人参与的战绩;去年双11,饿了么推出“好货1分购”和“大券包”,单日超过90%合作品牌成交量突破历史峰值,近1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

品牌服务和创意营销外,底层对物流即配网络技术的持续投入,也让饿了么从履约侧进一步提高了平台效率。

目前,饿了么在全国已经拥有了1.1万个配送站点和超过300万骑手规模。利用蜂鸟配送体系,饿了么大幅提升配送顺路率,骑手合单顺路率在一年内提升了85.7%;蜂鸟即配累计投放IoT设备超过10万件,让蓝骑士工作更便捷、安全。此外,饿了么投入10亿元加大蓝骑士奖励,推出“三增一补”等针对骑手的系列福利政策,骑手的粘性不断提升。

可以看出,近年来饿了么在用户、商家和骑手三段总体上均衡发力,也带动构建起了健康的生态平台,使得整体经营状况步入“又稳又快”的发展快车道。

“新三年赛程”已开启

未来何处觅新增量

公司组织发展往往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FY22、FY23、FY24三个财年,饿了么已经给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根据目前的财报数据,纵向对比来看,饿了么的强劲发展势头,已经带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体量从FY22的约100亿元/季度、FY23的约130亿元/季度,攀升至FY24的收入体量基本达到150亿元/季度,收入在逐年提升一个level。同时,亏损率从FY22的月均50%,降到FY24的15-16%左右,目前亏损体量基本已经降到了20-30亿元/季度,亏损在逐年降低一个level。

也就是说,从赚2块亏1块,变成了赚6块多亏1块,饿了么经营状况称得上“改头换面”,按此趋势,2-3年实现“上岸”在预期内。而2024年3月31日(本财年结束)换帅,更意味着饿了么已完成阶段性“组织变革”课题,正蓄力开启一个发展新篇章。

在今年3月召开的饿了么FY25年度管理会议中,饿了么新管理班子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坚持“1+2”的长期战略赛道:做好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同时以“做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做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这两个新赛道为第二增长曲线。

接棒饿了么的新任董事长吴泽明和CEO韩鎏都是80后。吴泽明于2004年加入淘宝,是阿里电商体系技术架构建设的核心成员,担任过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总裁、本地生活业务首席技术官、阿里集团首席技术官、阿里达摩院副院长等职务。韩鎏则兼具远、中、近场电商丰富的商流和物流经验,历任饿了么资深副总裁、同城零售业务负责人、蜂鸟即配总裁。

业内分析认为,吴泽明和韩鎏将从技术和供应链两个方向,将为饿了么创造出实现新增量的突破口。他们的能力长板正为当前饿了么急于扩张的即时电商业务所需。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开数据显示,餐饮外卖服务+即时零售服务的消费金额总计不到1万亿元,人均1600元,而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生活用品这两项加起来平均是10700元——即时服务市场至少还有1万亿的增长空间,等着被开发。

可以看到,这条赛道坡长雪厚,饿了么也正加码布局。下一个三年,市场或许不只将见证阿里本地生活的盈亏上岸,更将看到一个更具未来性的饿了么。具体走向如何,就有待时间慢慢揭开了。$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SW(09988)$

全部讨论

05-16 16:53

阿里这几天是找了多少水军来吹 本地生活?
第一天,全是浙江的IP发文吹,被围观嘲笑;
第二天,学贼了全国的IP发软文吹,还是被围观嘲笑;
第三天,评论软文不发了,点赞数和转发数刷起来,这就是阿里优秀的大数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