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诺奖得主口中贫穷的几点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先看结论:

贫穷的根源不是懒惰、愚蠢和享乐主义,而是外部环境。换个更粗鄙的说法,投胎是个技术活。很多事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有些人终身奋斗所追求的东西,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根本无需多想。但是这种外部环境的制约,很难打破。最关键的是,这三位大咖都认同“贫穷会限制想象力”的说法——贫穷的外围环境会最大程度制约的财富创造力。要想真正帮助那些贫困人群,必须从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入手。

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是:相当多穷人虽然贫穷,相对而言,但在消费方面的支出占比并不比富人低,甚至还会更高。阿比吉特·班纳吉认为:因为穷人的生活压力更大,烦恼更多,而任何人对于烦恼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都需要排解。

阿比吉特·班纳吉认为,穷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无法承受较长的收获期,因此他们更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效果,而个人学习在他们看来,投资回报过程很长,他们缺乏耐心去等待这个周期。因此,很多穷人把生活过成了死循环。学习投入对于富人来说,成本并不算高,但对于穷人来说,他投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生存的机会。特别是一些需要完全脱产或者基本脱产的学习,对于穷人来说更是一种奢望,因为一旦他们失去收入,生活将难以为继。因此综合来看,穷人的学习成本极高——这一点堪称穷人的命运诅咒与遗传基因,也是一穷起码穷三代的核心原因。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并未雨绸缪的是,我的财富分配机制在出现某种值得警惕的扭曲——反映我们社会财富分配公平与否的基尼系数,处在一个颇为突兀和尴尬的水平。在经济学上,这意味着,我们创造的财富越多,人群的贫富分化可能会越大。

说一下看完之后的感想:

首先来讲这篇文章比较讨人认同,什么概念呢?就是很多人的“贫穷”多会认为环境就是这样,我们无法改变,其实客观来说很多确实如此。但这篇文章并非写给我们大多数人看的,而是写给领导者,或者说有能力改变这种环境的群体,就如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领导者一样。但对于我们大部分人的意义真的不存在吗?当然不是!这会为我们脱贫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如果想脱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身边的环境,而学习也好,锻炼也罢,社交也好都是为最终改变环境提供支撑。这个结论或许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认同的点:

1. 贫穷会限制想象力:这个毫无疑问见识阻碍了想象的空间。

2. 很多穷人把生活过成了死循环:这其实和世间万物的规律相同,负反馈整个链条原因便是结果,因为穷人学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一条就把很多人排除在外,殊不知学习可能才是刚刚开始。成本高。

3. 创造的财富越多,人群的贫富分化可能会越大:世间皆遵守二八法则,体量越大,聚集效应越明显。8的人群越努力,2的人群越富有。两个同时增加,但是增速缺截然不同。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一个必然结果。

思考:(有的并非同一维度,也并非想反驳文中观点)

1. 究竟谁是穷人?就像老子讲“有无相生”,有富人才会有穷人,而穷人在这里是穷人,另一个地方未必是穷人。

2. 穷人花钱会占比更多是因为压力大吗?身边有钱人和没钱的人很多,但大多有很多烦恼和压力,我认为这和金钱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和心境。幸福喜乐的人是因为心境平和而无压力。无论穷人富人一旦欲望无限,烦恼自生。

3. 我们要去等待别人来改变我们的环境吗?人的命运一定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自己环境的改变也要靠自己才行。改变自己环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股票的走势发展过程,是从小级别小周期发展到大周期的。都在北京也有富豪和每天流浪街头的人,大周期我们没法改变,那就从小周期做起,逐渐长成大周期。评论里有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不要试图鹤立鸡群,离开那群鸡”这或许就是我们需要做的。