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实体经济真的穷途末路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很久没有逛线下超市了,偶尔去盒马和麦德龙,恨不得店员比顾客多的感觉。我当时感慨,实体经济已经被电商KO了。但是半个多月前我带着孩子去了一趟河南信阳(号称湖北的后花园),出乎我的意料完全扭转了我的这个观念。

首先信阳自然环境很好

其次,道路宽敞,干净整洁。

最后感觉很好。一般来说一个城市是会有些反差的,只是反差程度强弱对比多少有区别。就是一个城市有特别美好高大上的地方,也会有一些年头久远的建筑而形成一些反差。(尤以十多年前去过印度的德里和新德里比较明显。)但是信阳我们呆了五天打车去过好些地方就没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当时还去了离信阳下面一个县城再20多公里的一个镇,都没有这种感觉。那个镇都是四层楼的房子,整齐干净漂亮,属实让我很意外。

说重点当时逛了信阳西亚和美商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气很旺。就是那种东西不错,让你很有意愿掏荷包,但是价格又不像北京的商场那样令人望而却步的那种。北京的商场价格贵就算了,服务员有时也让我觉得我要是不买东西还去打扰人家绝对是个错误。不瞒你们说我现在在北京逛商场基本就是直奔优衣库,缺啥试穿啥,试好了就拿啥,拿了就走绝不逗留的那种。而有些商场,再也不是我以前以为的百货商场了,逛了一次给我恍惚地以为自己到了城乡结合部。不,县城的衣服也没有这么老土好吧。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帖子,说日本的实体经济发展得比较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跟店铺陈列、品牌齐全及服务不错有很大的关系。我说这些是因为信阳西亚和美商场给了我同样的感觉,所以当时特别有花钱的意愿,也确实花了些。回北京以后觉得缺某些东西的的时候也会说后悔当时没有在西亚和美买。

然后就说他们的服务,商场里面的每一家店,每个品牌都会备有果茶。就是北京有些网红餐馆会备的一个大玻璃罐子,里面泡了各种水果的那种果茶,以及一次性的杯子和休息的沙发,逛累了走到哪里都有水喝,每个品牌的店员不管你买不买都很友好。也有跟她们聊天,说是商场管理很严,很在乎服务质量的。

我们连着逛了两天,第三天孩子还要去的时候,我就说走不动除非你拿个轮椅推着我走。(我本来是想让她知难而退,结果她居然真的从楼下的西亚和美超市找了个轮椅来推着我。) 我因为使用轮椅不熟练就转弯什么的有点笨拙,好些店员想就过来想帮我。问:“姐,我帮你吧?” “你要不要我帮你推到哪里去这样。”

因为轮椅是从楼下西亚和美超市借的,去还轮椅的时候,我们顺路逛了下超市,还是我家孩子推着我,我坐轮椅上。我心说坐都坐了就坐到底吧,也不差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结果一进超市我吓了一大跳。首先就是物品品类特别丰富齐全(感觉就是啥都有),而且每个品类都堆得高高的,量很足的样子(不是很足而是过足的样子),我逛过的超市也算不少了,像西亚和美这样的货品堆剁足量的情况,我也是第一次见。再就是品类齐全应有尽有,高中低端都有,逛超市的人应该是能够一站式购齐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的那种。拿面点熟食这块举例,不下几十种吧。馒头的造型很多,色彩也很丰富,也很诱人。逛超市的人很多,人流很足很大,非常拥挤。感觉很火爆了。所以我觉得吧,线下商场超市也不是不行,凡事都有例外,看你是否足够认真,做到极致。

我坐轮椅上跟人家挤,尤其在这种人流高峰时段的超市,心里其实是特别局促且尴尬的。但是我觉得我要是突然从轮椅上站起来会更尴尬,所以只能强撑到底就当自己做了个市场调研了。我让孩子赶紧把我推出去还轮椅给需要的人。在超市全程,不管是遇到的店员还是逛超市的男女老少,包括小孩子,没有一个人面上流露出不耐烦、嫌弃我的表情。倒是好几次好几个店员或者顾客要过来帮我,被我婉拒了。在晚高峰的人潮拥挤的超市生鲜区,难免会有人着急,会稍微抱怨或者嫌弃下,这个我有心理准备也有心理预期。但是没有,心里只有温暖。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如果我们被世界温柔以待,我们也想还世界一个温暖。我当时跟孩子说:信阳,我还会再来的。我喜欢这个城市。

对旅游的人或者外乡来的人来说一个城市最直接的印象就是火车站、公交车站、机场,其次就是出租车司机了,再才轮的到其他。信阳人真的很好,我们包车去乡下一个小镇时,我给司机转了比当时说好的价格的多了几块钱红包,并留言感谢他。司机收到后把多出来的红包钱退给我了,说:姐,你这样就不好了,咱说好了多少就是多少,别多给。“

你问信阳人,信阳有啥特产时,他们一致回答说:“没啥特产。”或者说:“除了米和面,没啥特产。” 问过好几个司机都这样说,我还开玩笑说“你们信阳人挺拽的呀”。就是那种淡淡的:“我不宣传,也不屑宣传。但我相信只要你来过信阳一定会爱上它的那种自信笃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