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9喜欢:26

MD。感觉有点明白在A股怎么玩了。

就是炒预期变好的逻辑。然后等待预期--转化为业绩,预期不变就可以一直high。我推测因为A股还是散户众多,不能玩大家都懂的。所以从美股的博弈业绩变为A股博弈预期,其实就是给散户设置的门槛。在博弈预期的过程中因为业绩还没兑现,PE非常高,大部分散户看不懂,所以被拒之门外,主力资金等得以顺利建仓。

而主力出货通常是最难的部分,有业绩背书时是出货就容易多了。这时候散户还特别容易因为业绩好而死拿,甚至不断加仓摊平成本。让广大散户理解的理由一定是最简单的,业绩就是一个最合适的指标。但是散户不理解的是,大部分股票业绩其实不重要,股价完全可以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因为逻辑都是短逻辑,从DCF估值角度其实没啥意义。

A股大部分公司门槛比较低,要么库存周期,要么产能周期,都是比较短的周期。在这些短周期过程中,供需错配导致的阶段性价格上涨。不像美股真正的科技股,科技周期都是10年起步。

有些好的逻辑,稀缺资源股如油,金,铜之所有能成为周期成长股,是因为采矿成本越来越高,BTC就是模拟了这个机制。从这个角度说,设计BTC的绝对不是什么技术人员搞出来的,是技术,经济学家,传播学家一起参与才能发明的杰作。

.

具体也分几种,比如说

一种是主力资金没来得及参与。散户为主。如海K。上涨过程波动就比较剧烈,但还是正儿八经炒价格,炒业绩。出业绩后才开始分歧转一致,走最后的主升浪。

一种是有主力资金玩。主要看主力资金决定啥时候走,所以比较难判断,可能要结合技术面指标,如大资金流出流入看。但是通常预期变坏就走了,因为大部分逻辑都是短逻辑。另外主力资金运作时间也有限制,不会长期陪伴的。

像阳光电Y,21年7月就炒完了。主力资金不会等业绩的。后面业绩一直在变好,但是股价狂跌。像天Q,22年才释放业绩(23年初才出来),21年8月就炒完了。

#此生无白的思考随笔#

全部讨论

看多了你就知道了,其实毫无规律可言。

04-25 17:37

聪明如你,但A股也属于一想就明白,一做就错的死循环

确实如此,散户基本上没能力预判业绩趋势,往往看见后才知道,大资金在预期上玩时间差收割,很不地道。博弈的结果,是散户反而变成价投了,其他路难走通。

老哥,还玩平安么?我感觉平安的预期要好起来了。

04-25 17:46

美联储加息周期阳光电源算非常强的了!

你悟道了!

04-25 17:48

现在已经变了,直接就是不管你有没业绩,后面都是杀,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极致

04-25 17:35

凭借你的智商,在股票上面下功夫一定是佼佼者,加油

04-25 21:54

主力还不是为大股东抬轿,让大股东高位套现走人。

04-25 17:42

加油,以后便抄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